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追寻(五)爬雪山,过草地

立早

<p class="ql-block">5月4日,我们目的地是翻过第二座雪山——梦笔山,到马尔营地。</p><p class="ql-block">与安叔他们约定在小金会合,九点多出发,按安叔的导航到梦笔山要走熊猫大道经四姑娘山,我也不问,还以为他们想去四姑娘山一游呢,到姑娘山己快到中午,节日人多,无地方停车,景区也进不去,我们重新导航,结果原路返回到小金再转s210,这时候己到下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苦的行程。雪山海拔高,严寒缺氧,时有暴风雪发生。</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12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夹金山下,当时是夏天,战士们穿的都是单衣,当到山腰时,己显春秋凉意,继续往上,越来越冷,指战员只好把背包的被子披在身上,掏出身上的辣椒当作御寒食品,当时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一个战士,自己冷死在雪山上…</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p> <p class="ql-block">从夹金山到梦笔山,150多公里,经过十多天的爬山跋水,红军于6月27日翻过了4447米海拔的梦笔山…</p> <p class="ql-block">红军7月2日翻过第三座雪山~亚克夏雪山</p> <p class="ql-block">7月6日红军翻过第四座雪山~昌德雪山(海拔4200米)</p> <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7日,红军翻过第五座雪山~打古雪山(海拔5100米)</p> <p class="ql-block">草地位于四川西北与甘肃交界,纵横数百里,海拔3500以上,高原湿地,沼泽坭潭,黑河、白河纵贯其间,迂回曲折、河叉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藏嵩草、海韭菜形成草甸,相互间积水淤黑,浅处没膝、深处没顶。人烟荒芜,鸟兽绝迹,人马不慎陷入泥潭,无人可救。过草地三怕:一怕陷入坭潭,往上挣扎,越陷越深,破皮损脚,红肿溃烂。二怕下雨,无处可避,饥寒交迫。三怕过河,没回头路走。</p> <p class="ql-block">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分左、右两路挺进,草地深浅难行加上气候变化,速度缓慢,由于粮食极度缺乏,战士们靠野菜、草根、树皮充饥,野草、野菜有毒,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身亡。没有野菜就脱下皮带、皮鞋,卸下马鞍,煮或烤着食,甚至自己或他人排出还有颗粒未消化尽的食物,桃出来洗过煮来食,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吃喝…</p><p class="ql-block">饥寒交迫、疲劳、疾病,加上坭潭、沼泽,夺走了许多生命,居不完整统计,红一军开始过草地2万人仅剩13000人,红2军16000人,剩下13000人,红四军三过草地死亡近一万四千多人。</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现在的草地成了旅游圣地,一马平川,再没有了坭潭、沼泽。当地附近乡间传说是红军战士用尸骨、战马和战车填平</p> <p class="ql-block">五月六日,我们从红原营地出发沿着草原九红观光大道G248到若尔盖到达迭部县。</p><p class="ql-block">中午参观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在纪念碑前,放望远眺,草地连着天边的白云,一望无际,满地牛羊,眼前低处几间木屋是牧民建的牧家乐,游客不多…</p><p class="ql-block">一阵大风吹来,瑟瑟发抖,虽是夏天,准备了御寒衣服,还是感觉到刺骨的冷</p> <p class="ql-block">骑行在长征路上</p> <p class="ql-block">在哈达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第一次从报纸上得知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宝贵信息,从此找到了长征的落脚点,决定北上陕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