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车马殉葬坑的发现

秦剑无鞘

<h3><strong>点击蓝字关注我们</strong></h3></br><h3>1:车马坑简介</h3></br><h3>车马坑是奴隶主墓葬的车马殉葬坑,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之一。主要有四种用途:出行乘坐、野外作战、交通运输、田野狩猎。</h3></br><h3>2:车马坑列举</h3></br><h3>沣西车马坑是西周初年成康王时代奴隶主墓葬的车马殉葬坑。位于长安马王镇张家坡村附近。该车马坑内的6匹驾马排列成整齐规则的弧形,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戎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以青铜和海贝为饰。</h3></br> <h3>宜城车马坑位于宜城郑集镇护州村罗岗,1989年发掘春秋时期楚国的车马坑。坑内有7辆实用战车横置,马18匹。</h3></br><h3>整体风格粗犷,壮观。还发现一件方形有盖车舆,车轮牙、辐,车耳,还有腐烂丝绸的痕迹,做工精细,细腻小巧。此乃中国迄今(2010年)发现的最大的车马坑。</h3></br><h3>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保存基本完整,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h3></br><h3>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h3></br><h3><strong>长按识别二维码</strong></h3></br><h3><strong>↓学习更多知识↓</strong></h3></br> <h3>3:车马坑及其主人的关系</h3></br><h3>车马坑是墓主人生前身份的象征。</h3></br><h3>从商代一直到战国时期,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弱的标志就是拥有战车的数,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贵族身份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平时乘坐,死后陪葬,以致于在地下可以继续维护贵族至高无上的权利.</h3></br><h3>1:起源</h3></br><h3>(1):起源于本土。郭物,林梅等学者依据历史文献(《夏书·甘誓》《吕氏春秋简选》)认为源于夏奚仲造车。</h3></br><h3>(2):中西亚或欧亚草原(公元前30世纪中期的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马车)。</h3></br><h3>中国所发现的车马比西方最早出现马车的时间晚。中国商周时期的轮辐战车与欧亚草原,埃及和西亚的马车有许多相似。</h3></br> <h3>2:青铜车马器</h3></br><h3>青铜车马器1965年出土于齐故城大城东北部,共13件,包括车辔、辖、毂、輨和车饰及马衔。各部件和夔龙形饰件为阴铸,内镶嵌绿松石。为西周时期造物,藏临淄齐故城博物馆。</h3></br><h3>3:百姓用车</h3></br><h3>在西周,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有车马,一般平民不准有马或车。后来一直是北方民族主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他们主要的家庭财产,对马的驾驭保护装扮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田野狩猎。</h3></br><h3><strong>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青铜器相关内容,帮大家更好的学习,敬请关注!</strong></h3></br><h3><strong>长按识别二维码</strong></h3></br><h3><strong>查看正在热卖的古玩收藏品</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ZfMeci6TKY5syybQAVnu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