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章节回读(七)

良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 &nbsp;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 &nbsp;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 &nbsp;&nbsp;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 &nbsp;这篇叙事对话现收录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梁惠王就是战国时期留名史册的魏惠王,好大喜功,善塑形象工程的杰出代表。慕虚声而损实利,逼得本国张仪、公孙衍、卫鞅三位旷世奇才先后出走,奔向秦国;与各诸侯国关系弄得也是僵破阵裂,自诩伟大的魏国从此没落,是一位典型的败家子。割地赔城,最终为躲避秦之威胁,将都城从安邑迁往大梁,抱残守缺。称其为梁惠王,也是反讽他是一名误国无国之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起篇,梁惠王开始自夸:“对于国家,我算是用尽心力了!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住民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种转移到河内种植;河东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这样做。周边邻国处理政事都不如我这样用心,可邻国的百姓没见减少,而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王好战,请以战喻。”先提领一句设喻,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示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赈灾救民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事务,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出现灾害后,会无动于衷;杜减灾害的发生,防治才是生民的关键,也暗示梁惠王搞形象工程并不能使民加多,要想使民加多,必须施行仁政、关注民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孟子阐述自己的仁政措施时,分了三个层面来表达关注民生的重要。第一是顺天时地情民意!王权要注意引导民众农耕劳作的正确方式,因地制宜,合理地发展生产力,不要强加干涉,不搞一刀切的形象工程,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忧虑和不满。这是王道兴起的开端。第二是养民办学识礼!种桑养畜织丝,让百姓多元化地发展自给自足田园经济;兴办教学育人,让百姓懂得礼数,明白孝道,长幼尊卑和谐相处,有饭吃,有衣穿,有肉吃……不再挨饿受冻!做到了这些养民措施,还不能一统天下的王从未有过。第三是王权对民意的态度!王权对出现的糟蹋粮食和浮夸现象不制止,不反省,不作为,反而口口声声强调已经于国尽心尽力了,将责任推卸为年景不好,这就如同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年岁饥荒,而是虐政怠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语中的。不归罪于客观年岁,要反省自己对待民生的关注措施,赈灾不如减灾,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自然蜂拥投奔而来。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自矜之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民殷而国富,这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理想社会。孟子的“民在前,国在后”和梁惠王的“国在前,民在后”两个极具冲突点的主张,在这篇论辩中极具特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以说是启蒙后人书写议论文的典范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

梁惠王

孟子

邻国

百姓

不可

五十步笑百步

胜食

民不加

河内

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