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唯美的叹息一一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万顷晴沙

<p><br></p><p> 历史总是深沉厚重的,它与唯美似乎搭不上边。</p><p><br></p><p> 然而当我仔细一遍遍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我仿佛嗅到了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p><p><br></p><p> 越过秀丽的江南、边塞的大漠,在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抚触一道道余温未尽的断垣残壁。</p><p><br></p><p> 在震撼、唯美夹杂着丝丝忧郁中,我听到了一声声发自灵魂深处的叩问以及,沉重的叹息!</p><p><br></p><p><br></p> <p><br></p><p> 在都江堰,作者先邂逅了与别处不一样的水。</p><p><br></p><p>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岀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拔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p><p><br></p><p> 这些水细细渗透,节节廷伸。一直延伸到了作者心里。使作者想到,这样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至今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岀川入川的千古华章。在作者心里,它筑造了另一座更伟大的万里长城。</p><p><br></p><p> 这一堪称全人类文明奇迹的工程源头,乃是公元前三世纪的一项并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这一政治计划硬是让李冰变成了一个生态计划。他要做的事,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灌既。如今,他的石像仍手握一把长锸,镇于滔滔江间,测量水位。</p><p><br></p><p> 就此,作者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p><p><br></p><p> 这声音,比都江堰那气势磅礴的水声更令人震聋发聩!</p> <p><br></p><p> 在莫高窟旁的道士塔边,作者揭示了王圆箓这个守护者与被守护者莫高窟所形成的一个巨大历史黑洞。</p><p><br></p><p> 当莫高窟大片的精美珍贵壁画被这个王姓文盲砸毁而绘上唐僧取经的故事的时候,当英国的斯坦因仅用三十英磅就从王圆箓手中买走莫高窟内收藏的千年文物: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的时候,我似乎听见长江的呜咽与黄河的咆哮。</p><p><br></p><p> 斯坦因把这些文物打成二十九个大木箱封存好装上雇来的大车,每辆车上拴三匹马才能拉。</p><p><br></p><p> 作者终于出手了。他在大漠中,脚踏黄土、头顶烈日,张开双臂拦住了斯坦因的车队。珍贵的文物守住了,可下一步怎么办呢?他想到这批文物送京的命运:没有木箱,只用席子捆扎。沿途官员缙绅随意盗取,又怕到京后点数不符,把长卷撕成几个短卷来凑数搪塞。更大的麻烦是,处处军阀混战,北京更是乱成一团,在兵丁与难民的洪流中,几辆满载古代经卷的车,怎样才能通过?既便送达京城,结局又会如何?</p><p><br></p><p> 与其这样,不如让斯坦因拉到伦敦的博物馆里去吧,至少能让它们完整地保留下去?</p><p><br></p><p> 守着一列车队左右为难,不知道路在何方。左思右想,作者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像一匹受伤的狼。</p><p><br></p><p> 其实他哭的时候,我也在他身旁。</p><p><br></p><p><br></p> <p><br></p><p> 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岀重重的叹息。”</p><p><br></p><p> 我与先生一起立于大美壮丽的河山之间,心却穿越千年亘古的历史文明。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胸中泛起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p><p><br></p><p> 恍然间觉得脚下的土地,比以往厚实了许多。</p><p><br></p><p><br></p> <p><br></p><p> </p><p> 我问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p><p><br></p><p> 先生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