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银海,大道澄怀”孙银海《书画研修》艺术工作室课堂随笔——十三

Mo Meak

<p class="ql-block">顺义老年大学成立“”红烛书画苑”</p>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的书写热情非常高,即时反馈课下书写,书写质量也是非常高,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认真评价作业,各位老师都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只是细节处考虑不周到,如:落款位置,印章位置等。</p> <p class="ql-block">学习书法临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宇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印象。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p> <p class="ql-block">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以服务于运用为目的的,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能促进临帖。通过运用使我们了解书写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我们临帖时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应用又是多方面的,如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写作品等,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既用、用既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初学从帖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观察笔画的动作,加上自己的耐心练习,最终会步入书法大门</p> <p class="ql-block">临帖要观察笔画间的关系,黑与白的关系,如果不能认真找到关系,则会形成习气,后期难以改正。</p> <p class="ql-block">在专一一种碑帖的同时要多进行横向比较,多看,开阔自己的眼界,也是一种明智之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