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致献词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p><p class="ql-block">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们</p><p class="ql-block">集体致献词。</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献词里</p><p class="ql-block">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他们重新喊出了30年前的</p><p class="ql-block">团结起来,振兴中华。</p><p class="ql-block">“党,是冉冉升起的旭日,</p><p class="ql-block">驱散黑暗、带来光明,</p><p class="ql-block">将可爱的中国照亮!</p><p class="ql-block">党,是高高飘扬的旗帜,</p><p class="ql-block">昭示信念、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面向天安门城楼,</p><p class="ql-block">他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p><p class="ql-block">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p><p class="ql-block">同心向党,奔赴远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们最后连呼四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请党放心,强国有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8字誓词铿锵有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响亮的青春誓言在天安门广场上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记者查阅中国共产党历次逢十庆祝活动流程后发现,这是第一次出现青少年献词环节,体现了中央对青少年的关心和重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四位领颂者都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p> 彭友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31, 31, 31);"><i>为了准确表达一句话,到处喊“妈妈”</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彭友馨3岁开始练习舞蹈,目前是学校金帆舞蹈团的团长。挺拔的体态成了她入选领诵员的加分项,但因为从未接触过朗诵,她在入选后经常大呼“压力山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实,在选拔领诵员的时候,专家们在面试时看中的,是彭友馨纯净的声音、阳光的性格、大方的举止。没有技巧的修饰,能表达出青少年最真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先天条件再好,也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来展现最佳的朗诵状态。学习词语背后的含义、掌握朗诵的技巧……入选领诵员预备队以来,这个小姑娘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养分。可毕竟才有短短3个多月的训练时间,她经常会遇到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献词里有一句话:“妈妈对我说,在每个人心中,中国共产党都是光荣的模样。”这句话开头的“妈妈”二字,发音既不能太实,又不能太虚,还不能用生硬而夸张的朗诵腔,得让听众有一种画面感。彭友馨总是找不对感觉,每次练习,老师就会指出,她这句“妈妈”说得不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师说,这句里的‘妈妈’要有亲切自然的感觉,让听众觉得妈妈真的就站在你面前。”一直练不好,彭友馨急得直哭,甚至哭得想妈妈了。跟妈妈视频的时候,她把难过的情绪一股脑倒出来之后,还不忘问妈妈:“妈妈,我以前都是怎么喊你的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个练过9年舞蹈的小姑娘深知,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达标。从那天起,她反复练习,逮着同学老师就喊“妈妈”,请大家帮她指导,预备队的老师同学几乎都被她叫过“妈”了。最后,彭友馨不仅通过了老师的考核,还给队员们做了示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参与领诵员的过程,让彭友馨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团队,虽然最后站在最前方的只有4个人,但都会带着另外6个人的支持完成任务,我们是一个集体。”</p><p class="ql-block"><br></p> 冯琳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31, 31, 31);"><i>“红船”故里的姑娘向党抒发最真挚情感</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别巧!10年前,五年级的我就在学校组织的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上,参加了向党献词的朗诵表演。没想到,10年后,我竟然能站在天安门广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朗诵!”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冯琳,连呼自己“太幸运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与其他一起入选的同伴相比,“科班出身”的冯琳,显然在朗诵技巧和能力上更有优势。“背下一篇800多字的朗诵稿是件很轻松的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背稿虽易,但朗诵可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轻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过去朗诵,自己仅依靠技巧就能“撑全场”,对朗诵稿并不用有多么深入的理解。“用那些从学校学到的技巧,依靠声音的高低、虚实、气息变化、韵律节奏,就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变化。”但这种“技巧派”,最多只能算是读稿子,读的次数多了,自己也会产生“疲劳感”,远达不到在广场上朗诵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了让孩子们增加对朗诵稿的理解,朗诵稿的原作者特意来到培训基地,为大家讲解稿件的创作历程。培训老师们为孩子们安排了党史学习课、心理辅导,课余时间,则安排孩子们观看《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电影,让孩子们通过影视作品重温光辉党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是浙江嘉兴人,从小就知道,我的家乡是革命圣地,是红船破浪启航之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时,冯琳听着老师讲述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看着革命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复原场景、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冯琳对朗诵稿的理解已不再简单浮于纸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她第一次以朗诵者的身份站在天安门广场,张开口,说出第一句献词,真挚的感情层层递进,喷薄而出。当冯琳说出“我们歌颂人民英雄的荣光,见证如他们所愿的梦想”这样的语句时,她的眼中盈满泪水,她的声音微微颤抖。</p><p class="ql-block"><br></p> 姚牧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31, 31, 31);"><i>“这个夏天,注定会让我铭记终生”</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懵的,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被选中的。”来自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姚牧晨说,他从海选的一开始,就有运气的加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3月份海选的时候,姚牧晨正在上数学课,突然就有几位老师推门而入,挑选出几位同学让做自我介绍。姚牧晨原本不在其中,就在老师们即将离开之际,一位女老师再次环顾教室四周,将他叫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位女老师就是后来领诵预备队的指导老师刘鹏。直到现在,刘鹏还清楚地记得,姚牧晨坐在靠窗位置的倒数第三排,穿着深蓝色的衣服,形象俱佳。不过,由于坐的位置较偏,姚牧晨起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捡”回来之后,发现是个可塑之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之前参加过“曹灿杯”全国朗诵大会、人民大会堂的迎宾等活动,但是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姚牧晨觉得自己对稿件的快速理解能力不够,为此他没少跟在哥哥姐姐的后面学习。“还有语言的表达,表情的变化,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多次的集训,让姚牧晨不得不放弃了一些东西,这也一度导致他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比如,因为时间冲突,他错过了一所中学的特长生考试,还错过了一场自己本应该担当主力的全国篮球联赛。经过老师的心理疏导,姚牧晨慢慢释怀了,“篮球今后我可以再打,但是这次献词意义重大,我的肩上担着的是中国青少年的时代使命,绝对不能退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姚牧晨已经计划好,在参加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之后,他马上就要准备7月6日举行的小学期间最后一场考试。另外,由于队友们给力,球队的篮球赛之旅颇为顺利,他已经憧憬着和队友一起冲击7月10日的总决赛了。“这个夏天,注定会让我铭记终生。”</p><p class="ql-block"><br></p> 赵建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31, 31, 31);"><i>非科班“黑马”的逆袭路</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31, 31, 31);"><i></i></b>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大四学生赵建铭,是献词的领诵员之一。因为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在集训的最初阶段,他还是略显吃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也曾在大学期间主持过不少活动,但毕竟之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赵建铭对朗诵的热爱完全来源于兴趣。集训练习时,对发声气息的把控是他要面对的首要难题。“有时候找不准发声位置,感觉自己声音会发虚,老师也经常指出我气息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他对身体的控制感一开始也很难拿捏准确。虽然指导老师一直强调说,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要做到有“容”有“形”,但赵建铭对面部表情的控制却没有那么容易。眼睛不够亮、笑容不够灿烂,让老师也一度替他担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提高基本功,弥补不足,赵建铭平时没少下工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集体练习之外,赵建铭一直有针对性地给自己加练。对于气息不足的问题,他反复练习腹式呼吸,一点点地体会在发声的时候,腹腔该怎样去用力,怎样用气来托声;对于表情控制的问题,他对着镜子练,注视着自己的脸,想着开心的事,代入一种情绪感逼着自己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赵建铭慢慢找到了感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基本功得到很大提升之后,赵建铭发现,自己在朗诵稿件的时候,传递出来的情感不够饱满。“情感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是单纯练练气息、对着镜子笑笑就能解决的,可能主要是自己对历史了解较少,脑海里所包含的画面不够丰富。”为此,《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经典电影及一些红色歌曲都进了他刷剧听歌的清单。“积累得多了,慢慢也就有了画面感,朗诵的时候也就能声情并茂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再去看我面试时候的视频,我真的感觉变化很大,现在的我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热烈。”赵建铭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34, 34, 34);">除了四名领颂员,6名未能上场的预备领诵员也是棒棒哒!</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冯禧】</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用心向党深情告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入选领诵员预备队之前,冯禧已经小有名气了。今年年初,这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大三女生荣获了某卫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专业上游刃有余,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大家都觉得她的表现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开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冯禧说,她把献词想得很简单,认为就是用朗诵的腔调把文本的内容表演出来,同时呈现自己的艺术表达。结果,在训练过程中,她发现,有些表达总是不能顺利完成,常有一些气口、情绪、音调存在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经过专家老师多次指导之后,虽然冯禧有所改善,但总是飘忽不定,让她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直到有一次到天安门广场踩点,一个场景让她忽然顿悟了,之后的表演整体上升了一个水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天晚上,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天安门城楼踩点。他们基本上站在了“七一”当天表演的位置。冯禧多次来过天安门广场,但这是她距离城楼最近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夜色的笼罩下,天安门城楼散发着恢弘的气势,在灯光的照耀下,红旗格外耀眼,一种温暖的感觉忽然从冯禧的心底渐渐升起。闭上双眼,安静地站着,冯禧忽然感觉自己的心与祖国母亲正在同频共振,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告白,就是在向祖国母亲深情告白。”冯禧醒悟了,献词并不是在表演朗诵,而是一种深情表白。自己之前一直练习的是外在的朗诵技巧,内在情感的支撑不足,导致表现的割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那晚之后,冯禧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心情感和熟练技巧的结合,让她的献词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在如此庄严神圣的广场上,献词并不是说教,而是让他们听到我们代表青少年团体在向革命先辈致敬、向党表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杨雅淇】</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学校为我配了个远程辅导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来自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劲松分校的杨雅琪才上初一,个头儿已经快一米七了,说话时语气轻柔甜美,笑起来嘴角还有两个小酒窝。经过层层选拔,她凭借出色的表现最终入选10人组成的领诵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杨雅淇就一直在学习朗诵,和团队里的同龄人相比,她有丰富的朗诵技巧和表演经验。“可这次上场还是挺紧张的,那毕竟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不过,杨雅淇有自己的小办法,“每次上场前,我就告诉自己,我是说给一个人听的,有了对象感,不容易被干扰,就不紧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说给谁听呢?“当然是城楼上的习近平,但是他不认识我,我会把他想象成我的爷爷。”杨雅淇从小跟爷爷感情很好,每次朗诵的时候,就好像在跟自己的爷爷聊天,自然就不紧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6月15日开始,预备队就启动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集训,杨雅淇无法返校上课,可正值期末,学校的期末考试过了“七一”就要开始了,杨雅淇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让她没想到的是,在6月15日当晚,她突然被拉进了一个微信小群,校长、班主任、各科老师都在群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各位老师,七班杨雅淇同学近期接到政治任务,期末考试在即,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助力孩子顺利完成任务,特建立这个小群……”原来,在校长的牵头下,学校老师成立了一个远程辅导团,每天专门为杨雅淇提供讲义、练习、课件,供她复习使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训练日程很紧张,杨雅淇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间学习课件做练习题,如果遇到不懂的,她就会把问题发送到群里请教老师。让她感动的是,每次发送了问题,老师都是“秒回”,把她的问题解释得明明白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最后没能成为领诵员,但杨雅淇还是很高兴,“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要远远大于结果,未来,我要带着这珍贵的回忆继续出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沈倩】</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无论谁站上领诵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每个“家人”都会在背后支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0名“千挑万选”的孩子中,最终只有4人能真正站上广场领诵的位置。如果自己落选了怎么办?沈倩用一个故事,回答了记者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小和妈妈学习曲艺的沈倩,在一曲越剧经典之作《梁祝》选段《十八相送》的助力下,轻松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如今,她已是一名大三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8年,沈倩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随后,她被选拔加入了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党史知识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年3月,沈倩等20名学生被选中参加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的献词领诵,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密集集训。“这次有幸参加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指着自己右臂手肘一处已经结痂的伤疤,沈倩颇有些自豪地说,这是最难忘的一次“负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次训练中,培训老师让每三人组成一个突击队,想象自己正处于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中,必须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班长”的率领下,三人突击小队趴在房间的地板上,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敌岸冲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前方机枪扫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班长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培训老师不断喊出一个个指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听到班长牺牲的消息,沈倩和只有六年级的小队员刘元驰对望了一眼,一股悲壮之感涌上心头。化悲愤为力量,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那一刻,培训的教室变成了残酷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沈倩负伤!”“沈倩负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听到老师的指令,沈倩一楞,立刻拖着“负伤”的手臂停在了原地,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明明已经冲在前方的“小战友”刘元驰见状,立刻返身回到沈倩身边,伸出手,死命拽着她往前拉,边拉边大喊:“姐姐!别怕!我们一起往前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刘元驰还只是个孩子啊,在危急时刻,他不顾一切返回来救我。”沈倩被这个瘦弱而腼腆的男孩子感动了,她拼命忍住的眼泪,在眼眶里不停打转。肘关节在粗糙的地板上摩擦,不一会儿工夫就蹭掉了一层皮。但两人手拉着手,继续顽强往前爬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经此一役’,我们之间的情感就像真正的战友一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飞夺泸定桥训练结束后,眼神对视训练环节也令沈倩感慨万分。《送战友》的歌曲声中,两名刚刚参加过飞夺泸定桥的“战友”面对面站立,注视对方的双眼15分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对视中,“负伤”的沈倩情不自禁地和“牺牲”的班长紧紧拥抱在一起。“班长你放心,我亲眼看着元驰已经顺利到达了对岸,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那一场“战役”,让沈倩学到了一个道理。胜利不属于个人,无论哪一个人最终抵达彼岸,都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胜利。在她心中,朝夕相处的10名队员已像一家人一样,会拧成一股绳去完成好献词朗诵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献词朗诵时,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不断在沈倩的眼前闪现,无数革命烈士成了自己倾诉和表达的对象。“我不会关注自己的声音状态是不是最佳,不会关注自己的动作表情是否到位,一句句献词脱口而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发自内心。这种忘我的状态才是最真实的自我展现,也是最能打动人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刘元驰】</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璞玉变形“零基础”苦练过三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朗诵?我?在西师附小就读六年级的刘元驰,既意外又惊喜,朗诵“零基础”的他,竟被选中,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参加献词朗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玉不琢不成器”。璞玉,千锤百炼雕琢后方显光彩。很快,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刘元驰开始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紧张的封闭集训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既然是朗诵,背下诵读稿肯定是第一步。“学校课堂上,最多让我们背背古诗文,课文也大多只需要背诵个别段落,从来没背过这么长的稿子。”拿到诵读稿,刘元驰就愁眉苦脸发起愁来,“实在背不下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光背诵关难过,老师讲解的朗诵专业课,有时也让“零基础”的刘元驰犯难。一旦课堂上出现朗诵专业用语,没有任何朗诵基础的孩子就傻眼了,年纪小,听不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平时爱打篮球、爱游泳。”热爱运动的刘元驰将体育中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用到了朗诵训练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课拼命记,遇上不懂的地方,下了课,他就立刻向身边“科班出身”的哥哥姐姐们求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热心的哥哥姐姐们手把手地向刘元驰传授经验:你在背诵的时候,脑子里不要老想着稿子里的文字,而是要将文字中的内容想象成一幅幅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了场外指导们的帮助,刘元驰用高尔基的名篇《海燕》开始练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章里描述海燕“翅膀碰着波浪”,他就在脑子里虚构出一幅海燕俯冲向大海,在波浪间滑翔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章里描述海燕“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他就在脑子中想象海燕收住翅膀,像离弦的箭一般直冲向乌云和天空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使用了这样的背诵助力法,800多字的诵读稿,迅速就被刘元驰背得滚瓜烂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朗诵到“大国重器”的语句时,他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出我国所取得的众多成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背诵关”顺利通过,但“站姿关”紧随而来。第一节“站姿”训练课,就给了刘元驰一个下马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动不动笔直站立15分钟后,自认为身体素质不错的刘元驰开始双腿双脚僵硬、麻木,长时间在身体两侧绷着劲儿的双手,不光酸胀发麻,手指甚至因淤血变成了紫红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老师喊“停”的那一刻,刘元驰整个人一松懈,差点儿趴在地上。双腿早已不会打弯,如同遭遇千万只蚂蚁啃噬般难忍,他只能一步一步勉强往前挪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站姿不过关?就一个字,练。从那天起,每晚训练结束后,刘元驰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面对着墙上的镜子,开始苦练站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盯着镜子中的自己,刘元驰才发现问题:腿并得不够直,头微微有点儿往旁边歪,注意力不够集中,眼神飘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一边回忆老师的训练内容,一边调整自己的动作:头要向上微仰15度,想象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目光紧盯着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的上沿部位;手臂自然下垂,不能过于僵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5分钟、20分钟、30分钟……绷住劲儿!坚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每次站姿训练结束,看到又一次坚持下来的自己,刘元驰的内心都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站姿标准了,“表情控制”这一关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一紧张就会频繁眨眼。”在老师的帮助下,刘元驰开始了“眨眼训练”。眼睛紧盯一个点位,坚持30秒钟不能眨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看着身边的哥哥姐姐们顺利度过“眨眼关”,遇事不服输的刘元驰在原有训练标准基础上,偷偷给自己加码。“别人坚持30秒不眨眼,我就坚持35秒。一定要将新时代青少年的最佳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吴德宇】</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校园里“捡来的”领诵候选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和其他孩子的入选经历截然不同,北京景山学校初一年级的吴德宇,竟是被“选角”老师无意中从校园里“捡来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小,吴德宇就喜欢背诗词、读故事给别人听。“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经常会背诵一些比较短小的国学文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小时候背过哪些“短小”的文章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吴德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五六岁那会,我爸爸在喜马拉雅电台给我注册了一个账号,我在上面讲《滕王阁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轮,由班级老师负责把关,在各个班进行“海选”。由于那时身高不足1.65米,吴德宇直接在“海选”中落选。“身高不够,所以没选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吴德宇没在意,抱着书本直奔音乐教室,继续上课去了。下了音乐课,抱着书本的他和几个同学一起从音乐教室出来,在学校的走廊里,他被四五名“选角”老师们截住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出乎意料,身高条件比他优越的同班同学纷纷落选,而最终从校园中“捡来的”吴德宇反而成功“晋级”,就这样入选了领诵10人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让吴德宇发憷的是“练笑”。“我从小照相的时候,就不爱笑,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一脸严肃。”想让不苟言笑的吴德宇自然而然地露齿微笑,可成了件难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尝试着把嘴角向两边咧开,露出上下排牙齿,但脸上却毫无笑意。老师看了连连摇头,连他自己都承认,“笑得比哭还难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是,对着镜子“练笑”成了他的每日必修功课。颧肌上提,嘴角自然上扬,心里想着点儿高兴事……“怎么样,现在是不是笑起来自然多了?”面对记者的镜头,略显腼腆的吴德宇咧嘴笑了。那笑容透着质朴,透着纯真,让人不由得嘴角上扬,也和他一起笑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i>【杨一帆】</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团队“气氛担当”减压全靠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杨一帆性格开朗,年纪又长,在领诵预备队平时的生活中,更多地承担起了“队长”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团队中,杨一帆扮演着“气氛担当”的角色。通过层层激烈的竞争,能在众多优秀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10位同学都承载着非常大的压力。在训练中,他们也会因为献词稿件的不断调整、专业老师的“吹毛求疵”而“压力山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10人中最终选出4人领诵,刚开始的时候,杨一帆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后来,指导老师组织大家一起看了电影《夺冠》,作为“队长”的他豁然开朗。杨一帆说,他们这个团队其实跟电影里的中国女排是一样的,成员都是从成百上千人当中挑选,直到选中最后能够上场的“幸运儿”。“无论是主攻还是副攻,无论是首发还是替补,女排姑娘们就是一个团体,我们也一样。”杨一帆觉得领诵预备队里的10个人始终是1个集体,最后4个领诵人不管是谁,“其实就代表我们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杨一帆说,最后谁能成为领诵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4个人代表着整个团队,把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样子,去展示给党,展示给国家,展示给所有国人,甚至展示给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慧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