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资料: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林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者按:</span></p><p class="ql-block">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年间,英国商人每年向中国输入近两千吨鸦片,清政府流失白银三千万两。鸦片,使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严重威胁着大清帝国。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p><p class="ql-block"> 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处死一批烟贩;革职一批吸毒官吏;将何敬容关进监狱;并派兵围住了洋商住地,英商以绝食抗议,拒不交出已贩运到中国的鸦片。</p><p class="ql-block"> 英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到商馆,让英商交出鸦片,一方面缓和林则徐与英商的矛盾,另一方面却策划更大的阴谋。</p><p class="ql-block">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广州虎门海滩上,林则徐指挥兵勇,将鸦片倒入化烟池,两万多箱鸦片被化成黑流流进大海,海岸边人山人海在观看,无不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们的祖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1年 · 红船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p><p class="ql-block">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p><p class="ql-block"> 党纲明确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党的首要政策。党纲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红船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收起义: </span></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日战争: </span></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p><p class="ql-block">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20px;">延安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p> <p class="ql-block">内战原因: </p><p class="ql-block"> 内战,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其爆发的原因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因素。以下是对内战爆发原因的综合分析:</p><p class="ql-block"> 政治因素是内战爆发的核心原因之一。通常,政治体制的不稳定、政治权力的争夺、民族或宗教矛盾的激化等都可能成为内战的导火索。例如,在某些国家,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进而引发内战。此外,政治腐败、民主制度缺失或选举争议也可能成为内战爆发的诱因。</p><p class="ql-block"> 经济因素同样对内战爆发具有重要影响。经济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 、资源争夺等问题可能加剧社会矛盾,从而引发内战。特别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对资源的控制往往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此外,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等问题也可能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升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和内战。 </p><p class="ql-block"> 军事因素在内战爆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军事力量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强势方采取暴力手段来维护或扩大其利益,从而引发内战。另一方面,军事政变或武装叛乱等事件也可能成为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此外,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策略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内战的进程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 1927年马日事变和四一二政变之后。大量共产党人被拘捕或屠杀,共产党人的活动也转为地下。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国民革命军武装反抗。1927年,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国民党称之为“南昌暴动”),为了对抗中国国民党政权的镇压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来武装夺取政权。后来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政府先后调集兵力,对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迫使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瑞金转移至陕西延安。</p><p class="ql-block">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的七七事变更是加剧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决定停止内战,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国共合作期间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仍摩擦不断。</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之间矛盾升温,国民党一边假意和谈一边积极抢占地盘,准备发动战争。</p><p class="ql-block"> 十年内战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中国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匪”。共产党认为进行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将没收的地主资产分发给农村的贫雇农,从而改变农村贫富极度悬殊的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静观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先后动用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的根据地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步步为营及共产党领导人战略错误,迫使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至陕西延安,损失惨重。</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称这段时期为“动员戡乱”。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共产党方面统计共计歼灭国民党军约807万,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政权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逃往台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