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塔村稻田公园1小时游览记

吴飞虎

太原花塔村地处难老泉的泉域范围,曾是晋祠大米的主产区。经过多年治理,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晋祠大米重获新生。如今的稻田公园里,秧苗刚插上,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参观游览。6月18日下午3:30我们步入花塔村稻田公园公园,只作了1小时的短暂游览。 花塔村隶属于太原市晋源区,位于太原西南。距晋源区政府约1公里,距著名的旅游景点晋祠约1.5公里。由于村里有一座唐贞观八年建的花塔寺,故村以寺而名。 稻田公园东邻晋阳大道 西临太原市人民医院 公园的东边有鱼塘和睡莲池 水池里睡莲正在绽放 作为晋祠大米的原产地之一,数百亩稻田承载了全村人的希冀。 稻田生态混养高产技术示范展示栏。去年3月起,在山西农业大学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花塔村组织农户分别开辟了稻虾、稻蟹和稻虾蟹混养示范区。稻田可以为小龙虾、螃蟹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成的小龙虾、螃蟹个大味美。同时,小龙虾、螃蟹吃掉了稻田里的害虫,粪便又为稻田增肥,增加水稻的产量。 稻田的南边,树立着醒目标语牌。 花塔村还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进典型。 花塔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了土地资源,恢复晋祠大米的育秧、种植以及深加工,大力发展农耕体验、生态混养、休闲观光、特色加工等产业,一粒米为全村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三七分水、敬献佳禾、桐叶封弟”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能在稻田里细细品味。 一株株秧苗在潺潺流水中随风起舞,颜色或深或浅的秧苗格外显眼。 前几天刚插完秧苗,今天正在忙于喷洒除草剂 人工分段引水 稻田路边的忘忧草(萱草)在绿色稻田的陪衬下,显得格外黄灿灿 石竹小花也争相斗艳 偶见蓝色的矢车菊 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花塔村率先实施“百村景区化”、水源置换、农村改厕等工程,如今已呈现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景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