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3guliv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第7讲:影调 授课王骞老师,整理寒蕊</a></p> 这一讲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有光就拍,没光就不拍。”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由明到暗的过渡有几个面。亮面,灰面,明暗交界面,暗面和反光面,这就是五面。 这张照片因为没光,所以人的脸部没有明暗的过渡。 而这张照片,因为有光,所以人脸的明暗过度就和那个球面的过渡情况一样。 没有光,就没影调。 有光,就有影调。 有光就拍。 没光,就不拍。 散漫光的效果,没有影调。 散漫光的效果,没有影调。 用射灯光营造出影调。 散漫光,没有影调。 有影调。 有影调。 有影调。 有影调。 这几个孩子站着的,脸上没光,也没有什么表情。可以表现他们的茫然,或者前途渺茫。 拿这张照片和上面一张对比一下,从构图、画面上都很相像。但是这一张人脸的过渡好多了,因为有光了,其实这个时间点并不好,这是正中午是顶光,光位差些。但是看着人脸并不难受是因为地面是很白的沙子,充当了一个很强的反光板,把光又反上去了。所以在这些小孩儿的脸上从上到下也有亮面、暗面、高光、暗影加散光,是有影调的。 我们再看看这张照片,整个的画面你会觉得色彩很舒服。为什么呢?是因为它的架构也就是它的影调控制好了。
现在不做任何变化,把它转成下面这张黑白照片,再来看看。
从这种黑白片可以看到它的黑白灰过度了。
所以说如果没有这种黑白灰的过度,作为整个画面的架构的话,你的颜色根本拉不起来。
因此有人在调片的时候就乱动,明明是这个片子他就没有黑白灰,影调没拉开。可他还拼命的去加饱和度,最后把这片子加到过饱和,它的整体感觉就不对了。
理解:影调是架构,色彩是油漆。或者说:光既是色,色既是光。无光无色,一光十色。 要想控制色就必须控制光。
光本身就是色当中的一个要素。
颜色分成三个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
ps:亮度是人眼所感觉到的,颜色明亮程度的物理量。色调是表示颜色的种类,它取决于该颜色的主波长,有红色绿色黄色等等的区别。饱和度是表示颜色浓淡程度的物理量,它是按该颜色混入白色光的比例来表示的。
咱们不管是拍黑白片还是拍彩色片,首先要控制好它的影调,控制影调的核心就是控制光。
颜色本身也有不同的明度,比如简单一个黄色,把它转成黑白就是一个灰。如果是正红或者蓝,把它转成黑白之后它就会是灰或者深灰。
所以颜色本身是具备明度的。
这是在一个灰砖灰瓦灰墙到处是灰的,蒙蒙细雨的环境里拍的一张照片。
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你又必须要拍,怎么办呢,咱们看下面这张。 这就是一片灰,但是在拍的时候人为的加进一些亮的东西,比如左边这个人的白色衣服和白色帽子,以及右边这个人的白色帽子。这就改变了整个照片的影调。
这就是通过物体本身颜色的黑白灰的关系来处理的。
虽然作了这些努力,因为环境的关系,它的黑白灰关系还是不够理想。 我们再来看这张,这是一个黑白灰关系明显拉的很开的一个环境,加之有阳光强化了这个效果。
如果上面一张也有光的话,黑白灰也会拉到这个程度,它的影调范围就会丰富得多。 雨中的一个场景也是这样,一片灰蒙蒙,根本就没法拍。幸好远处那辆大巴的大灯开着,就把场景的亮度推上去了,拉大了亮部和暗部的反差,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这就是人为的拉大黑白灰。 总结
1,要想有影调必须有黑白灰关系,必须有光。
2,没有光的时候,就找本身在色彩上有亮度差的景物。
3,如果1,2都不满足,就需要人为制造。
4,如果上面的三个都没有,那就放弃不拍,除非你想表达的是一个阴郁的气氛。 下面就是一组有光影的片子。
切记,切记:有光就拍,没光就不拍! 下面是老师用光绘摄影拍的作品。 地点:西沟长城。
技术:光绘。
参数:B门,光圈11,ISO100。
具体操作:用手电筒,需要先做一遍基础照明。 从里往外挨个儿的描这个建筑。想让哪儿亮就多描一会儿,想让哪儿暗就少描一会儿。需要注意的是,离你越远的地方,描的时间越长,离得越近就描的越少。房子最远和最近的大概会相差一半的曝光时间。因为希望门前的这条小路亮些,就重点把这条路又多描几次。
这张光绘摄影成功了。👍
ps:光绘摄影是指利用长时间曝光在曝光过程中,通过光源的变化,创造特殊影像效果的一种摄影方法。 再次强调,强调,再强调!光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拍片的时候,没有比光更有效的手段了。
photography,希腊语的原意就是用光绘画。 回到素描上来,这几个稍复杂点的画面上也标出了它们的明暗关系。 三光五面。 明暗关系。
ps: 光照下的一个物体,比如一个剥了皮的白鸡蛋它有亮面和暗面。一般情况下,亮面所反映的色彩是光源色,暗面所反映的色彩是环境色。把这个白鸡蛋放绿色的纸上,暗面就呈绿色;如果把这个白鸡蛋放在红色的纸上,暗面就呈红色。而不管把白鸡蛋放在什么颜色的纸上,它的亮面始终是白色,和光源的颜色一致。 强调再强调!!
拍片子,必须必须必须要有光影,再次强调必须要有光影。
只有一种情况不需要有光影,就是你表达的是阴郁、压抑、忧郁这类气氛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光影。
光影的目的不是说画面里有个亮就完事了,我们要的是最终让画面里能够形成影调。
曝光,影调,光影和质感,这四点都是一体的,不能把它割裂开。
想做到有质感,首先曝光要非常精准,过了不行欠了也不行;其次影调需要控制合适,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同时,还需要有三面五调的过度。如何过渡的核心就是必须有光。然后再加上光位的控制就能形成质感。 开始评片! 曝光还可以,胳膊处稍微有点过,脸旁也稍微有点儿过,过的不多。
影调稍硬,但是在允许范围之内。
这张片子最大的问题,是虽然有光但是当时的光位并不好,所以三面五调的过度没有显现出来。 曝光正,有影调,就是有点硬。因为当时是直射光不是漫射光,光位不是太好。
整个片子硬,但是在允许范围之内。
这照片如果在后期适当提亮暗影部分就会减少些硬度。 这张片子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欠曝光,导致整个片子灰蒙蒙的。这是一。
第二是黑没有黑下去,所以这张片子应该加曝光加反差即加对比度。
第三是它的光位不合适。 下面用一张片子的各种情况来说明曝光和影调不合适会出现什么样效果。 曝光正常,显影正常(反差正常),也就是曝光合适,影调合适。 曝光欠 显影正(反差正) 曝光欠 显影欠(反差欠) 曝光过 显影正(反差正) 曝光过 显影过(反差过) 曝光欠 显影过(反差过) 曝光过 显影欠(反差欠) 解释:曝光是亮度;影调是反差,也是上面说的显影。
下面通过调整影调和曝光来观察直方图的变化。 加大反差也就是扩张影调后的片子。直方图变宽。 减小反差也就是压缩影调后的片子。直方图变窄。 加大曝光后直方图右移。曝光过。 减小曝光后直方图左移。曝光欠。 曝光正常,影调太硬,从白到黑的过度灰太少。 <p class="ql-block">下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46lirv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第9讲: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讲授王骞老师,整理寒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