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 藏地纪行之五

心灯

5月29号,出行第九天。早早起来,稍稍深入到左贡县城溜达,遇见流动的三轮车早餐摊位,买了份早餐就在宾馆不太大的大堂吃了起来。7:30离开左贡县城,在晴朗的晨光中前行,到邦达镇约105公里的路程,一直是缓慢上行。本来计划是赶到邦达镇住宿的,因为在芒康等鹏鹤的核酸检测报告,就住在了左贡县城。到邦达镇后,不禁感叹,亏了住在左贡。邦达虽在318国道与214国道的三岔路口,东连左贡、芒康,西达波密、林芝,北接藏北重镇昌都市,常被自驾者推荐为住宿地。但实际上邦达不但海拔达4080,比海拔3750的左贡高许多,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左贡县城。出门在外看什么景,住什么地方,都全靠缘分! 邦达镇周边的草原比较壮观,过了邦达,318国道即开始爬山,先在能够俯瞰邦达镇与邦达草原的一个停车点做短暂停留、拍照,随后开始爬著名的业拉山。<br> 业拉山也叫怒江山,垭口莲花广场海拔标注4658米。318线上著名的天路72拐就在山垭通往怒江峡谷的路段上。从垭口下行约7公里就是天路72拐观景台。靠山的停车场已经停了许多车辆。从观景台往下看,无数“之”字形的拐弯路,蔚为壮观。大家都尽量寻找各种角度拍照,试图尽量拍摄更多的“拐”。但受视角所限,谁也不能尽揽72拐风采。在观景台看到的最明显的“拐”,因角度不同大致有9-12个,这时,你也许会怀疑所谓的天路72拐是否真的有72个,但一路下行,直至怒江岸边,你绝对相信根本不止72拐。正是基于此,天路72拐也被称作“业拉山99道拐”。 这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缓慢下降的峡谷。虽不见重叠在一面山坡上的拐弯,但顺谷底而出,却布满了逐级向下延伸、一组一组的拐弯。业拉山(怒江山)是318线上横断山脉的最后、也是最大的天险。这里地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极易发生。从山的垭口到怒江河谷,几十公里的陡峭路程,高差达到2000米,是318线上相对高度最高的山。山顶一片干枯肃杀,沟底则是绿树成荫,油菜花盛开。我暗自庆幸:幸好我们不是上行。 终于下行到怒江边上,远远看见一座供小型车辆通过的铁桥。继续沿怒江右岸走不多远,就是怒江大桥。怒江大桥上、下游的这段道路,也曾经因水急、路窄与塌方、滑坡而险象环生。但这个季节的怒江沿岸,却让人走得很放心。怒江,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安多、那曲一带,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随后经察隅县的察瓦龙镇流入云南;在云南开始,从正北向正南,流经丙中洛、贡山、泸水,最后在德宏、保山以南流入缅甸,在缅甸,被称为萨尔温江,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怒江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其中中国部分2013公里。 所谓的怒江大桥,其实仅有165米,还包括引桥,真正跨江部分不足百米。大桥旁边保留着一座老桥,老桥对岸就是一座矗立的独峰,独峰被桥头的隧道贯通,估计当年建桥时利用此石峰的目的,也就是看中了它自江面耸立而起的坚实基础。从新桥过江后,公路在石峰后绕过。继续沿怒江左岸前行不足两公里,公路便与怒江分开,径直向西,通往八宿县。<br> 中午1:50许,到达八宿县城。“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县城海拔3260米,是318线山一个小县,似乎仅有一条过境的主街道。路边一家川菜馆,正好在后院可以停车。大家便下车休息,点菜吃中午饭。大约一个小时候后,继续上路,赶往向往已久的然乌湖。一路向南行进,总能看到前方有雪山。 在中国大唐一个叫汪排水电站的水库旁,遭遇堵车,也弄不清是检查站检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堵车的道路绵延数公里,大家只好下车活动,休息,拍照。<br> 终于看到前车移动了,前行一阵后,才弄清楚是武警在修路(西藏的公路似乎多为武警养护),路边有许多机械设备。所谓修路,其实也就是修补路上的坑坑洼洼。走出修路路段后发现,对面来车也堵了不少。所幸我们先放行,等的时间还算不是太久,从到达等候到通过堵车段,先后用时40分钟。当晚在然乌湖碰到的自驾车,就没那么幸运,车主自己说,被堵了3个小时。 本以为沿着沿公路的小河一直走,就可以到达然乌湖,甚至猜测这条河的源头就是然乌湖。直到走到尽头,到达平缓的安久拉垭口,才得知,然乌湖还在垭口那一边。过了安久拉山,开始下行,逐渐走入森林茂密的峡谷。视野所及的前方雪山更近了、也更陡峭了;峡谷也越走越狭窄。快到然乌湖时,公路竟然在峡谷里找不到一条容身的路基,不得不以明洞的方式突围出去。出了峡谷,即可看见部分然乌湖。 然乌湖,藏语称然乌错(错是藏语湖的发音),地处八宿县然乌镇,距离八宿县城约90公路。200多年前,在如今的然乌湖下游地区发生山体大崩塌,巨大的垮山堆石堵塞帕隆藏布江,形成巨大的高原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我也是5年前从走西藏的熟人所拍照片知道有个然乌湖,随后翻看资料及网络照片,牢牢记住了川藏线上的这个美丽湖泊。 然乌湖景区分上、中、下游三段三个景区,由三个梯级相连的湖泊组成,它们分别是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三个湖泊虽一脉相承但又各有千秋。然乌湖地区是经过不同时期冰川作用形成的一个巨大冰川谷地,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多米,长约26公里,宽1至5公里。然乌湖周边有许多冰川、雪山。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经常保有丰富的水源。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 我们按导航,先到南边的湖岸,一直到导航结束,也没发现有较大的可停车的地方,一路向南,似乎也不见头。离然乌湖约30公里处是来古冰川,这是然乌湖重要的水源之一。脚下南去的公路,就是从云南进入西藏的另一条公里——219国道,即自驾爱好者熟悉的丙察线(丙中洛到察隅县的察瓦龙)。听摩托车骑行者介绍:一路砂石路,坑洼崎岖,非常难走。我们调头往北,勉强找了个地方停车观景。湖对岸平坦的草地上,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虽然天阴,但仍不掩它的纯净、静美。只可惜,阴天里的湖水,一片灰白,全然没了她应有的美丽。<br> 拍照后继续折返,到导航上没有的一个观景台。这里有栈道,临湖处还有一个小山包,可以登临观湖。山包上有个不知是正在建还是正在拆除的观景台,队友们顶着强风,来了一波满怀热情的摆拍。 天气依然阴沉,大家只好返回然乌镇找地方住宿、吃晚饭。<br> 然乌镇正好处在然乌湖拐弯的一块宽阔平地上,镇子外围,绿草如茵,一派田园风光。进到然乌镇,在诸多宾馆中以100元的价格选中了佳合酒店。略事休整后,外出吃饭。餐馆的肉菜多为48元,但一个干锅土豆居然高达98元,可见,然乌镇的土豆来之不易。正吃饭间,发现天气逐渐放晴,有蓝天露出来。我们迅速吃完饭,在群内给大家通知:马上乘车,重返然乌湖观景点。<br> 从酒店出发时,队友们一个不落地上了车,马师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观景点。大家总算领略到了一点残阳映照下的雪山、湖泊余韵,也算弥补了一些下午天阴的遗憾。再返回酒店时,已是黄昏时分,华灯初上的然乌镇,有大批被修路滞留的车辆涌入。这一天,加两次到然乌湖观景台,全天共行车约300公里。 30号,出行第十天。我独自去航拍早晨的然乌镇。随后,大家按约定时间,冒着细雨,沿然乌湖向西出发。车行约5公里,到了然乌湖边的国际自驾与房车露营营地。这是个观赏然乌湖的绝佳去处,营地各类建筑与服务设施颇具国际风范。虽然时有毛毛细雨来袭,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站在有着玻璃护栏的观景平台上,往东是一望无际的湖面,往南是山色空濛、云雾氤氲的绿色屏障。利用细雨的间隙,我抓紧启动无人机,进行了短暂拍摄。游玩约一个小时后,离开自驾营地。 继续西行至湖的尽头,这里是湖水流入帕隆藏布江的起点,正好有个不太大的观景台。<br> 早晨九点多光线,从这里看然乌湖,虽然天空依然充满雨意,但透亮的空气,让然乌湖泛出灰绿而略带乳白的色泽。我随便用手机抓怕了几张照片后,就抓紧时间启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从这里的高空看然乌湖,虽然只是一个边缘地带,但也算是看到此行中然乌湖最漂亮的一面。两天时间里,多次从几个点接触这个久负盛名的湖泊,这是最令人满意的一次。 沿帕隆藏布江河谷继续前行,上午10时许,到达米堆冰川游客中心。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离318国道8公里,最近的村庄离此地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据说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米堆冰川是米堆河的主要水源,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有南而北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因靠近318川藏公路,进入方便,吸引了过往的许多游客。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冰川下端是针阔叶混交林地,皑皑白雪终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有些树木,十分古老。更外围是一个接一个的藏族村寨。 米堆冰川游客中心就在318国道上,景区门票50元,区间电瓶车36元,60岁以上老年优惠后共61元。区间车到达后,可以骑马到观景台,也可以沿栈道徒步到达。由于海拔较高,约两公里的徒步栈道走起来略显费劲,尤其是最后爬高的台阶,好在一路的景色给人增添了力量,一行队友包括马师傅都走到了观景台。冰川之下是一个冰湖,湖面还浮着白色的冰块。从欣赏冰川的角度看,米堆冰川的观赏价值比较一般,但从国道入口开始,沿米堆河一路的景色还是很值得一看。 中午12时许,返回游客中心,胡乱吃点路餐后,继续赶往波密,原计划是从波密进入墨脱。走前看到过新华社5月16日的一篇报道,说墨派公路全线贯通,报道还附有墨派公路沿线的照片。满怀着期望,一路沿帕隆藏布江缓慢下行,林木越来越茂密,时不时就遇见江水两岸有小型的飞瀑降落而下,沿途的每一条不知名的沟壑、支流深处,都有雪山、冰川隐约可见;有云雾、细雨一路陪伴,鼻孔、眼睛再没了前几天的干燥难受,感觉真正进入到了西藏的江南。 下午3:07时,进入波密县城。因为路上确认了进墨脱要边境通行证,而马师傅行前未接到旅行社要办边境证的通知,我们只能寄望于在波密办理边境证。好不容易找到帕隆藏布江南岸的办证处,虽然是周六,倒也有值班民警上班。但办理手续需要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居委会或乡(镇)政府部门同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然后发电子版,在波密打印后,办证部门才可以据此办理。 马师傅紧急联系老家的两个部门,但因为是周六,需要找许多人,才能盖上公章。大家一直等着,我也联系了墨脱的住宿,希望办妥后前往。但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等到马师傅老家能够盖公章的信息。由于墨脱是双日进,单日出,即使住下,第二天是31号,第三天是6月1号,也无法进墨脱,除非等到6月2号。大家觉得耽误不起,恐怕只好放弃。期间,曾多方落实墨派公路的通行情况,试图下一步从派镇进入,但都说没有通车;也想到包租当地人的小车进入,最后却没下决心去找车。 下午5:20,看到墨脱方向雨意甚浓,只有下决心离开波密,改走鲁朗小镇。从波密到鲁朗,全程157公里。继续前行至帕隆藏布江与易贡藏布江的汇合处,过通麦隧道,这里海拔仅2070米,是排除海拔1200米的墨脱后,此行中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318线上曾经的卡脖子危险路段。随后318国道离开帕隆藏布江主河道沿线,在不知名的小河峡谷、密林间开始上行。傍晚8:30许,走完出乎意外的约290公里行程,到达海拔3310米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br> 鲁朗核心区的大酒店大都在300-500之间,问了几家中等规模的,大多房间不够。天色已黑,继续往核心区以南找了几家民宿,最终以130元的价格入住聚福来酒店,晚餐就在该酒店点了当地著名的石锅鸡。由于找酒店期间的犹豫,一间客房让别的游客订走,老板不得不在别处找了间客房,坦然与祁连山晚饭后去别处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