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活动地点:户外滚筒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大一班全体幼儿</p><p class="ql-block">观察方法:流动观察</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 2021.4.19 — 2021.6.11</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崔静静</p> <p class="ql-block"> 一、我和滚筒初体验</p> <h3> 最近“滚筒区”成为了户外活动场地的新宠,大一班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来这个区域选择自己心仪的滚筒,生怕来晚一步会被别人抢先,那是不是从一开始它就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h3> <h3> 在一开始,孩子们玩滚筒的方法比较单一,要不是滚,要不是钻,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了兴致。。。<br></h3> <h3> 4月19日这天户外活动,有的小朋友开始挑战新的玩法。看,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我们班的陈柯达和赵依凡小朋友,他准备站到滚筒上面去,可是第一次体验,很有难度哦,他们在尝试着先跪着再慢慢站起来.….<br></h3> <h3> 滚筒游戏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初接触滚筒的第一天孩子们通过第一次尝试站在上面,直接感知滚筒,体验到滚筒带来的乐趣,同时促进了幼儿身心、能力的发展。<br></h3> <h3> 第一次游戏结束后,在收纳时向老师问询道:滚筒可不可以不要这样摆放,太难收了。回到教室后,遵循孩子的意见,我与孩子们进行了讨论;讨论后,我们将滚筒区进行了调整,与轮胎位置互换,把轮胎放在里面。<br></h3> <h3> 教师有话说:第一阶段孩子们初接触滚筒,在滚筒区进行了推、爬,站等简单的体验活动。在孩子们结束户外活动后,没有进行游戏分享与表征,缺少了这个环节,教师仅仅看到的是孩子游戏时的表现,忽略了孩子游戏时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以及游戏后的梳理与反思。</h3> <p class="ql-block"> 二、滚筒初体验</p> <p class="ql-block"> 4月20日,第二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个别幼儿已经在尝试站滚筒走几步,借助这一发现,我们与幼儿进行分享讨论。</p> <p class="ql-block"> 你是怎么玩滚筒的?(推、钻、爬等) </p><p class="ql-block"> 观察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卢俊翰、陈萱、陈嘉辉小朋友推滚筒、王曼嘉站在滚筒上)</p><p class="ql-block"> 你想尝试吗?你想用什么方法尝试?</p> <h3> 陈柯达:我需要两个小朋友帮我扶着滚筒,然后我坐上去,再站起来。</h3> <h3> 陈邵勋:我们想用轮胎来固定住。<br></h3> <h3> 4月21号孩子们根据自己做的计划再次尝试!</h3> <h3> 教师的发现:在探索怎样站上滚筒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由选取自己所需滚筒,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通过极丰富的想象力,顽强的意志力,用实际行动尝试站上了滚筒。当然,我们踏上滚筒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站上滚筒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问题。</h3> <p class="ql-block">分享环节: </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你遇见了什么问题?(滚筒是会滚动的、滚筒太滑了、我站不上去,它总是动等)</p> <h3> 针对孩子们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问题:滚筒总是动、太滑了站不住怎么办? 方法1: 让小朋友帮忙扶着滚筒两边或者钻进滚筒帮我固定住。</h3> <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教师坚持每日进行游戏分享,与幼儿共同讨论、交流游戏时遇到的问题,但是在集体分享环节时常忘记收集素材,导致这一环节的分享材料,包括分享交流时幼儿的感受、分享的照片缺少,没有及时整理,直到梳理时才发现这一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三、再探滚筒</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我们发现陈柯达和赵依凡已经可以站上滚筒,并且敢于尝试在滚筒上面行走了。 </p> <p class="ql-block"> 借助陈柯达和赵依凡探索行走的视频,我们与幼儿展开讨论。</p> <p class="ql-block"> 陈嘉辉说:“他们可以尝试行走了,可是我已经站上滚筒了,为什么走不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与幼儿进行了分享交流。 </p><p class="ql-block"> 问题1:我已经站上滚筒了,为什么走不动?</p> <p class="ql-block">方法1:</p><p class="ql-block"> 请小朋友帮我推一下滚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方法2: </p><p class="ql-block"> 请小朋友扶着我上去后他们松手,或者在前面拉着我的手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方法3:</p><p class="ql-block"> 和小朋友一起站上滚筒手拉手一起走。</p> <p class="ql-block"> 教师放手,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探索练习。</p> <p class="ql-block"> 你看,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陈嘉辉小朋友稳步前行啦!</p> <p class="ql-block"> 不止如此,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全班幼儿都喜欢上了滚筒,看看我们的队伍有多壮观吧!</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发现: </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一定是学习。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滚筒的多次互动,自发地产生地有意义的学习是真的有价值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四、玩转滚筒达人秀</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在滚筒上可以逐步前行时,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始自主选择加入新材料,随意进行组合搭配。</p><p class="ql-block">1. 传抛球 </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陈柯达和赵依凡借助篮球,在滚筒上探索出新玩法。两位小朋友面对面各站在自己的滚筒上,陈柯达手持一个篮球,将篮球抛给对面的赵依凡,赵依凡再将篮球抛给陈柯达,两人来回抛动,两人抛球的同时,脚下的滚筒也一直在运行。</p> <p class="ql-block">2. 滚筒上多人玩传球 </p><p class="ql-block"> 5月21日,孩子开始尝试站在滚筒上多人一起玩滚筒,,一开始,不是很顺利,孩子们自己探索,合作。一直调整自己的位置调整,总结经验,多次练习后,顺利在滚筒上多人传球。</p> <p class="ql-block"> 五、 分享经验欢乐多 </p><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今天的户外活动,孩子跑到我跟前说:“崔老师,我们马上毕业了,上了小学后就不能玩滚筒了!我们想帮助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玩滚筒,我笑着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下面温馨的一幕……</p> <h3> 我们一起期待中班和小班弟弟妹妹们的精彩表现吧!</h3> <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 </p><p class="ql-block"> 滚筒游戏是一个感统训练的游戏活动,在滚筒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滚筒区材料,自主进行游戏。它既锻炼孩子的全身协调性,也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挑战能力、意志力和合作游戏能力。孩子们创意无限的游戏中,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玩出了高水平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滚筒游戏开展这些日子以来,也存在着些许遗憾,当我们把游戏的权力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探索时,并不是放任不管孩子,给予孩子提供的支持大多数时候都指向于材料方面,缺少其他层面的支持;当幼儿陷入瓶颈期时,我的分享环节也显得无从下手,有时候自己并不能清晰地意识到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孩子在发展,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另外,在孩子每次游戏或者每个阶段游戏后没有坚持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梳理,这是我接下来需要重点学习与改进的。</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的滚筒区观察,我发现:孩子们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和我们头脑中相比,他们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加机智。当我们学会放手,孩子们才会真的发动自己去投身到游戏中,进而获得更多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