<h3>人生四季,金秋最富韵味。退休之后,身心自由,之前想要享受的生活都有可能实现了。</h3> <h3>一.故地寻踪</h3><h3><br></h3><h3>人到老年,容易怀旧。故土、故地、故居,故人,都是我想去追寻的。</h3> <h3>50年前,屯垦戍边,度过青春岁月的北大荒始终让我难以忘怀。所以,才一退休,即与老伴于2004年5月重返黑土地。</h3><h3>哟,这就是我们生活、战斗时间最长的19连呀!一切恍惚昨天。</h3> <h3>站在连队的入口处。身后二百米处有我们曾经的知青宿舍。只是现在巳成废墟。而右侧的土石路则是伸向大山更深处的20连。</h3><h3>那里,是我们离开北大荒前的最后一站。</h3> <h3>在当年的团部、现在的场部,我们见到了以前的连长、指导员。抚今追昔,一起在新场部前的大道上合影。</h3> <h3>他们早巳退休,与我们边聊边锻炼身体。轻松又愉快。</h3> <h3>2015年8月,我们第二次回访北大荒。因为时间充裕,有了与更多当年的老职工相聚的机会。</h3> <h3>也是在这次回访中,我们才有机会重返20连原四营中学旧址。在那里,我教数学,老伴教语文。身后房山头的那间屋子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兼男老师的宿舍。</h3> <h3>这栋房的这几间屋子,曾是教室与学生的宿舍。如今已移作它用。</h3> <h3>听说我们回来了,当年的学生非请我们吃饭。师生阔别多年,情意浓浓。</h3> <h3>当然,还要去追寻我从小长大的地方。2009年8月5日,返回故乡上海时,几经问询,才找到了那个尚未拆迁的老房子。看到了吧,那三层阁里曾经挤过我家的8口人哟!搁现在,简直是无法想象。</h3> <h3>从旁边的弄堂拐进去,才能找到上楼的门口。但是早为他人所居住,只好仰头看看吧!</h3> <h3>自然,母校和老师也是我一直怀念在心的。2005年,同学管维宝陪我一起看望了宋老师。看得出,有学生来看望,他是非常高兴的。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h3> <h3>这是母校一一鞍山中学,直到2<span style="line-height: 1.8;">009</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4日,我才有机会回访。此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校</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巳改为同济一附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因是暑假,关着大门。经过交涉,才被特许入校,在教学楼前留了个影,便匆匆离去。</h3><h3>唉,校舍还在,而我们的青春呢,巳经一去不复返喽!</h3> <h3>二. 亲友聚会</h3><h3><br></h3><h3>人到老年,更珍惜亲情。有亲情的人生,不会孤单,不会冷清,总会感到温馨。</h3> <h3>2009年1月17日,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齐聚上海,为母亲喜庆90大寿。</h3> <h3>母亲有福,儿孙满堂。阖家相聚,其乐融融。</h3> <h3>退休后,回沪探亲的次数增多了。这是2012年4月4日的家人聚会。席间,我充当了一次摄影师的角色。</h3> <h3>2014年4月5日,苏州扫墓归来后,家人在黄浦江边的饭店里聚会。</h3> <h3>2016年4月10日,家人再相聚。长者虽老去,幼者却巳长大。借用哲人的话说,生命之树长青。</h3> <h3>2009年4月17月,上海表姐妹美英、剑英和绿妹来京,巧遇正在我家的蔻贞大姑姐。她们也都是多年不见了。</h3> <h3>2009年4月21曰,老伴的外甥女小荣夫妻俩人来北京看望其母蔻贞大姑姐,遂与她们一起去太阳苑,与二姑姐晓晖等人相聚。</h3> <h3>2010年4月,借看上海世博会预展的机会,和二姑姐晓晖及姐夫与上海表姐妹亚英剑英绿妹三家人相聚。</h3> <h3>在北京,常与二姑姐家聚会,但像2015年2月15日留下这种全体合影的次数还是不多。</h3> <h3>2016年6月27日,我们与二姑姐、姐夫同去包头看望大姑姐一家。机会难得,留下珍贵合影。遗憾的是小荣沒在包头。</h3><h3>那就豁达点儿吧,有遗憾才有期吩呀!</h3> <h3>三、同学重逢</h3><h3><br></h3><h3>儿时的同窗,少时的学友,都是最真纯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历久弥新。</h3> <h3>2005年初,有机会在退休之后又去上海工作了几个月。空闲时间,打了无数次电话,终于联系上了高中时期的同学。于是就有了该年2月的第一次相聚。</h3> <h3>2009年7月5日,与高中同学再相聚。</h3> <h3>与之前不同,2014年4月8日的这次高中同学相聚,失联多年的张东方同学重回班集体了。</h3> <h3>2017年,我们高中同学都巳进入古稀之年。所以,5月17日的这次聚会有了特殊的意义。</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因为毕业分手早,直到2012年4月8日才有了与初中同学聚会的机会。太难得了。</span></h3> <h3>50年前的小姑娘,都成老太婆喽!岁月,能不服吗?<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四、同事歌友</h3><h3><br></h3><h3>同事,久了,可以成为朋友。情趣相投,也能夠敞开心扉。</h3> <h3>沒有工作的羁绊,生活内容更丰富。2009年11月26日,随小区的歌友同事参加"笑动百乐会,金色大舞台"的活动。果然是,个个笑开颜。</h3> <h3>虽是业余演出,也需认真对待呀!这不,2011年5月4日跑到丰台排练去了。</h3> <h3>2012年10月19日,老姐妹们同游大运河。</h3> <h3>2013年5月14日,与莲花池合唱队的歌友赴北京植物园一日游。</h3> <h3>2013年9月3日,与同事姐妹游卢沟桥</h3> <h3>2014年8月26日,歌友相聚在葡萄园。玩疯了,忘记了年龄。</h3> <h3>摆pos,讲造型,敢与年轻人比高低。</h3> <h3>即使不是T台,也尽显风釆</h3> <h3>老同事了,2014年9月22日,秋游野鸭湖。</h3> <h3>首脑们开完会,咱们小百姓也来开开眼。2015年5月5日,参观APEK会址。论气质、风度,并不逊色吧!</h3> <h3>五、荒友情深</h3><h3><br></h3><h3>知青岁月,朝夕与共,由此结下的深厚友情,经久不衰。</h3> <h3>2005年1月,与挚友沈月珍在连队的小聚会上交换联系方式。</h3> <h3>2005年2月11日。聚在一起的荒友,无话不说,笑声不断。</h3> <h3>2005年3月5日,应史高正谢景文夫妇之邀,去宁波与荒友聚。</h3> <h3>2009年7月18日,与19连上海荒友大聚会。许多人是在离开北大荒后的第一次重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h3> <h3>2010年11月16日,借白英、白敬文来京,我们与吴惠文张淑媛夫妇及侯克华同去良乡探访常燕琴。曾经是同一个连队的荒友啊!</h3> <h3>2013年9月2日,回国探亲的李东辉与在京的李志江、原福学、贺翠娥来访,共忆北大荒旧事。</h3> <h3>2013年10月16日,.谢景芳、李凤妹、沈沛江从上海来京,与北京的荒友齐聚一堂。又是喝不够的酒,聊不完的话。</h3> <h3>2013年10月17日,与上海来的荒友同登八达岭水关长城,当了回好汉。</h3> <h3>2014年4月20日,又与几位荒友同游了千岛湖。在湖光山色中,仍离不开当年的话题。</h3> <h3>2014年11月25日,荒友李斌在北京开画展。于是展厅又成了我们聚会的地方。</h3> <h3>2015年8月9日,在855农场的金水湾,我们曾经同在连队小学任教的四名老师与当年的学生见面了。</h3> <h3>5连是我到北大荒的第一站。20l5年7月12日,与5连的北京荒友相聚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h3> <h3>2016年4月7日。韩湘水博园门口有棵千年古树,在此与校友兼荒友的好姐妹合影,更有纪念意义。</h3> <h3>当年,与谢景芳共同战斗在北大荒。沒想到,2016年4月19日,在武夷山下,我们姐妹俩又会一块儿忙釆茶!</h3><h3>特别声明,不是摆拍哟!</h3> <h3>不知哪位高手偷拍的,看我们老姐妹聊得多开心呀!</h3> <h3>2016年4月3日,特与5连的上海荒友相聚。</h3> <h3>2017年5月4日。又与上海的荒友同去浙江的农家乐消闲,顺便去游览了金钉子地质公园。</h3> <h3>2017年5月11曰,与小钱、谢景芳夫妇同游福建的霞浦,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h3> <h3>2017年9月8日,与部分五连荒友去山东看望当年的老指导员田德喜。</h3> <h3>在海边,我们玩嗨了。分明是70岁的老少年嘛。</h3> <h3>只要有机会,荒友就会聚。这不,2017年10月31日,借牡市荒友马静老邓来京,我们就又聚了一次。</h3> <h3><font color="#010101">六、人在旅途</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少年时,家贫,除了大串联到北京,哪儿都沒去过。青年吋,总算出了趙远门,一个猛子扎到北大荒,整整11年。进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忙于生计,出不去。如今巳届老年,再不出行,更待何时?</h3> <h3>2004年8月。避开会多的北戴河,来到人少的南戴河。有了大海的心胸,才觉得天高地阔。</h3> <h3>2004年8月l4日。五岳之一的恒山,因悬空寺而更为知名。古人的智慧与才能,足令今人拜服。</h3> <h3>2005年8月14日。去过北疆,今又来到天涯海角的三亚。有此一南一北的经历,何惧人生的酷暑严寒。</h3> <h3>2006年8月l8日。因读沈从文的作品,而向往边城凤凰的秀美。穿上苗家的服装,更有了当地人的感觉。</h3> <h3>2006年8月19日。张家界的山,千奇百怪。不妨细细端祥,身后的峰峦像不像负重前行的骆驼?</h3> <h3>2008年8月1日。平生喜山喜水,尤其喜欢高山上垂落的瀑布。黄果树给了我欣赏的机会。</h3> <h3>2008年7月31日。在贵州,访苗寨,向能歌善舞的她们学两手。</h3> <h3>2008年10月15日。当真来到南京,才知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绝非虚构。如梦似幻令人醉。</h3> <h3>2008年10月16日。扬州瘦西湖,美名天下传。能够在游人如织的情况下,在著名的吹台(钓鱼台),运用"框景"手法,同时摄下瘦西湖标志性景点五亭桥与白塔,真要感谢老伴的取景与抢拍。</h3> <h3>2009年8月8日。太湖,真的好大哟!湖光云影让人流连忘返不思归。</h3> <h3>2010年8月5日。登雁荡山,看大龙湫瀑布,下山时遇暴雨,山路湿滑,雨透衣衫,狠狈至极。沒有出险,就算幸运的。</h3> <h3>2012年9月12日。去黄山,赶上微雨迷蒙的天气,影响观景,但瞅准机会,还是在<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迎客松前留了个影。</span></h3> <h3>2012年9月13日。青山绿水小拱桥,黟县宏村的景色让人醉</h3> <h3>2014年9月6日。景美,姿态也美,偏偏老伴的相机沒了色彩。不过,歪打正着,别是一种韵味。</h3> <h3>2014年9月8日。甘肃张掖,典型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奇观呀,让你惊叹!</h3> <h3>2014年9月10日。鸣沙山上骑骆驼,感受了一番沙漠之舟的能耐。待到我们自己在沙漠中步行,那个费劲儿呀,别提了。</h3> <h3>2015年3月25日。作为巴黎的地标,埃菲尔铁塔是一定要与其合影的。</h3> <h3>2015年3月26日。维纳斯断臂,尚能名动天下,又何须追求完美呢!</h3> <h3>2015年3月27日。这是地位堪与故宫媲美的凡尔赛宫。当然,风格截然不同。</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5年3月29日。山下已是春暖花开,而铁力士雪山上仍然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朔</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风劲吹。红衣的滑雪者成了背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2015年3月30日。美丽的新天鹅堡,充满了梦幻般的故事。</h3> <h3>2015年3月31日。水城威尼斯,我来啦!</h3> <h3>2015年5月25日。龙门石窟,天下奇观。得见大佛,不虚此行</h3> <h3>2015年5月26日。云台山的红石峡,以秀美险峻著称,能与科罗拉多大峡谷结成姊妹园,自有其非凡之处。</h3> <h3>2015年10月22日。九寨沟诺日朗的瀑布也神奇,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出过镜。</h3> <h3>2015年10月23日。黄龙的水就是不一般,色彩斑斓气势足</h3> <h3>2015年10月26日。孙猴子转投峨眉山,拍张肖像给你上户口。</h3> <h3>2016年4月18日。青山绿水画中游,武夷山下撑竹排。</h3> <h3>2017年9月5日。既然到了大海边,就要下水划艇去。</h3> <h3>2017年10月13月。七旬老太登天梯,惊呆左右少年郎</h3> <h3>2017年10月13日。华山峰高路险又如何,最终还不是踩在我们的脚下。</h3> <h3>20I7年10月14日。金色的壶口瀑布,奔涌向前,独一无二。</h3> <h3>2018年4月29日。乘坐直升飞机,俯瞰科罗拉多大峡谷,兴奋归来。</h3><h3>呀!不少人排着队欢迎我们呢。那就挥手致意吧!</h3><h3>突然醒悟,哪是欢迎我们呀,乃是等着上飞机的下一拨游客。</h3> <h3>2018年5月5日。美、加之行16天,在最后一站的蒙特利尔歇歇脚</h3> <h3>这就是我的退休生活。人在金秋,活出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