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那座老房子

梨花约雨君

<p class="ql-block">闲暇,我喜欢翻看代给我快乐回忆的照片。而此时,拿起这张没有任何色彩但依旧很清晰的黑白照,它沉重的让我的手有些抖。我无从记得是谁为我们拍的,我想要是现在用最好的相机或手机去拍效果一定更好。可那时,能留下来真够珍贵。我要说的是照片上那些我的同学们,而最让我沉思的是那座我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我还记住的老房子!我的笔触回到了那些年……。</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们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辽宁辽中县养士堡公社细河沿大队。最初我们和贫下中农近距离接触住在老乡家,我们这些城市学生认识了农村和农民。我们和贫下中农吃住在一起,朴实的他们对我们挺好。后来大队领导考虑方便管理,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为我们盖了这座房子,从此我们就有了这个新家,我们为此起了青年点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间东北农村最普通的房子,砖木结构,房顶是草苫的。外墙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大字格外醒目。房前是菜园还有仓房,门前是锄头、镐头、镰刀等劳动工具。走近去最先看到的是厨房,四墙角是土灶,二个用来做饭,一个用来温猪食,另一个用来烧水。东西屋是我们的宿舍,东屋十个女同学,西屋住五名男同学,我们也都很满意。就是这座房子,给了我们这些知青同学那个年代的安全感和温暖,慰籍了我们那时不甚成熟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知青年代我们真的很苦。我们十五人被分配到四个生产队,社员干什么,我们也干什么。春天我们迎着风沙在田里播种,踩格子,五百米的长垅一天数不清的来来回回,累的抬不起头;夏天顶着烈日去大田里锄草,喷农药,从青纱帐里出来汗流不止,身上爬满青虫;秋天我们抢收庄稼,掰玉米,割豆子,摘棉花,手上割出口子流出鲜血,跪在地里摘棉花麽破膝盖;冬天顶着寒风在场园打苞米,半夜打稻子,冻破手脚……。就是这么艰苦的劳动,我们不退缩,我们坚守着信念,在这块黑土地上用青春稚嫩的身躯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用灵与肉作弦演奏一曲曲历练的音符!</p><p class="ql-block"> 生活上,摆在面前的难题更多,首先是做饭。在城市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才十几岁哪会呀。我们就硬做。我们轮流做饭,做饭的同学要早早起来去村头大井去挑水,要学习提水技术,不掌握技巧就放下桶也提不到水。贴玉米面饼子,把饼子贴到锅外是常有的事。我们就这样踉踉跄跄的做饭,而同学们吃好吃赖绝不抱怨,我们都感受到了磨难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是在这座房子里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创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浪漫的集体生活我们收获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自力更生垒起了院墙和猪圈,开始养猪养鸡,在院子里种各种蔬菜。同学们收工后就到自留地里侍弄,拨草浇水。自留地里长满黄瓜西红柿辣椒土豆大白菜和大葱,芹菜香菜样样俱全。大家随时就可以摘下来吃,连社员们羡幕我们。我们自已挖菜窖,下大酱,渍酸菜。过年就杀猪分肉带给城市里的家人。经过我们的苦干实干,我们的青年点成了富庶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下乡的第一年春节,我们响应过革命化春节的号召,不回城。实际我们每个同学都想回家和亲人们团圆,我们还真的都没有回城过节。除夕的晚上我们高兴的吃了饺子。我们十个女同学的歌声从这座房子里飘了出来!我们也流了泪,那是兴奋的泪水,因为有同学还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我们的青年点成了公社以至县里的先进集体,公社还在我们青年点开了现场会。沈阳日报的资深记者刘庆湛知道了我们的事迹被感动,亲自专程到青年点釆访,就这样一篇报告文学:青年之家在沈阳日报上刊登,同年在辽宁青年创刊号上转载。</p><p class="ql-block"> 在这所老房子里,我们实现着自已的价值观,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被认同。几年来有同学被推荐做了教师,有同学做了赤脚医生,有同学做了生产队会计,保管员。更值得骄傲的是有六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老房里,我们更收获了最昂贵的友谊!那时我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现在我们越发珍惜我们的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承载着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回忆起来质感历久弥初,不知是否还在。不管还有没有,它永远是我生命中住过的最好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制作:李雅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