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光明小学的龙头学科,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也一直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一)语文教研组长周立菊老师布置2021年春季学期活动安排</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老师们在一起讨论交流教学策略、教学心得。</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二)向春蓉老师汇报苏州培训学习心得感受。</u></i></b></p> <p class="ql-block">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进入国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的有苏州古城历史街区和江南水乡古镇.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老师们认真聆听,记录点滴!</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三)叶志英老师《写景课文》课堂教学方法培训</u></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写景类文章教学方法(参考)</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方法一:布置预习,促求新知</span></p><p class="ql-block"> 教学写景类课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首先是布置预习,让学生带着知识基础走进课堂。在进行写景类文章教学前,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观察、搜集有关文本内容的图片、文字和影像等资料,以促进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激发阅读期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方法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 教学写景类课文,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课文所描写景物的整体形象,因而就无从把握景物所体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写景文章时,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方法三:读中想象,情感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对写景课文实施的第三个有效策略是边读边想象,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述进行情感体验。由于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对写景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学生边读边想象秋天那美丽的画面,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在想象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秋天的画卷里,融情于景,体验到秋天的景色特点。读中想象是教学写景类课文的有效教学方法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方法四:词句积累,丰富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 写景文章大多文字优美,词汇丰富,用语精当,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适当进行词句的理解和扩展训练,以丰富学生语言,丰厚学生文化底蕴,这是有效教学方法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方法五:理清层次,学习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写景类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教学这类课文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积累好词佳句,还应该进行学法指导,渗透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在进行美文美读的同时,获得写作方法的综合训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四)田佩君老师执教四年级《海上日出》</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孩子们听课认真,兴趣浓郁!</u></i></b></p> <p class="ql-block"> 《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五)田佩君老师《海上日出》说课</u></i></b></p> <p class="ql-block">《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说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 海上日出”是选自部编版第五单元中第一课,这个单元以“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为主题单元。海上日出是从自然角度选编课文的,让学生积累本课的词汇,佳句来感受阳光,描绘阳光,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教学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p><p class="ql-block">2,理解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像描述出来。</p><p class="ql-block">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点。</p><p class="ql-block">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3、教学重点</span></p><p class="ql-block">1,第二,三部分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晴天看到海上日出和有云看到的海上日出。</p><p class="ql-block">2,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难点,通过阳光照亮一切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说教法学法</span></p><p class="ql-block">情感教学法</p><p class="ql-block">“日出”是生活中熟悉的景象,学生并不陌生。但亲眼看过日出全景象的人不多,出示多媒体然学生观察不同的天气日出的情景,储备知识经验。</p><p class="ql-block">小组活动法</p><p class="ql-block">1、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p><p class="ql-block">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3、说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启发谈话:</p><p class="ql-block">本文选自著名作家巴金“海上杂志”。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印象的具体记载,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大家读读课文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初步感受课文,用()勾出描写日出是最美的词语,用【 】勾出写日出最美的句子。</p><p class="ql-block">精读课文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教学第一段</p><p class="ql-block">1、让学生默读,思考:这一部分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看日出的时间(天还没亮) 地点(船上)。</p><p class="ql-block">2、齐读“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这句话,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作者非常喜欢看日出)</p><p class="ql-block">(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来立即在晴朗的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p><p class="ql-block">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太阳在没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请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比如“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到“出现了一道红霞”。</p><p class="ql-block">2、勾画数度变化的词语(转眼间)。</p><p class="ql-block">3、看到这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做的?学生回答(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p><p class="ql-block">4、这么美的的景象用一个四个字的成语描绘出来(霞光万丈)。</p><p class="ql-block">(3)学习第三自然段</p><p class="ql-block">1、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三段是怎么具体描绘太阳升起的过程?</p><p class="ql-block">2、找出重点词:“果然是负着重荷似的”,“慢慢的”,“一步一步”,“冲破”,“跳出”等词具体而又形象的描绘了日出的过程。</p><p class="ql-block">3、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p><p class="ql-block">4、文章用那些语句分别写太阳跳出海面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然学生用笔勾画出来。如:“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半边脸”“圆东西”以及最后一句写出了太阳上升是颜色由浅变深,光亮由无到有的过程 。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的无限喜爱。</p><p class="ql-block">5、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太阳上升的过程,还写了太阳跳出海面的颜色。</p><p class="ql-block">6、带着这一情感,齐读第一自然段。</p><p class="ql-block">(4)合作学习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1、学生默读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2、讨论学习第三部分,分四人一组,学习方法同第二自然段,告诉学生讨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a、抓住两个“有时”各指的是什么时候的的日出景象。有时太阳走进云堆中(水天相接), 有时天边有黑云(冲出重围)。</p><p class="ql-block">b、你认为这两自然段有哪些词语(如:透过,镶,冲出,染成,这些词语写出了太阳光是不可阻挡的 ,句子“一道发光的金边”,“甚至把黑云染成了黑色或红色”,“这发光的不仅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光亮了“这些句子往往抓住事物颜色的变化,展示了太阳冲出重围,染亮了周围一切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3、学生汇报结果</p><p class="ql-block">第一组同学找到的词语有(透过,镶),句子是(“甚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好在哪里?第二组同学找到的有(冲出),句子是(“一道发光的金边”)。好在哪里?</p><p class="ql-block">4、教师点评:</p><p class="ql-block">你们通过小组学习,找到好词佳句,又说出好在哪里,真不错!</p><p class="ql-block">5、带着感情齐读这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句,总结,感情升华。</p><p class="ql-block">1、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么?这的确表现的是一个伟大的奇观!(这既是对其妙的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是对光明力量的惊叹,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感情)</p><p class="ql-block">2、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拓展练习</span></p><p class="ql-block">1、假如你也在看日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2、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文中,就要让他们在阅读时把自己当成是作者,那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六)向艳萍老师对田佩君老师执教的《海上日出》进行评课!</u></i></b></p> <p class="ql-block">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描写了伟大的奇景,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观。整堂课气氛和谐美好,思路清晰,教师把学生逐渐的带入到整篇课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想象能力,使同学们通过朗读去想象优美的风景和伟大的奇观,让同学们在读中生景,景中生情。听了田老师的课,给我几点最大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一、 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课文主题</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在开始就先让同学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同学们找出作者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然后,在第二、三自然段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里面写了什么?然后田老师在概括同学们所说的,用清晰的口吻说出了日出的升起过程“开始是小半边脸,然后又是……”在第四、五自然段又介绍了海上日出在有薄云的时候是怎样的,有黑云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在第六自然段则总结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突出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二、 课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较好语感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如田老师在上海上日出升起的过程这两段时,她就说出在生活中你们看见的日出的过程或者是你想象中的日出升起的过程,然后在讲课文中的日出升起过程,并让学生在学过之后闭上眼睛听老师度然后想象太阳升起的过程,然后在让学生自己边读边想象。而在第四、五自然段也亦是一样,让同学回忆脑海中的日出在有薄云或黑云状态下的样子。然后老师读,同学们想象其样子……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感,更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事倍功半啊!</p><p class="ql-block">三、 新颖的板书设计</p><p class="ql-block"> 我想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如果板书新颖,可谓也算是这堂课的一个闪光点。田老师利用了开花式的板书,将课文的板书画成一朵花,花心写上了“海上日出”几个字,而四个花瓣则分别写上了日出升起的时间、地点和次数:日出的升起过程;日出在有云的情况下的样子;总结海上日出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并用顺时针连接。现在大多老师一般都是用一些比较普通的板书形式:如大括号之类的。这样可能既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又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采用比较新颖的板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很清楚明了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这堂课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思路清晰,板书形式新颖,充分的体现了心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如果田老师再在其中多一点师生互动环节,那么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老师们仔细聆听,认真记下点点滴滴!</u></i></b></p> <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p><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育水平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单靠时间加汗水,要靠智慧,靠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多年来,我们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主讲示范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创新了教研活动模式,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主导,全面带动教学研讨活动。形成了“专题培训---主讲研讨课---主题评课----撰写教研通讯、教学案例”常规教研模式,确保了教研活动的实效,避免了教研活动盲目,流于形式的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