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色道路 悟革命精神

赵三保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南省炎陵县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霍天喜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9人于2021年6月22日至24日到湖南安江、洪江、花垣、凤凰、芷江县举行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党日教育活动。树立坚持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历史中体会信仰、忠诚、党性,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感悟智慧、精神、力量,不断提高政治觉悟。</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2日,我们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行车到达这次“走红色道路,悟革命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之旅的首站——安江农校。一走进校门,迎面就是一面巨大的屏碑,正面是袁隆平院士书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题字,两侧分别是“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屏碑前的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培英、肖海萍在安江农校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安江农校纪念园为杂交水稻发源地,坐落于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溪边村,占地面积310亩,建筑面积21600平方米。2008年3月,经袁隆平院士同意将原安江农校校园正式定名为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2009年8月,被国务院特批增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被国家科协授予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被湖南省旅游局列入红色旅游重点景区。</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安江农校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安江农校纪念园完整保留了原安江农校办学的各类教学、科研设施,如:教学楼、校训牌、科研楼、袁隆平旧居等60余处,还保存着胜觉寺、湘西会战、黔阳地革委等重要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区建筑年代久远,特色鲜明,多为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苏式、美式、中式建筑。园内各种珍贵名木随处可见,有珍稀植物园之称,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p> <p class="ql-block">农校培训楼,现为“湖南省扶贫办农村科技骨干培训基地”、“湖南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退休干部党支部霍天喜书记在培训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安江农校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安江农校纪念园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里见证了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的奋斗足迹,是袁隆平重要学术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稻作文明阶段历史发展的物证。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创造力,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这是原水电局党委书记罗合发和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霍天喜在安江农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赵三保)在袁隆平旧居前留影</p><p class="ql-block">袁隆平旧居系上世纪60年代初期修建的二层砖混结构楼房,面阔27.6米,进深17米。整个建筑小巧别致,环境宜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2021年5月22日病逝于长沙,享年91岁。他祖籍江西省德安县,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世界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杨向华同志在袁隆平旧居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了安江农校之后,随即驱车来到洪江古商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  洪江古商城历史悠久,自古是驿站,是商埠,得沅、巫两水水运便利,发展为烟火万家的巨镇,距今已有3000年文明历史。历史上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而闻名于世,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是湘西南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罗合发同志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支部的5位女同志(从左到右分别是谭丰秀、唐莲清、唐雪酃、刘培英、肖海平)在洪江古商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委员谭丰秀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本人(赵三保)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培英与唐莲清在洪江古商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同胞在洪江古商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水电局副局长邓春明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洪江古商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  洪江古商城,现仍保存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380余栋,各类记载商规行约的碑文石刻48方,各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器物280余件(套),各类门匾、楹联及郑板桥手迹、于佑任墨宝30余处。</p> <p class="ql-block">  洪江古商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厘金局参观,厘金局又叫“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p><p class="ql-block"> 厘金局始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是一栋单进三开间的木质穿斗式建筑,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是清朝政府在洪江设立的税收机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厘金局里面观看了有关收税情景的精彩戏曲表演。</p> <p class="ql-block">来到忠义镖局参观</p><p class="ql-block"> 忠义镖局是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当时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巫水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挑运。商家们为了运输安全通常都有上百担甚至上千担挑夫,自发组成货帮或烟帮结伴而行。但匪患众多,防不胜防。他们不得不请镖局押镖护送。队伍从清早过渡出发,直至下午方能走出城外,可见押镖阵势何其庞大。</p> <p class="ql-block">镖局内景,两侧厢房分别是住宿和存放武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洪江古商城,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有“江南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最具原风貌的古建筑群,如钱庄、商号、客栈、洋行、作坊、烟馆、镖局、报社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些明清时期的建筑,斗拱形的造型,几乎都是青瓦灰墙,雕龙画凤,装饰精美。很多的商铺招牌,楹联、题字等等,仍然保存着当年明清时代的遗风。</p> <p class="ql-block">洪江古商城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并有机融合了本地侗族、苗族建筑特色,古民居敞亮明净,古宫祠华丽精致,建筑风格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绍兴班戏院欣赏京剧演唱</p> <p class="ql-block">观看了木偶戏表演,中国木偶戏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被尊为“百戏之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湖南木偶艺术有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湖湘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型式。洪江古商城木偶剧社既是对木偶艺术的保护,也是对木偶艺术的传承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欣赏古筝曲弹奏表演</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3日上午,我们到达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学习,这是在十八洞村展览馆前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距花垣县城34公里,距湘西州府吉首市38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属纯苗聚居区,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赵三保)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晓雨同志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  十八洞村地处高寒山区,属高山岩溶地区,海拔700米左右,生态环境优美。该村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独特的苗家饮食,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每到春节,这里便有抢狮、接龙、打苗鼓等传统习俗;每逢赶秋节,这里便组织西瓜节、舞龙、上刀梯、椎牛、唱苗歌等活动。该村拥有苗绣、腊染、花带、古花蚕丝织布等文化旅游产品。有十八洞腊肉、酸鱼、酸肉、野菜等多种绿色食品;有上刀梯、踩哗口、巴代、定鸡等苗族绝技,有“过苗年”、“赶秋节”、“山歌传情”等民族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陈海春同志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廖龙发同志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 十八洞村获得荣誉</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荣获全国2017年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26日,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获得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2日,被列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集体公示对象,</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与矮寨、德夯大峡谷一道共同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展览馆听讲解员认真的介绍十八洞村的建设发展情况。</p><p class="ql-block">精准扶贫结硕果,深山苗寨换新颜。</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经过两年多时间,十八洞村铺上了沥青路,修起了游道和护栏,村里的房屋修缮一新,全村换上一副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十八洞村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如今十八洞村的村民们有的做起了苗绣生意,有的做起了特色种养殖业,还有的做起了乡村旅游。2020年,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谭丰秀、刘培英、肖海平在十八洞村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十八洞村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十八洞村参观学习时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与霍书记在十八洞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水电局工会主席蔡胜华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廖龙发同志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十八洞村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十八洞村参观学习之后,接着就来到矮寨大桥观光游览。</p><p class="ql-block">刘培英、唐莲清、肖海萍、谭丰秀在矮寨大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陈海春、刘晓雨在矮寨大桥合影</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是湘西州境内的高速通道,位于德夯大峡谷之上,是吉首西北部公路的构成部分,也是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5)关键控制性工程。</p> <p class="ql-block">彭良行在矮寨大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于2007年10月28日动工兴建,2011年8月20日完成,于2012年3月31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p><p class="ql-block">蔡胜华同志在矮寨大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矮寨大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西起坡头隧道,上跨德夯大峡谷,东至矮寨三号隧道,线路全长1779米,主桥全长1414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p><p class="ql-block">刘培英在矮寨大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分别由主桥、两座桥塔、缆索、锚碇、吊杆、接线隧道组成;采用了独特的主体结构艺术造型,其两侧山头依势而建的索塔、加劲钢桁梁直接与悬崖上的隧道相连,依地质地形条件巧妙设计的隧道锚及重力锚与周边秀丽的自然景观非常协调;同时,桥塔顶端采用牛头图案,该图案为当地民族的崇拜物和吉祥物,象征着人民的谦和与善良、坚强与上进,两山对峙的牛角状桥塔与张拉的弧形悬索浑然一体,以此形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霍天喜、罗合发、谭丰秀、蔡胜华在矮寨大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共装有近2000盏照明彩灯,设有观光通道及观光平台,为游客提供既能领略大桥雄伟风姿,又能俯瞰矮寨公路奇观的绝佳场所。</p><p class="ql-block">刘培英、唐莲清、赵三保、邓春明(从左至右排名)在矮寨大桥游览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刘培英、唐莲清、肖海萍在矮寨大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为世界最长的峡谷悬索桥,主桥全长1414米,宽度24.5米,桥面高度为355米,吉首岸塔高123米,茶峒岸塔高66米,矢跨比为1/9.6</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毗邻“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大桥凭借其卓越的影响力,每年为当地增加旅游收益5000余万元,是践行精准扶贫典范工程。</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矮寨大桥观光廊道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旁边的绝壁上修建了观光栈道,其中有80米长的玻璃栈道,脚下是数百米的悬崖,很有刺激感。</p> <p class="ql-block">霍天喜同志在德夯大峡谷玻璃栈道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我在花垣县茶峒帮某老板搞一个水电站的施工,因有事常来往于吉首至花垣之间。当时矮寨大桥还未开工,我们走的是矮寨挂壁公路,坡陡弯多,险象环生。今天故地重游,旧貌换新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祖国建设日新月异。</p> <p class="ql-block">刘培英、肖海萍、唐莲清、谭丰秀四位同志在德夯大峡谷栈道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矮寨大桥参观游览之后,驱车到达凤凰古城时已经夜幕降临,城内灯火阑珊,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夜景,秀美靓丽</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已有460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人口5万多,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吉首、怀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相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霍天喜同志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有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文物建筑最多的县份,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p> <p class="ql-block">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2007年6月,凤凰古城堡及沈从文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陈海春同志在凤凰古城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p><p class="ql-block">刘晓雨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唐莲清在凤凰古城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唐雪酃在凤凰古城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  沱江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唐莲清、谭丰秀、肖海萍、唐雪酃(从左至右排名)在凤凰古城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杨向华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谭丰秀与肖海萍在凤凰古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彭良行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蔡胜华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4日上午在凤凰古城游览</p><p class="ql-block">肖海萍、谭丰秀、刘晓雨、陈海春、廖龙发在凤凰古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与原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刘晓雨在凤凰古城沱江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陈海春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晓雨在凤凰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唐雪酃与唐莲清在凤凰古城沱江河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谭丰秀与肖海萍在凤凰古城沱江河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湘西沱江为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为武水一级支流,干流全长131公里,在武溪镇汇入沅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5位男同胞(从左至右分别是刘晓雨、陈海春、彭良行、廖龙发、赵三保)在凤凰古城沱江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便是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p> <p class="ql-block">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谭丰秀、肖海萍、唐雪酃、唐莲清在凤凰古城沱江河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壁辉门”,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p> <p class="ql-block">李唐同志在凤凰古城沱江河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与霍书记在东门城楼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东门城楼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晓雨同志在东门城楼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同胞(从左至右分别是唐莲清、肖海平、谭丰秀、刘培英、唐雪酃)在东门城楼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东门城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晓雨在凤凰古城虹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  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凤凰古城的中心。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休闲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这是5位女同胞在虹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晓雨在虹桥景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4日下午,我们到达芷江县参观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馆,这是在纪念抗战胜利牌坊前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馆位于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七里桥境内。</p><p class="ql-block"> 经过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及盟国最终取得了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中国将士在诸多国内外记者的见证下,接受了侵略者卑躬屈膝的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霍天喜同志在抗战受降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  位于湖南西部的芷江,在很久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而已。抗战时期,它作为大后方的空军作战基地、盟国军事基地、湘西会战指挥中心,为中国军队特别是空军打击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蔡胜华同志在抗战受降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唐莲清在抗战受降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肖海萍在抗战受降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培英在抗战受降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同胞在抗战受降旧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来到受降纪念馆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血”字型牌坊,这是设计者用这样的字形作为标志性建筑,就是想告诉我们所有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p><p class="ql-block">霍天喜同志在抗战胜利纪念坊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抗战胜利纪念坊留影</p> <p class="ql-block">谭丰秀在抗战胜利纪念坊留影</p> <p class="ql-block">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p> <p class="ql-block">  芷江受降旧址主要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旧址(包括受降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钦办公室旧址),受降史料陈列馆、兵器陈列馆、受降亭和援华飞虎队纪念馆等纪念性构筑物和辅助建筑。2005年11月,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建于1995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陈列文物之珍贵,资料之齐全,内涵之独特,堪称国内“抗日历史博览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纪念馆前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霍天喜同志在抗战受降纪念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赵三保在抗战受降纪念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受降会址,“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产,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洗雪百年国耻、抵御外寇入侵最光辉的一页。“芷江受降”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芷江受降,印证了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终究逃不过灭亡命运的历史规律;芷江受降,铭刻着中国人民对战争苦难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芷江受降,见证着中国人民对先烈忠魂的无比崇敬和对世界和平的无限期盼。</p> <p class="ql-block">  胜利的见证</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1日11时15分,在中美空军联队第五大队6架P——51野马式战斗机押送护航下,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乘坐的降机在芷江机场降落。机场上,悬挂着白旗的降车静静的等候在一旁,驻芷江中美军队严阵以待,芷江百姓闻讯赶来,争相目睹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高邮受降</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19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发起高邮邵伯战役。12月26日,盘踞高邮的日军第九十旅团接受投降。粟裕安排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韓念龙主持受降仪式,自己则伫立在军民中静静观看,仪式结束后,悄悄离开了受降现场。高邮战役成为新四军对日寇的最后一战。</p> <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败的敌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信,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三天的红色旅游和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主题党日活动非常有意义,并表示要弘扬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奉献精神,继续加强党史学习,保持党员本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增添正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三保</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6日 写于炎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