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蓝颜天使》

若梅(耿慧)

<p class="ql-block">向给党旗添彩的党员致敬!</p> <p class="ql-block">患者送乔国顺医生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挂在乔国顺医生办公室的部分锦旗。</p> <p class="ql-block">吉林省抚松县人民医院外三科主任乔国顺。</p> <p class="ql-block">自己发表在《吉林日报》的稿子。</p> <p class="ql-block">  身体的缘故,从小就频繁进出医院,也频繁地接触医生,对医院有着无奈,对医生有怯怵也有感激。</p><p class="ql-block"> 被脚疾折磨许多年,却始终没医治。原因很多,工作期间怕耽误工作,退休后,又感觉病弱的体质已经不适合再做手术,加上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使之对省城和其他大城市的医院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去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是因为有同学在此工作。小时候的治疗地点,都是听由家长的安排,大多是在省城医院。这便打下了一个,治疗就得去外地的烙印,只把本地医院,当成了治疗头疼感冒的去处。</p><p class="ql-block"> 一个周五,去县医院找到同学,选择周五,是觉得这一天的患者能相对少一些。跟着同学到了县医院九楼的外三科,在主任办公室的门外,有乔国顺主任的简介:乔国顺,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从医二十余年……</p><p class="ql-block"> 进入办公室头一道门,有一个小走廊,两边墙上挂满了患者送的锦旗,红彤彤的把走廊都映的泛红。从二门口往里看到,室内的墙上也挂满锦旗。办公桌边有一位戴口罩、着白装的中年男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虽说是周五,可办公室里却坐满候诊的患者。同学做完介绍后回自己的诊室去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乔主任的态度感染。每一位患者都好像熟悉他,他也像和每位患者都是朋友。他的诊断是那样准确,提出的治疗方案,又是那么的让人能够接受,开出的药方也都是节俭型的。每一位患者都是带着满意的笑容、感激的目光离开的。</p><p class="ql-block"> 坐到诊病椅上,和他面对的时候,虽说他戴着口罩,但从那温和的目光中,能感觉他在微笑。这样的微笑似曾熟悉,记忆飞快倒退,一段儿时的经历浮现……</p><p class="ql-block"> 五岁的时候,脊椎灰质炎这个可怕的病魔侵入了身体,一个原本热爱舞蹈,整天以舞当步、翩翩若蝶的小身影,从此失去了轻盈。后遗症使之残疾了一条腿,这条残疾的腿不仅彻底颠覆了步态,也彻底绑定了终生都摆脱不掉痛苦。</p><p class="ql-block"> 因为经历了磨难而早懂事,因为懂事而更加痛苦。怕被生性调皮的男孩子嘲骂而不敢走大路,怕被欢蹦跳跃的女孩子嫌弃而躲在角落里。但孩子总还是天真的,总幻想腿有一天会被治好,治好后还能跳舞,能去做舞蹈演员。所以只要家长安排去治疗,都积极配合,再苦的药都会一饮而尽,再疼的针也坚持去打。</p><p class="ql-block"> 七岁那年,家长听说长春市解放军208医院,可以给残疾的腿做穴位埋线治疗,便闻讯而至。就医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因为手术的部位多,过程也痛苦,多数孩子都哭喊着要逃走。</p><p class="ql-block"> 让军医意外的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却以一个小兵的姿态站到他的面前。“叔叔:先给我做手术吧,我不怕疼,腿治好我就能跳舞了”!接下来又补充说:腿好之后,能让我再活三年就行……军医不忍再听下去,把小女孩紧紧地揽到了怀里……</p><p class="ql-block"> 因为就医的患者太多,手术的刀口也小,院方不安排住院,做完手术就需要离院。也没固定的军医,就医那天谁值班就谁给做。可这位军医,却把自己值班固定时间告诉了家长,主动做了小女孩固定的主治医生。</p><p class="ql-block"> “把鞋脱掉,把脚放到凳子上。”回忆被温和的声音打断,乔主任起身挪过来一个凳子。把脚放到凳子上的时候,动作是迟缓的,一个极其追求完美的人,真感觉这个已经让病魔给扭曲的脚,是丑陋不可示人的,也为有这样一只脚而羞怯。唯独能鼓励和暗示心理放开的就是那句“病不忌医”。</p><p class="ql-block"> 这边还在畏畏缩缩,那边的乔主任已经托起脚,开始认真检查了。也许是司空见惯,这只畸形的脚并没让他多惊讶,只是理解和关怀性地怜叹:太坚强了!脚踝都成这种样子,这么多年该忍受多大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大多患者在医生面前,心理都是脆弱的,医生予以的理解,可能会浇筑成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跨行、可以忘年、可以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 经过仔细的检查,乔主任告知,脚可以用手术来矫正,并详细说出手术方式和治疗办法。若惊于他的专业学问,真没想到,就在本乡本土的抚松县人民医院,会有医疗经验这么丰富的外科医生,他所提出的手术方案,也是省城几家大医院医生提出过的,而且他提出的比大医院提出的还详细和具体。</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整个的检查过程,都能感受到来自于乔主任的耐心和关切。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不由得又想起长春解放军208医院,那位被称做解放军叔叔的军医,所说的依赖感,也是在儿时为他而由生。此刻,当抬头看到乔主任那始终持有的微笑时,好像冰封多年枯木,重逢春阳。心态舒暖了,信任战胜了多年的犹豫,那一刻就决定:做手术,而且就在县医院、在外三科乔主任这儿做。</p><p class="ql-block"> 回家去做手术前准备,在收拾东西时,意外翻出了那张发稿过的《吉林日报》。副刊上的《寄在八月的深情》,就记录了儿时与军医的一段忘年友情……</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周末,心中的天使军医,口中的解放军叔叔,来旅店看望,并要接去部队礼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红色娘子军》,是舞剧。这对一个腿有残疾却酷爱舞蹈的小女孩,简直是莫大的恩赐。电影放映过程中,他和声细语地讲解剧情品评演员的舞蹈动作,那认真随和的姿态,不像是对一个孩子,而是像和同龄人或朋友在讨论、在交流。</p><p class="ql-block"> 电影结束,军医要送其回旅馆,从部队礼堂到公交车站,有一段路,还像来的时候一样,没等缓过神,就已经被军医背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把脸颊贴在解放军叔叔带着体温的背上,这个时候不想叫”叔叔”了,想叫”爸爸”,”妈妈”,反正就想用一个最亲最亲的称呼。不知是感动还是幸福的,竟然抽泣起来。要求军医把自己放下,然后提出一个至今都认为是胆大和难以理解的要求:叔叔:我、我想亲您一下。那是一个孩子想表达和释放、无限感恩和无比亲切的清澈之吻!当年所说的”九岁”,是虚龄,周岁是七到八岁之间。</p><p class="ql-block"> 成年之后才逐渐明白,当年对军医那种别样的情感,不仅因为他是主治医生,能给予康复的治疗,对他的感激和依恋,起源于他的关爱、他的平易、他的理解、他的懂得。他予以的一切至今难忘,也至今寻觅!</p><p class="ql-block"> 世上又真的有一些不可预知的缘遇,做去住院的前期准备时段里,在手机上开通了一个小程序《美篇》。怎么也没想到,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残梦》的第一个读者竟然是乔主任,他也是第一个予以关注的人。</p><p class="ql-block"> 更加的想尽快住院了,感觉那里有一个不止能解除病痛,更能温暖心灵的身影,将于儿时那膜拜和依恋的影子重合。</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2日下午,办好了一切住院手续,真正成了抚松县人民医院外三科的患者。</p><p class="ql-block"> 入院后才发现,乔主任不同于大医院的主任医生,他异常的忙,交叉地忙碌于门诊和病房之间,交叉地忙于办公室、手术室。他上班都是早来,有患者手术的日子,他都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到办公室,把相关的事宜处理完,再匆匆赶往手术室。他下班几乎都是晚的,慕名来就医的,大多是周边乡镇的患者,为了能让患者当天返回,他都是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才下班。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留在办公室门上,他去手术或休息时间,投医的患者也能及时联系上他。他好像没有休息日,住院期间,哪个双休日都能在病房看到他。</p><p class="ql-block"> 排到手术的那天早上,乔主任依旧先到各个病室查房,他来到病床前,带着和蔼的微笑问:今天手术紧张吧?别紧张,没事的。这微笑、这神态,恰似当年的那位军医……</p><p class="ql-block"> 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乔主任并没有在手术室里,他依然在病房里忙碌,直到其他医生做好术前消毒,麻醉师做好麻醉,他才匆匆赶来,消完毒、穿上手术服、戴好手术手套,他来到手术台的上方患者能看到的视线内,口罩后依旧是温和的目光,这样的目光是人微笑时才有的。也依旧是那轻细低八度的男音:别紧张,没事的。那一刻感觉恍惚了,仿佛又回到童年,又躺在了208医院的手术台上,和乔主任一样装束的军医,也像他这样站到小女孩的视线内,也是这样的语气:别害怕,别紧张,没事的……</p><p class="ql-block"> 听到了手术器械擦碰的声响,可身心反倒放松,是入院以来从未有过的放松。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晚上很难入眠,昨晚更是夜不能寐。而此时却睡意来袭,感觉再无其他顾忧,已经向信任和依赖交付了全部,可以安然如梦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医生的职业性质,铸就了他们救死扶伤的精神。他们给予患者的爱是广泛性的,也可称是一种大爱。从乔主任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对每一个患者都能付出热忱和关爱。他对投医到本科室的患者,都尽心尽力地给予治疗,即便是承担风险,也不拒之疑难患者。这种高度的责任心,和敢于担当的勇气,让人想到了”先锋”这个词汇,七月之际,忍不住动问:乔主任,您是党员吗?回答:是党员!</p><p class="ql-block"> 尊重和敬佩感油然而生,感觉他办公室的红晕不止是锦旗衬托的,而是他本身颜色的渲染。这颜色不仅给抚松县人民医院添彩,也给参乡的患者带来了福光!</p><p class="ql-block"> 术后住院期间,在病床上写了两篇作品发在《美篇》上,乔主任都是第一时间的读者,点赞也许是有修养的人鼓励他人的一种习惯。可对于他的患者,这份认可和赞许,就是最好的理解和最深的懂得。不仅会被当做良师益友,更会被珍惜为一世的知己!</p><p class="ql-block"> 从小至今,因病投医过许多医院,也接触许多医生。但终身难忘的,到目前只有两位:一位是208医院那位不知名的军医;一位是抚松县人民医院外三科的乔国顺主任。他们的别样,是他们不仅用医德医术给患者治疗疾病,还用理解和懂得去抚慰患者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军医那草绿色军装,使儿时那幼小的心灵得以鲜活,那么,党员医生乔主任自身所持有的正红,和所散发的温暖,会使一个已近秋年患者的心态再沐春光,使之抱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去热爱生活;再去热爱社会;再去感恩政党;再去感恩国家,再去体会人间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八月,把深情寄给了远方的军医;七月,想在这里写下对党员医生的感恩。人们习惯把女护士比作白衣天使。自己终身感恩的天使是男医生,且还是灵魂的知己。于是要在这里说:致敬——我的蓝颜天使!🌹</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