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血荐轩辕———-忆我的伯父伯母

原宪农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周年的风雨历程。值此建党100周年的时候,记忆大门缓缓打开:1921年7月1日,浙江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炸响,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拨开了数百年笼罩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之🔥。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宿,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往的峥嵘岁月,不禁感叹,如今的祖国,已经是综合国力强国之一!这一切都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浴血奋战,昔日英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可谓抛头颅洒热血。除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勇士,更有无数深入敌后的地下工作者默默付出着,他们打入最危险的敌人内部,做好了随时献出生命的准备。其中就包括我的伯父原烨、伯母邢华、大姑原煊、二姑原炘!</p><p class="ql-block"> 原烨(1914—-1950)字震青,甘肃甘谷金川原家庄人。原见吾将军之二子。生于西安。幼年及少年时代的伯父,在祖父和祖母的督导下,及早涉猎《十三经》《纲鉴易知录》,尤其精读《论语》《仪礼》《孝经》!“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是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他们总是努力奋斗,不怕牺牲,“杀身成仁”成为多少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伯父伯母更是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的伯父,随祖父旅居北平,先就读于艺文中学,后因政治原因,艺文中学被查封,于是转入志成中学读书。(志成中学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8号。是由北高师的九位毕业生生集资创办的私立学校。李大钊、邓萃英等教育界社会名流任学校董事会董事。办学宗旨是“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并积淀出“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成精神。</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志成中学来了许多东北流亡学生,伯父目睹了他们流离失所的苦难,尽自已的可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积极投入到北平由党组织的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中。1935年初,北平一女中学生郭明秋任北平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她把女一中 ,师大附中,志成中学一些进步学生联系到抗曰救亡活动和共青团组织中来,期间伯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他们首先成立了“北平黄河水灾赈济会”,以公开合法身份义卖,宣传,募捐救灾款项,捐赠给山东、河南灾区。当时,由于北平市委遭到破坏,北方局指定北平团市委暂代市委工作,组织一场爱国学生运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运动前夕,伯父和许多爱国学生在女一中通宵达旦准备请愿旗帜、书写标语、印刷传单。次日清晨,虽然天气寒冷,但广大爱国学生确热血澎拜。伯父被编入中学生队任纠察队员,走在游行队伍前列,举着标语向约定地点新华门前进。上午十点左右,新华门前已经汇聚了几千学生,新华门前排列着警车、架着机枪,虎视着学生们!可爱国学生毫不畏惧,高举抗日标语、唱着抗日歌曲、推选请愿代表:董毓华、宋黎、于刚,要求面见何应钦,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六项要求,由于何应钦一味敷衍搪塞,激起学生们的愤怒,决定示威游行。他们手挽着手,高呼“打倒日本军国主义”“打倒卖国贼”“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散发抗曰救亡传单。途经西四,护国寺、地安门、沙滩,沿途受到市民的支持,送水送餐,有些青年并直接参与到游行活动中,行至王府井大街时,队伍扩充至五千多人。反动军警开始用高压水枪向学生队伍喷射,走在队伍前列的伯父和其他纠察队的学生全身淋湿,被寒风一吹结成了“冰服”,可他们毫不畏惧、手挽手肩并肩,高喊口号、继续前进!当游行队伍行进至王府井大街南口时,反动军警竟然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大打出手,打伤几百学生、走在队伍前面的纠察队员首当其冲,伯父在和反动军警的搏斗中不幸受伤被捕。被捕后伯父被关押在宋哲元部,祖父得知消息后,致电邓宝珊,求他解求爱子!邓宝珊通过河北各方关系转电至宋哲元,几经周折,伯父才被释放。</p><p class="ql-block"> 邢华(1914——1943)原名邢芝芳,甘肃通渭高碾子人。邢肇棠将军之女。伯母幼时随父到北平,在北平女三中、志成中学读书,她天生丽质、聪慧勤奋,温文尔雅,学习成绩斐然。而且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去听进步学生的演讲,在此期间结识了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伯父,因志同道合、又门当户对,在双方父母的同意下,喜定良缘!“九·一八”事变后,她被父亲送到西安读书。西北虽处于大后方,但抗日激情也丝毫不逊色,伯母毅然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游行、演讲、张贴标语,在抗日活动中总会看到她亭亭玉立的身影!经过党组织多次考验,于1935年在西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遂毅然决定改邢芝芳为邢华。</p><p class="ql-block"> 1936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伯父来到西安和伯母完婚。婚后,开始了比翼双飞的政治生涯。伯父经其岳父邢肇棠介绍,在杨虎城所属教导团政训室任政治员,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该团团长李震西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直接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随着张、杨俩人的境况变迁,西安的政治氛围对共产党极为不利,处于国民党军内的共产党人生存更是危在旦夕,伯父伯母被迫离开了西安!</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伯父伯母回到兰州与祖父祖母团聚。更令人欣慰的是通过祖父与謝觉哉的关系,他俩很快就与刚刚成立的甘肃工委接上关系,回到党的怀抱。他俩在“八办”和工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了组织抗日救亡团体的活动。伯母在謝老和彭加伦处长的启迪和帮助下,与当时甘肃省政府代主席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后加入共产党),邓宝珊夫人崔锦琴等,响应何香凝的号召于1937年8月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前方抗日将士甘肃分会”,倪任会长,伯母任理事、秘书长、宣传股长,年底倪离兰州,伯母主持全部工作。在此期间她在后援会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先后介绍陈睿、彭唯帜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妇女解放运动,广泛动员妇女参加抗日工作,在“八办”谢老、王定国的帮助下,于当年12月创办《妇女旬刊》,倪斐君任正社长,伯母任副社长兼总编辑,谢老还发表了祝贺创刊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伯父根据党的指示,在兰组织筹建“甘肃省外留学生抗战团”,并介绍一同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黄健、宋肃如(二姑父)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初,此团正式展开活动,伯父伯母夫妇任常务,伯父兼任团组训负责人。本月“甘肃青年抗战团”成立,全团以共产党员为骨干,伯父伯母也是其团员。此团、在全省组织成立分团70多个,发展团员3000多人,他们在各地搞抗日募捐,出专刊上街演讲宣传抗日,在甘肃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作用!12月,伯父与聂青田、万良才等共产党员,在黄家园发起并组织成立了“西北青年救国会”(当时为秘密组织,对外称“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伯父伯母是负责人之一!伯母兼任宣传委员,他们组织会员学习马列主义、讨论政治时事,宣传组织各界各族青年,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1月,在伯母、聂青田倡导下,将抗日救亡团体中话剧爱好者和具有特长的青年组织起来,组成“联合剧团”,聂青田为团长、伯母任副团长,伯父、樊大畏为剧务,剧团有五十多人、自编剧目、创作歌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抗日,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正如甘工委书记孙作宾在《甘肃工作报告》中所评价:“联合剧团是一声走上救亡的号音”!这些抗日救亡的各类团体,在当年甘肃抗日救亡运动中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伯母在各类团体中均担任要职,她沒有辜负党对她的信任,各项工作成绩显著。1938年3月,伯父将黄键、宋肃如二人的党组织关系,转交给新到任的甘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罗云鹏(罗平)同志。之后、他们成立一个党小组(三人组成)罗云鹏兼任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月21日至30日在重庆召开)提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甘肃省政府旋即转发了国民党《防止异党活动办法》和《处理异党问题的实施方案》,强迫公务人员集体加入国民党,使我党的地下斗争和群众抗日救亡活动处于白色恐怖阶段!在此情况下,根据党的指示,伯父伯母和一大批优秀党员,为了继续开展活动,便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关系打入国民党政府内部,以合法的身份继续为党工作!伯父利用与省三青团筹备处书记寇永吉相识关系,经党组织同意,打入到国民党三青团里。从此,伯父伯母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公开合法转入秘密的地下工作。这期间,伯父伯母相继有了大女儿原倩(小名宪宪)二女儿慕虹(小名虹虹)儿子原宪仪。五口之家负担加重,收入入不敷出,地下工作必须高度警惕,三青团工作经常调动,四年内辗转于临洮、夏河、陇西、天水。伯母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秘密的做地下工作,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无奈、于1943年回到金川老家养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可以说对肺病是无法可治!于这年秋天,病情恶化、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日子,用她微弱的声音、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一定成功”的口号、闭上了她那美丽的眼睛!年仅29岁!!!伯父回家在悲痛中办完了丧事,坦诚的告诉家人自己的险恶处境,留下幼小的孩子,匆匆返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已经照耀大半个祖国大地,解放区的人民已经开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欢呼雀跃,可伯父因数十年的废寝忘食,奔波操劳,亦身染重疾,卧床不起!1950年春,我的父亲回家看望伯父,他拉着胞弟的手语重心长的说:“我从1939年到解放整十年表面上为三青团工作,实质上我是为党做地下工作!十年中我以父亲和邓宝珊等国民党上层人士的关系,不断地掩护党的地下活动,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在这期间没有孝敬父母、照顾弟妹、教育子女,请你理解哥哥的苦衷!使我更遗憾的是病很难痊愈,再也不能为党工作了。我患病期间有吴鸿宾、高建军、孙作宾、张德生来看望,非常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关怀!你代表我感谢他们!希望你为党和人民尽力。”说罢、便离开了他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土地。伯父伯母英年早逝,但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周侯外孙将军女,</p><p class="ql-block"> 伉俪同心作国殇。</p><p class="ql-block"> 泉下忠魂应告慰,</p><p class="ql-block"> 初心有继赤旗扬。</p><p class="ql-block"> 原宪农写在七一建党节之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烨邢华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父原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母邢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父原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伯父伯母的子女!左边小女为慕虹、中为长女原倩、右为儿子宪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老日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邢肇棠将军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