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嵩明:发现一座中央红军长征过云南碑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块记录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主力部队过云南攻打嵩明县城遗址纪念碑,在云南民族画院嵩明分院石刻园内(嵩明县法界寺旁)展示引起观众关注。它记录了红军长征英勇的革命斗争,书写了红军光辉的革命历史。</p><p class="ql-block"><b>一座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过云南攻打嵩明县城战斗遗址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这是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部队长征过云南红色革命战斗故事有关的一款碑。二OO九年春,云南民族画院嵩明分院成立之际,在调查收集散落在各地文物石刻旧碑时,云南民族画院老院长卢登谷,在嵩明县城发现此碑并收集到画院石刻园收藏保护起来。经年累月,石碑树立于院内荒园,碑体“红军攻城战”几个字之后及下端基座被泥土埋没,使其地上碑文残缺不全,整款碑文全义不明。秋去春来,春暖花开,碑文未解之迷引好奇,无数文人客友建议挖掘被埋没碑体部分,尽快一定弄清楚要义。日前,卢阳院长用板锄清理挖掘被埋没碑体下端部分泥土,终于看清楚碑体全文。原来碑文下端被遮挡部分还有三个字没有显示出来,被埋地下三个字,分别是“斗遗址”,以及碑体左侧下方碑文记载建碑日期“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等字体。在现场看全看明白碑文之后,人们晃然大悟。卢阳院长等人经拎山泉清水清洗,再用红漆把字体描红后,一通楷体“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文完整显现,焕然一新,一目了然,成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记录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过云南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块碑普通青石料材质,镶嵌碑面宽85cm,高200cm。文字阴刻,从右到左竖行排列,字体全部采用繁体字。碑文上款题眉为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中国工农红军一举攻克了嵩明县城”,主体内容为“红军攻城战斗遗址”,落款单位及立碑日期为 “中共嵩明县委员会,嵩明县革命委员会。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从碑文记载内容看比较清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立石刻碑距今已四十多年时间。此碑文完整,记事明确,是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共嵩明县委员会,嵩明县革命委员会,为了纪念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举攻克了嵩明县城在当年战斗遗址而立的历史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追根溯源“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碑的来龙去脉。据了解,此碑所记载遗址及原来立碑位置位于嵩明县嵩阳镇东北街居委会东门外。那里原有嵩明县古城城墙和城门等历史建筑,今已无存。原址现仅存有中国工农红军攻占嵩明县城战斗遗址碑碣。据老者回忆,嵩明县城东门外,原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跨于护城河上单孔石拱桥,</span>原嵩明县公安局原址也是在嵩明县城东门一侧,说明当年红军攻城战斗主要战火打响在那一带。相关部门已在2001年在那里重立了一座新碑之后,此原碑散落在嵩明县公安局院内,让后来人误认为遗址即为县公安局,实际上红军攻城战斗是围城攻坚战,战斗从城外打进城内,打得激烈彻底。</p><p class="ql-block"> 因此,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碑,这样就有内容完全一致的前后两块碑,两碑形制同款而文本略有不同。第一,前碑是长方形,后碑形状顶端呈三角形。按照中国碑碣传统型状,古代把长方形的碑石称碑,圆顶形的称碣。后来人多不分碑碣,笼统地把碑碣当成为各种形制的碑石的统称。如果沿袭传统长方形称碑,圆形及其他形状应该称碣的传统。那么,严格来说,前碑是碑,后碑是碣,形制都不同而有区别了。第二,前碑文使用繁体字,后碑文全部是简化字简体字。第三,前碑落款单位中有“嵩明县革命委员会”,后碑落款单位中将其改为“嵩明县人民政府”。其实过境迁,但原碑文物所记录时政建制名称更贴近历史真实。</p><p class="ql-block"> 当<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进一步田野调查,竖立此碑的相关历史背景时发现,这是嵩明县</span>为纪念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两次过嵩明的革命史实。1977年底,嵩明县委和地方部队共建红军长征纪念塔等设施,大力传承革命历史文化传统,使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此,由中共嵩明县委员会、嵩明县革命委员会和驻嵩部队发动机关、学校义务投工兴建黄龙山南麓纪念塔等纪念设施。同时,在红军战斗过的嵩明县东城门遗址勒石立碑,以此纪念。这些工程于1977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八十四周年诞辰日之日奠基动工,1978年4月29日红一方面军攻克嵩明县城纪念日之日落成。这座碑就是最近发现的“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嵩明县委党史研究资料和县志编纂委员会相关史料也有明确记载,当时</span>为纪念中央红军攻克嵩明县城战斗事迹,1978年4月初,中共嵩明委员会,嵩明县革命委员会,在当年红军攻城东门外县城东门(现嵩明县公安局大门一侧)遗址上建立红军攻城战斗纪念碑一座,以示纪念。碑为青石,高172厘米,宽68厘米,中间阴刻“红军攻城战斗遗址”8个隶书大字。因碑石直接镶嵌砌在原嵩明县皮防站的围墙上,不便保护。于是,后来仿照原碑内容形制,进行重新更换。2001年1月,中共嵩明县委、嵩明县人民政府重建纪念碑。碑身嵌汉白玉,高298厘米,宽90厘米,碑厚32厘米。在原攻城遗址处重建一碑,碑身贴汉白玉,形似立剑。碑面正书,直行阴刻“红军攻城战斗遗址”八字,碑体上款阴刻“1935年4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举攻克嵩明县城”。下款阴刻“中共嵩明县委员会、嵩明县人民政府,2001年元月18日重立”。 2013年,中共嵩明县委党史研究室,又在红军攻城战斗遗址处,新建红军攻城战斗史实简介碑一块。详细说明建碑原由与目的意义,使红色记忆碑文内容更加完善。</p><p class="ql-block"> 当地积极主动保存与保护好中央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念性碑碣,瞻仰红色印记历史纪念碑,追寻先烈的英雄足迹,弘扬峥嵘岁月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汲取启航百年路,奋斗新征程的红色力量。对开展学习党史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红色基因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红色历史经典 教育后世千秋万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央红军过云南,过嵩明,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精神财富。一定要</span>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红色基因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嵩明县委党史研究资料和县志编纂委员会史料记载,</span>1935年初,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军委纵队和一、三、五军团,在平彝(今富源)羊肠营白龙山击退滇军李嵩独立团堵截,先后进入沾益、曲靖,相继攻克马龙、寻甸等县城形成步步深入滇中,威逼昆明之势。</p><p class="ql-block"> 1935年 4月29日,一军团接受任务后,于当天兵分两路进入嵩明县境。一师一部由寻甸塘子进入匡郎冲,经大铺、倚伴,直达嵩明县城。主力部队从寻甸草鞋板桥(今属马龙)、易隆出发,进入小新街。以二师一部为左翼,沿滇黔公路奔袭杨林,军团直属队及其余战斗部队为右翼,沿药灵山南麓经河西、董官营、小街直奔县城,途中捣毁了第二区公所(小街)。嵩明县城是国民党县政府及第一区公所所在地。红军攻占马龙县城,逼近嵩明的消息传到县城后,国民党县政府县长顾震和城内士绅惊慌失措,埋怨城墙年久失修,民团壮丁未经训练,难以抵御。</p><p class="ql-block"> 1935年4月29日正午时分,红军先头部队兵临嵩明城下,利用有利地形攻打县城。一师二团三营营长尹国赤首先率部从城北黄龙山攻入县城,捣毁了第一区公所。县长顾震见势不妙,用绳索系身缒墙而下,仓皇逃跑,后来被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以渎职罪撤职。县城守敌见大势已去,且又失去了指挥,纷纷溃逃出城。仅用1个小时的时间,红军就攻占了嵩明县城。</p><p class="ql-block"> 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过云南攻打嵩明县城,从东城门攻破进入县城。整个战斗前后不过一小时,红军就全部占领了嵩明县城。红军入城后,宣传安民,于旧县衙门口召开群众大会,并将监狱打开,释放全部犯人。县衙门口两边墙上书写了 “打倒贪官污吏!” “打倒土豪劣绅!” “分田分地”等标语。攻城战斗,毙伤敌十余名,俘虏百余名,缴枪九十五支,子弹二万多发,并缴获了一批物资和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嵩明,在嵩明留下许多“红色印记”。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大张旗鼓地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唤醒民众起来革命,使嵩明人民认清了争取解放的道路。红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用实际行动表明红军是革命的军队、人民的军队。</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进入云南后,以一军团为左翼,三军团为右翼,中央军委纵队居中,五军团殿后,九军团在北面牵制敌人、侧翼掩护主力的阵势,向金沙江畔疾进完成巧渡战略。(曹歌 撰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军长征过云南红色经典故事红军长征过嵩明攻城战斗遗址纪念性碑碣,是永远的“红色印记”。</span>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军长征过云南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记录“红色印记”。</span>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云南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记录“红色印记”。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云南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记录“红色印记”。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云南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记录“红色印记”。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过云南嵩明县“红军攻城战斗遗址”纪念碑,记录“红色印记”。曹歌 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