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古镇那棵泡桐

赊店人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赊店古镇那棵泡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王育潮</span></p><p class="ql-block"> 雨纷飞,在文人的笔下,西安就变成了长安,北京就变成了北平,南阳就变成了南都,社旗就变成了赊店古镇。</p><p class="ql-block"> 赊店在夏天的雨声中,我在赊店里。雨声是大自然谱出的乐曲,伴着这个曲调,我能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我在雨中赋诗作词,是否符合韵律我不知道,更像是发烧后的呓语。我想来觉得自己是个粗汉、是个莽夫,可想着赊店就忍不住动笔写下些什么,更别说我正处在这雨中的赊店。</p><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称为乡土作者,可写赊店,我总不想写“土”,在我眼里,她是姿容姣好的曼妙女子,不然怎能总让人放在心上记挂?不过我也不想写得旖旎,赊店的格局不止于此,她是美和英气的完美结合,上天怕是本就把她塑造成一个外柔内刚意志坚定的美丽女子,她在此一卧便是千年。</p> <p class="ql-block">  她定是极有灵气的,不然怎会生出社旗大文化研究院内那颗古老坚定的泡桐?</p><p class="ql-block"> 夏天。人离得还远,便就能看到一大片紫色,将视线内的景色都点缀得梦幻了起来。“根在清源,天开紫英。”这是晏殊的《梧桐》,但是看到“紫英”就知道,这应当是泡桐。</p> <p class="ql-block">  社旗大文化研究院院子内的泡桐倒是真真应了这句诗,它像赊店的一个缩影,粗壮的树干是年岁浇灌打磨过后的从容与坚毅,而到了开花的时节,它繁茂的一大簇一大簇的紫色花朵又是如此娇柔灿烂。</p><p class="ql-block"> 它是没有年龄的,它拥有母亲的坚韧和少女的甜美。晚风尚存温意,风像薄纱一样轻轻擦过皮肤,给人心头留下回味,又看那风钻进紫色花朵里,风轻轻吹,紫色轻轻动,直觉得黛烟氤氲,整个人飘飘然地陷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李商隐写给自己姨侄少年天才韩偓——韩冬郎的诗。李商隐将冬郎和其父亲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凤凰栖居的地方,其上多梧桐,但其实应是泡桐,桐花盛开,凤凰相偕,按照诗的说法是雏凤的声音更加清脆动听,更胜于老凤。</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年岁里,我也慢慢变成了“老凤”,看着青秀辈出。而在这棵泡桐下,我又是极年轻的,它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见证了一代一代雏凤的扶摇直上,也陪伴着一辈一辈老凤的志在千里。</p> <p class="ql-block">  时间在这片紫色下变老,年华逝去,赊店的轨迹刻在泡桐的纹路之中,那些恣肆纵情的故事在泡桐的见证下流传,一代一代的赊店人在这片紫色旁成长,“世人爱繁花,而我爱桐木。”这棵带着雅韵的百年泡桐曾在风雨中倒下,又在风雨中奇迹般重新支撑起来,我想一定是这泡桐舍不得这片守护了几百年的土地;舍不得这片土地上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泡桐的果实是蒴果,果实成熟之后会裂开,每个蒴果会三处薄片状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借风传播,而我们这些成长在树下的孩子,正像这蒴果一样,走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追逐,好在心尖上总是有一方避世之所,这是家乡。这是开着紫花的泡桐下,那如锦幛的繁花,是无关风月的贪恋,是唤起疲累枯朽的心的朱砂。念念桐华,事事情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育潮,《南都晨报》生活版主编、《躬耕》杂志广告发行负责人、河南草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作品散见于《青海湖》《神州》《大观.东京文学》《奔流》《牡丹》《躬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天中晚报》《南都晨报》等报刊杂志,出版有散文集《听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