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生《乔木.中国版父与子》(漫画每天增加,敬请关注)

周阳生(爱莲后生)

<p>《乔木.中国版的父与子》</p><p>文/周阳生&nbsp;&nbsp;画/乔木</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来漫画家、一叶禅师乔木创作了多幅《父与子》的漫画。世界上首创《VaterundSohn》(父与子)漫画的是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o..&nbsp;Plauen)创作的漫画作品,于1934年12月13日至1937年首次刊载于《柏林画报》。该作品发表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p><p>&nbsp;&nbsp;&nbsp;&nbsp;《父与子》连环漫画已于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目录(2020年版)》。</p><p>&nbsp;&nbsp;&nbsp;该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埃·奥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亲情,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其漫画无不洋溢着奥卜劳恩对克里斯蒂安的疼爱与呵护,是奥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p><p>&nbsp;&nbsp;&nbsp;《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p><p>&nbsp;&nbsp;&nbsp;埃.奥卜劳恩在创作时,先打草稿,然后加粗线条、定型、染色。很少加文字,多为肢体语言。</p><p>&nbsp;&nbsp;&nbsp;&nbsp;中国近代画家丰子恺说:"这种画法值得中国人采用,这是不用文字而单靠图画来描写事件,表现意义的一种艺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完全了解,完全欣赏。图画的宣传比文字的宣传更为有效,而无字图画的宣传尤为有效。"</p><p>&nbsp;&nbsp;&nbsp;中国漫画家乔木在创作《父与子》时,将禅画与漫画相结合,创作了一系例的中国版《父与子》。乔木创作的父与子,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多为夸张手法。如父在高山上垂钓,儿在山下取鱼,凸显了父子的幽默风趣。如父亲手拿茶壶倒水,儿子张口饮水,和儿子拿壶倒水,灌得父亲肚子滚圆,既源于生活,又略带夸张。还有父子玩壶,如杂耍一样,父子头顶头,儿子四脚朝天地玩壶,将壶世家的特色渲染得唯妙唯肖。其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用强烈的高矮胖瘦,比喻了育儿的艰辛与快乐......。</p><p>&nbsp;&nbsp;&nbsp;乔木的漫画,均以长线条勾画,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其简洁的极致,似乎多添一笔即为累赘。正如罗马艺术家昆提连在《精言录》中所说:"艺术到了极致就隐藏了艺术。″</p><p>&nbsp;&nbsp;&nbsp;乔木先生漫画父与子,与埃.</p><p>奥卜劳恩不一样,父亲均为无相之人,佛云:无相乃众生之相,喻天下之父亲。儿子均如善财童子,白白胖胖,笑容无瑕,令人可爱,充满着父爱下的幸福感。</p><p>&nbsp;&nbsp;&nbsp;乔木先生的意象漫画是有思想的,正如美国哲学家戈登.伍德所说:"艺术本身就是意象,一个艺术工作者不只是素描、绘画或雕刻而已,他一定要有思想。″乔木的漫画思想就是让读者感受到表象内的真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p><p>&nbsp;&nbsp;&nbsp;&nbsp;乔木先生漫画众多,光反映抗疫题材的漫画就有200多幅。平时,偶有灵感,即挥笔漫画,正如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所说,乔木漫画"用的是脑筋,而不是双手。″又如西班牙毕加索所言:"我不懂什么是抽象派,什么是立体派,我只知道创造、创造、再创造。"乔木先生就是在他自创的无相禅意画基础上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创造、创造、再创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结篇之余,吾填词《清平乐.父与子》以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素笺小字,</p><p>画尽平生意。</p><p>父亲在山垂钓水,</p><p>儿子山边情寄。</p><p><br></p><p>清夜独倚西楼,</p><p>毫笔恰似银钩。</p><p>人面不知何处?</p><p>神采依旧风流。</p><p><br></p><p>注:本词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p> <p>一叶禅师乔木漫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