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大学同学录

冬冰的微世界

<p class="ql-block">对于父亲的大学时代,我从前几乎一无所知,他即没跟我说起过,我也从没问过。</p><p class="ql-block">1997年秋,家里寄到一本影集和一册同学录,影集是他的大学同学于1996年相聚北京的一些合影及每个人的近照;同学录是第二年整理出来的,里面记录了每个同学的个人简历及亲笔留言。</p> <p class="ql-block">这次毕业44年后的难得重聚,父亲没能参加,他是在聚会的三年前病倒,自身已没有能力去和老同学们相聚了!留校的组织者吴崇礼同学一直和他联系,并寄来这些珍贵的纪念——</p> 十五位年近古稀的老同学合影(全班一共是二十一位同学)<div><br></div> 六位到场的夫人合影<div><br></div> 老同学久别重逢后的畅谈。<div><br></div> 老同学暮年相聚后的欢饮<div><br></div> 丁学琦,生于1926年,祖籍山东蓬莱,毕业分水利部北京院工作。 丁瑞麟,生于1927年,籍贯北京,毕业分水利部工务司工作。 马名如,生于1928年,祖籍天津蓟县,毕业分水利部计划司工作。 方松,生于1929年,籍贯河北涿州,毕业分水利部工务司工作。 冯介同,生于1928年,籍贯北京房山,毕业前转长春空军第二航校,毕业留航校工作。 李之安,生于1927年,祖籍湖南新邵,毕业分水利部计划司工作。 沈纶章,生于1930年,祖籍浙江宁波,毕业分水利部计划司工作。 杨柄,生于1929年,籍贯天津,毕业分水利部规划局工作。 余祚安,生于1929年,籍贯四川巫溪,毕业分交通部新港工程局工作。 吴崇礼,生于1928年,祖籍辽宁沈阳,毕业留天津大学水利系工作。 张槐,生于1928年,祖籍山西河曲,毕业分水利部工作。 罗传信,生于1930年,祖籍天津,毕业留天津大学工作。 姚敏生,生于1927年,祖籍河北行唐,毕业分水利部工作。 胡琳,生于1926年,祖籍河北涿州,毕业分水利部工作。 郭怀志,生于1931年,祖籍北京平谷,毕业留天津大学水利系工作。 黄文骥,生于1930年,祖籍浙江浦江,毕业分水利部科技司工作。 黄用泽,生于1928年,祖籍北京顺义,毕业分水利部工务司工作。 隋振虎,生于1926年,祖籍山东青岛,毕业分水利部工务司工作。 崔蕴山,生于1927年,祖籍河北泌阳,毕业分北京水校工作。<br> 韩乐陶,生于1926年,祖籍省,毕业分交通部基建司工作。 韩承玉,生于1923年,祖籍山东惠民,毕业分水利部设计局审核科工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本同学录中可以看到,当年他们水利系的二十一位同学中,除了五位分在学校、二位分到交通部外,竟有十四位被分配到了国家水利部(当时叫中央水利部),可见当时国家对水利科技人才的急需及对他们的重用。从他们的简历中,也不难看出他们在几十年里,也的确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些人虽历尽坎坷,但仍能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出这本同学录时,已有二位同学不在了人世。</p> 这是天津大学的校徽,中心的图案是“北洋,1895” 我是在后来才逐渐弄清楚,父亲虽于195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却是在1947年考入的北洋大学。<div><br></div> 北洋大学的前身是效法美国办学模式的天津北洋西学堂,始建于清末的1895年,第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其创办人是清末洋务派中最大的官僚资本家、志向把教育视为立国支柱、兴邦之本的盛宣怀。起初,他任督办兼名义校长,实际学堂事物是由总教习美国人丁家立总理。<div>学堂校址始建于天津北运河畔博文书院(今海河中学),八国联军入侵津京三年后,学堂迁址到天津西沽(今河北工大红桥校区东园),天津人还曾习惯叫“西沽大学堂”。<div><br></div><div>进入民国的1912年,北洋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次年又奉令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其改称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又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期间,其被迫西迁至西安,与多校合并组成国立西北联大,1945年10月,北洋大学返津复校,茅以升曾任校长,设两院十二系。<br><br></div><div>1951年,随着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及重组,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大学,校址设在天津老城南之七里台。<br></div></div> 这是国立北洋大学的校徽,校训是“实事求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我在途径天津的一天时间里,特意去了趟天津大学的老校区,这里也曾是北洋大学的校园。在今天的校园里,除了还保留着几座老建筑外,还新建了一个小“中心”广场,以展示天津大学特有的“北洋大学”情结。</p> 刻着“北洋大学,1895”及其校徽的牌楼 老教学楼 北洋大学校训——实事求是,茅以升撰写。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 史略”碑,立于1995年。 石刻的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 刻着北洋大学校歌的石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北洋校歌歌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花堤蔼蔼,北运滔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巍巍学府北洋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穷学理,振科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重实验,薄雕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为祭父亲去世二十周年,2021/7/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