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烟的美篇

玉烟

<p class="ql-block">阅读的意义在哪里?小的方面来说是成绩,是青少年关心的;大的方面是成长,使你成为一个终身发展的人。一个人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有四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根据阅读层次,由浅到深,可以归纳为四种境界:一是基础阅读:适合于小学生程度或休闲性阅读,掌握下作者或大概即可,甚至掌握下字词,是比较碎片化的阅读。与基础阅读对应的就是中小学考试的客观答题。二是检视阅读:记记书名、作者、目录,强调速度,适合小学生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是整本书阅读中的粗读形式。这两种阅读具有共性阅读特征。三是分析阅读:是初中生、高中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方式,甚至当下很多大学生也多用这种读书方法。它在要求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同时,要学会理解、分析和评论,一边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当下的读后写感就是这一成果的体现。与分析阅读对应的就是中高考里的主观答题。这种阅读具有共性阅读和个性阅读相结合的特征。四是主题化阅读:它要求我们按照主题去找书来读,如果说前边三种是“要我读”,那么只有这种是“我要读”,要求读者在前边三种基础之上,更主动地寻找有关文献,甚至有时要实证考察,经过比较、分析、鉴别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作文、论文甚至学术报告。与主题化阅读对应的是中高考的作文甚至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它适应中学、大学、研究生甚至教授以及所有和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类职场中高端群体,不会主题化阅读,你就走不进整个社会的中高端层次。主题化阅读是个性阅读的最好体现,它和前边三种阅读拉开了距离,这种人生也就走向了风光险峰。今天主要以常庄为例,给书友们交流主题化阅读与研究性学习。(实证法)常庄的三张省级名片:常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乡村记忆文化遗产单位”;山东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东进支队司令部旧址号称“窟窿门”,是村东北的颜景瑞家大院,南北长、东西宽均近40米,砖石结构,上有防御的垛口花墙。颜家是乡村贤达,其祖父颜振方是从九品的登仕佐郞,父亲颜承有也是从九品的登仕佐郞,都在东平州任过属吏。颜景瑞是其二子,其妻为肥城桃园镇张里庄世袭正五品云骑尉张敏山的女儿,有四子:颜世铎、颜世钧、颜世鑑、颜世鑫。鲁西军政委员会、泰西区委旧址号称“别棱门”,是村东北的赵广俭家族的大院,南北长、东西宽均近50米,其远祖赵之才(5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举人、任广平府知府的赵之才,后人读书入仕者甚多;赵广俭(14代)本人也是监生,曾入国子监读书,捐官为州同知,他的孙子辈赵国霖、赵国栋、赵国梓、赵国恩也多为读书人,比如赵国恩之妻为徐坦增生李衍祥的三女,还有继室孔家庄孔庆昌之女,徐坦李衍敏之女,可惜均没有生育。罗荣桓、黄励旧居号称“大圈门”,是村中间颜家大院的南院部分,南北长约50米,宽近40米。颜怀金是恩生,其家也为书香之家,子孙多有读书为官者,后人之一颜承灿为本县胡家村守备衔赏戴花羽井文升(正五品)之女,可见其家族之影响。其他的如凤凰嘴、瓦大门、旗杆门、七十二胡同等,都是常庄有影响的代表性建筑。2012年5月31日市经国家文物局审核的名录予以公布《泰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在古建筑部分东平县共有83处,其中常庄村有17处:颜景辉家老宅、颜家大街南院老宅、常庄村赵继玲等住家老宅、常庄西北门寨墙、常庄村赵国才家老宅、凤凰嘴老宅、常庄村颜廷才老宅、常庄村赵国军家老宅、常庄村颜氏老宅大门、常庄村颜世芝家老宅、颜家大街北院老宅、常庄村东北门残寨墙、常庄关帝庙、常庄保险楼、常庄村会客大厅及颜培增家老宅、常庄村复圣庙。由此可见,常庄村的古建筑确实是鲁西南第一,是不可多得的民居典范,可供有想法和做法的一代学者挖掘和整理奉献于世。 阅读一本书,改变你自己;碰到一个人,改变你自己;知道一件事,改变你自己。所谓的巧遇就是正好你在,刚好我来。谢谢咱们度过的这个夏天的正午,谢谢我的世界曾经有你,你的世界我曾来过。但愿奋斗一两年,我们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部分人生目标,让我们在更高的学术殿堂再次相遇。 在一个文明社会,阅读是一切精英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主题化阅读是学会学习、形成能力的基础工程。</p> <p class="ql-block">【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这8个字的校训,感召力强,内涵丰富。目的是激励学生发奋图强,拼博进取,修身养德,成就事业。这个校训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这里指宇宙)不停地运转,人应效法之,永远不断地前进;地宽厚和顺,人应效法之,厚增美德,容载万物。”从这个出处中,我们不难知道,清华的这8字校训,不仅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想成功、成才,当要“自强不息”,更告诉学生,“自前不息”,一定要向着正确的方向——唯有向天地学习,顺应规律,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方可实现“厚德载物”,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这给我们今天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们以深刻的启示——方向比努力更正确,方向正确,努力才会有意义,方面不正确,越努力就离目标越远。【新高考“3+3”的含义】我们小学、初中的学习都是国家、学校规定课程,大家一同“齐步学”“齐步考”——都学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最后也都考同样的科目。而到了高中以后,虽然这些学科都还要学习,但是最后高考时,却只考6科,考哪6科呢?从2020年开始,山东省实行新高考“3+3”。前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每个同学都要考,叫必考科;后一个“3”是每个考生自己从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任选3科参加考试,也就是,高考时,你考的、我考的、他考的科目都是自己选的,可能各不相同了。这种“6选3”的组合有多少呢?这个是数学上排列组合问题,大家在高中可以学到,现在也可以用“列举法”排查计算出来。答案是20种。很同学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科最好学?什么样的组合高考时最有利?在这里,这个问题我们暂切搁一直再回答,这不是卖关子,而是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从6科当中任选3科参加高考,是不是说,一进高中就选,就只学这3科,其他学科都不学了?这是因【高中有一个“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首先,物化生、政史地6科,所有同学都要学,都要考。因为,这是国家规定,所有高中考生都要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这是测查学生“高中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些学科考试都合格,才标着着你的高中没有白上,才达到了高中生水平,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标志愿你是一个高中毕业生。这些科目的考试,由省招考院统一安排,有的在高一考,有的在高二考,反正在高考报名前要全部考完。其次,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招生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要求,比如最基本的“9A1B”。(学业水平考试分为ABCD四个等级,D就是不合格,很少有同学不合格啊)将来同学们上大学,是“一考三路”,一考,就是都要通过参加高考才能上大学的,但却有三种途径。一是强基计划,二是综合评价,三是单凭高考分数。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招生,今天不展开讲,简单说就是优秀学生、有特长的学生,国家重点大学,进行综合素质单独考核。通过后,只要高考分数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同样分数上更好大学”。比如,一个同学单凭高考成绩,只能进山东大学,但通过强基计划,可以进北大、清华。强基计划,不仅要拼文化科考试成绩,更拼综合素养,比如,高中三年之中,要有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研究性学习等经历,参加国家承认的各级、类型竞赛并获奖等。所以,物化生、政史地6科六科,每个高中生同学都要学,不但要学,而且学好。高考时,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需要从这6科中选出自己3科参加高考。对于自己高考不选的学科,只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即可。考完后就结束了。对于高考选考学科,则要一直学到高考(哈哈)。【高考“3+3”选科,大学先学,我们后选】过去高考为什么分文理科?这是由大学或大学专业性质决定的。大学有三类,一是理工科大学,一是文史科大学,三综合性大学。如山东理工大学是典型的理工类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是典型的文史类大学,山东大学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大学发展到现在,很多大学都发展成了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也招文科学生,文史类大学也招理科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融合也渐成趋势,这也是当下高考,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自主选科的根本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质、爱好、特长,自主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但是,大学学习毕竟是一种专业学习,各专业总其起来文理倾向还是分明的。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选科要求也不同,大学生在某个专业要继续学习深造,某一个学科就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有的专业可能指定1科,有的专业可能指定2科甚至3科,也有的专业要求从指定的2科或3科中任选其中一科。这也就是说,如果将来你想报考计算机,进华为公司,没选物理就报不成;将来你要上公安学校当警察、上军校当将军,必须选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否则就上不了。将来你想学临床医学当医生,物理化学都要选……所以,选科,首选是大学的专业先选,在这个前提下,才是我们再选!所以说,“3+3”选科,不是选择某个学科考试那么简单,面是直接牵涉到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甚至是一生要从事的职业、事业。你未来想做什么职业,大学就学什么专业,高中选科就要选对应的学科。2020年,大学专业招生科目表,单从这个表上来看,理科倾向专业招生多,占66.68,文科倾向的只占2.97,不限学科30.35。关键问题在于这些限学科的考生都可以报不限学科的专业!比如选考考物理的同学,所大学专业,没有限制,可以统吃——全部填报——【2021年高考选科】昨天,6月25日,山东省招考院公布了2021年高考选科情况。在150分的544424人,物理207872人 化学247857 生物350564人,政治223193 历史273767 地理329869但是664分以上599名考生,全部是选考物化生的考生。理科倾向考生,可以填报限报理科的在大学专业,也完全可以去选不限学科的专业,但文科考生却无法选择有物化生要求的专业。最终投档录取的结果,就是文科生滑档的多。去年是这种趋势,今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选科分实行等级转换,没有吃亏与沾光】新高考的后一个“3”是考生自主选科:从物化生、政史地六个科目中任选三科参加试。此种情况下,不同考生,考试科目不一样,考试内容不一样,试题难度不一样,因此,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没有了“统比性”,需要采取等级赋分制,用一定方法对学生的原始“卷面分”进行转化后,所有考生的成绩才具有了“统比性”。这个转换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试不同科目的学生成绩又是如何使其具有“统比性”的呢?2020和2021年,山东省高考都是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即考生自选三科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将同科考生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同时,确定各区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然后,依照等级比例转换法则,计算各自区间考生的等级成绩。这也就是说,新高考考生自选科目即等级考试科目的最终成绩不再是考生的原始“卷面分”,而是考生在其所考科目全体考生中的一个“位置值”——注意,这里的“位置值”类似于位次,但不是简单的“按分排名”“整数位次”,而是像地球经纬度一样,考生在所考科目所有学生序列中一个精确的“位置值”。这样,6个科目虽有6组学生的“位置值”排序,但转换后,他们“所站位置”却就都从21到100这个“等高”的区间里,所以,转换后的6组数据就具有了“统比性”。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物生生、政史地6科,每科至少有1个100分,6科就有6个100分,当然也至少有6个21分。这能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这说明考生无论选考什么学科,最后的高考分数都与选科科目难度无关,与所考卷面分数“无关”,只与考生在其所选科目中排序的“位置值”(再次提醒,这里不是简单的排名和位次)相关。每一学科中,最优秀的考生都是满分100分——这也就是说,选考物理并不比选考其他学科吃亏,同样,选考物理也不比选考其他学科沾光!样,我们也就知道了,2021年,山东高考664分以上的599名考生中,不是因为选考了物化生成绩领先,而是因为选考物化生的这些同学,语数外三科也都是佼佼者啊!说得再直白一点,学霸中的学霸都选择了物化生,或是敢选物化生的同学语数外也不弱啊!【最后说,如何选科】 以上分析,我并不是主张让同学们去选物理、化学和生物,而是说关于物理有很多“难学”的谣传,你如果你是听信了谣传,不选物理,你就吃亏了;如果你今天听了我的分析去学物理却学不好,甚至学不会,那也就错了。因为,你得承认,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文,有的人擅理,这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羊肉好吃,但却有人吃了不行;酒也好喝,我喝了就过敏,所以别人喝酒我干看着,羡慕也没用。那如何选呢?第一看依据你的兴趣、爱好确定大学的专业甚至是人生的目标如果学计算机,就得选物理,如果想当警察就得学政治,如果学化工,就得学化学。别到了高三甚至高考也没想,随大流甚至听从别人劝说去选科,现在就该思考你的大学专业甚至是人生的方向,然后到招考院网站或你想上的大学网站查一查,你应当先什么科?然后现在就努力学好它确定好你必选学科后,其他学科如要不限制,就选自己平时最愿意学,考试成绩最好的那科。所以,“6选3”20种组合,没有最好,唯有适合。当然,在高一结束前,你也可以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随时更换,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大学(专业)我做主,我的选科我做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