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岁”的中队 守护“蚂蚁山”

青韵

<p class="ql-block">一条穿越三个州市的高速路一座峰峦突起的大山一个守护平安的群体呈(贡)元(阳)高速,玉溪通海与红河建水路段的曲江镇“蚂蚁山”脚下,红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建水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二中队,正是“蚂蚁山”守护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守护“蚂蚁山”</i></p> <p class="ql-block">通海县里山乡与建水县曲江镇之间,矗立着一座天然屏障——蚂蚁山,明清时期只有驿道连通建水和通海。2004年,红河州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通(海)建(水)高速通车,蚂蚁山从此“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民间常言“冷通海、热曲江”,是对两地海拔落差的真实写照。通建高速通海地界至曲江辖区,是长18.47公里的长下坡,海拔从1986.47米至1319.02米,连续落差667.45米。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弯多、坡陡、临崖、多现潮湿路面、立体气候,秋冬季节多雾、道路结冰的路况特点,是省政府挂牌督办的事故多发路段。</p> <p class="ql-block">防范交通事故,守护连接红河玉溪经济大动脉的安全与畅通,建水高速交警把这一路段的管控作为重中之重,在曲江设立执勤点、交警中队,针对长下坡易发车辆失控等隐患,综合采取路面隐患整治、巡逻管控、宣传提示等措施,全力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道路开通17年,中队民警、辅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已是第6任负责人、第3任中队长的瞿孝强,带领三名“老大哥”坚守在这里。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始终如一,守护“蚂蚁山”平安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岁的中队</span></p> <p class="ql-block">稍息、立正……敬礼!”清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二中队升旗仪式正在进行。当旗杆顶缓缓飘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初升的阳光交相晖映,他们一天的工作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白老师到蚂蚁山路段巡逻,贾老师、李老师你们巡查李浩寨路段”部队营级干部转业的中队长瞿孝强,口令刚劲而有力,简要分工后,转身上路执勤。</p> <p class="ql-block">这一声“老师”,可有来头:</p><p class="ql-block">贾老师--民警贾连寿(59岁)</p><p class="ql-block">白老师——民警白亚波(58岁)</p><p class="ql-block">李老师——民警李冰(56岁)</p> <p class="ql-block">三名民警,都是原红河州人民警察学校的教师。2015年,警察训练体制改革需要,3名教师陆续从警校调入建水高速大队。昔日,他们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遍及红河、玉溪、文山、普洱等州市的优秀民警,都是学科上的“领头羊”,深得学员拥护和喜爱。如今,他们年近半百又毅然踏上一线交警岗位,一起成为蚂蚁山的“守护人”,护卫着平安与畅通。</p> <p class="ql-block">一名军转干部、三名警校老师,组成了二中队“1+3”最佳搭档。四人年龄都已50多,加起来已超过200岁,因此,他们自诩二中队为“200岁中队”。</p> <p class="ql-block">三名教师,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都是好手,走上交警岗位,却都是新课题,一切得从头学起。民警贾连寿说:“我从警35年工作实践,得益于党的培养,不论在什么岗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他们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应用到工作实践,事故处理、违法查处、隐患整治、救助群众等日常工作,很快变得轻车熟路。而这其中,他们远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就如事故处理,使用手机办案是他们的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在现场,总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戴着老花镜,手机或者文书与眼睛的距离越拉越远,看准一排排文字的内容后,又一个接一个把内容填全,然后一一上传。有一次,一起交通事故现场,驾乘人员看到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劲,无不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中队长瞿孝强2011年转业。在他的带领下,“200岁”中队的民警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老,俨然交通安全管理的“多面手”。他们日夜坚守着蚂蚁山这个“咽喉”要道,守护着红河通往玉溪、昆明的呈元高速大通道,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p> <p class="ql-block">一年来,接处警235起,疏导交通拥堵126起,处理交通事故62起,实施临时交通管制9起,办理违法处理94起,现场纠正违法行为2281起,救助群众97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230多次,调解纠纷38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蚂蚁山“守夜人”</span></p> <p class="ql-block">离家30多公里、两个组各两名民警三名辅警、一个班24小时值守,接处警、巡逻、处理违法、助群众、安全宣传;这就是二中队工作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面对任务,他们从来不打折扣;困难面前,他们知难而上。50多岁的民警,熬一夜,几天都补不回来。</p> <p class="ql-block">他们到岗后不久,一天凌晨1时许,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呈元高速曲江至通海方向蚂蚁山多个路段发生泥石流,一辆货车在通过该路段时发生交通事故。汛情就是警情,民警李冰、贾连寿立即带领辅警4人在第一时间迅速出警,冒雨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实施交通疏导管控,连夜协同路政部门开展抢修保通,直到上午9时许,才抢修出超车道,车辆恢复通行。</p> <p class="ql-block">今年1月,受寒流影响,蚂蚁山出现降雪、下雨、结冰恶劣天气,除一天三巡辖区路况外,他们巡蚂蚁山的频率增多,特别是夜间12时和清晨5时的巡查就成了他们在天寒地冻的勤务模式。</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熬夜工作,只要遇到夜间事故,就是常态。都说熬夜太伤身,可他们不仅熬夜还得继日。不论是白天黑夜,指令一到,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一次,他们连续处理两起事故,就熬了一个对时。</p> <p class="ql-block">今年3月8日23时20分,正在现场处置的中队长瞿孝强再次接到大队指令:有一辆失控货车冲入蚂蚁山避险车道,请你们前往处置。此时,他们已在处置曲江路段的一起交通事故2个小时多。警情就是命令,瞿孝强立即安排好余下工作,最快速度转战蚂蚁山事故现场。</p> <p class="ql-block">自救匝道里,一辆载满货物的大货车已冲到碎石堆。货车由通海往曲江方向,由于下坡长时间踩刹车,导致制动性能失效,驾驶人立即采取自救措施,车辆载着10吨货物冲入自救匝道,倾斜40多度。瞿孝强一边报告请求大型吊车施救,一边安慰驾驶人“你放心休息一下,我们会尽快施救”。经连夜组织施救,次日清晨7点多钟,货车成功施救,道路恢复通行。还来不及休息,瞿孝强又马不停蹄赶往通海收费站,处理一起阻碍执法行为,待移交通海警方处理,人员全部撤回曲江驻地,已是上午9点多钟,整整一个对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蚂蚁山“守夜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服务群众“零距离”</span></p> <p class="ql-block">别看高速路都是全封闭车道,交警对群众却是“零距离”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4月的一天,一名老人骑自行车由曲江收费站上高速逆行往通海方向。接警后,民警李冰立即带领辅警前往处置,发现老人在超车道推着自行车逆行。该路段为长下坡危险路段,车流量较大,情况非常危急。为了确保老人安全,硬是护着老人徒步推自行车走出高速路,才放心返回。</p> <p class="ql-block">“五一”期间,民警贾连寿、李冰在巡逻中发现前方超车道上出现车辆异常变道。凭借经验,判断是前方定有异常情况。闪烁警灯,警笛声、喊话声立即响起,提醒来车减速慢行,沿途查看,果然在前方不远处超车道内发现障碍物,原来是大货车掉落的冷冻品保温用的棉絮被,民警们立即行动,消除事故隐患。</p> <p class="ql-block">几年的交警工作,“教师”也熬成了“师傅”。三尺讲台的“教书先生”,如今清故障、换轮胎样样都是行家里手。不久前,瞿孝强中队长和民警白亚波在东山路段巡逻,发现一辆微型车发生故障,驾驶人焦急无助,二人见状,立即从支队配备的“七件宝”中取出牵引绳,一头系在故障车头,一头系在警车后。驾驶人看见他们胸前配带着的党徽说道:“这牵引绳,一头系着共产党,而另一头系着我们老百姓呀。”</p> <p class="ql-block">6月21日18时许,建水县利民乡的一男子到二中队驻地求助,见穿着警服坐在中队门口的瞿孝强说道:“我盘江的亲戚患病意识不清,今天下午16时许其骑着一辆摩托车来到东山收费站后,弃车越墙上了高速,向建水方向走去。得知情况的中队长瞿孝强立即带领辅警与求助男子驱车沿呈元高速搜寻,一路巡查来到建收费站也没找到这名男子。后又不辞辛苦,经过近2小时的努力寻找,最终在建水县城中客运站一角落找到这名患者,目睹了家人重聚的欢欣,民警们欣慰地返回的岗位。</p> <p class="ql-block">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他们换过轮胎、赶过牛羊,扫过路障、扛过货,送过病人、灭过山火,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他们守一个岗位、护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坚守初心“到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建水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不仅是我州成立最早的高速大队,也是辖区道路里程最长的大队。大队驻建水,辐射鸡街、石屏、通海三个方向。二中队负责的辖区,从通海交界到李浩寨收费站虽只有25公里,但蚂蚁山路段管理任务最重,工作最辛苦、压力最大。</p> <p class="ql-block">为了调节好民警上的工作量,大队实行轮岗制,由各中队,在曲江、石屏、建水几个点适时进行轮岗。第二次轮岗正值疫情防控期间,4名“200岁”交警主动向大队党支部请缨:“我们要求不参加大队下一轮的轮岗,我们将坚守蚂蚁山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民警李冰说:“现在大队民警年龄偏大,疫情在前,科技管控、事故处理、文秘内勤都需要年轻人,执勤巡逻、服务群众的事我们都能行,不能给大队添负担。”</p> <p class="ql-block">守护蚂蚁山,重任在肩。已59岁的民警贾连寿说:“很快就要退休了,我也是地道的曲江人,把余热洒在蚂蚁山,也是为自己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四名民警,除中队长瞿孝强孩子上大学,三名老民警有的当了外公,有的已是准爷爷。</p> <p class="ql-block">曲江驻地,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他们备了一个大水缸,常常是一有水,就把缸装得满满的,为此常把脏衣物带回家洗,可家人从不埋怨,总在返岗前把警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今年5月,民警白亚波的妻子因交通事故骨折,女儿在蒙自工作,每当离家,总是放心不下。妻子总是说:“你就放心吧,我家姐姐和侄儿侄女们会把我照顾得好好的。”就这样,妻子治伤期间,白亚波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p> <p class="ql-block">他们既是工作上的同事,又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去年,民警李冰病后刚出院,腰缠绷带回到中队坚持上班。大队值班室传出指令,“蚂蚁山路段有一辆车发生故障,请出警”。这时,刚刚处警准备返回中队的民警贾连寿听到指令后,立即通过对讲机说:“李冰,我这里的事已处理完毕,你在中队值守,现场我去处理。”</p> <p class="ql-block">58岁的老民警白亚波说:“我是交警,也是一名普通党员;在这里的工作,是我的本职,也是我的初心。我的任务,就是尽我所能,守护好道路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初心为民、初心向党。“七一”来临,“200岁”中队的民警,在鲜艳的党旗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一片初心、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守护平安,就是他们的初心,更是“200岁”交警中队的独有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