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经两年的打磨时间,《新编旅游交际英语》修订版终于面世了。除了教学内容上的深耕细作和更多应景图片,此次全书中的所有对话和独白都配有录音,学习者可扫二维码直接收听录音内容并模仿。</p><p class="ql-block"> 为了真正体现跨文化旅游交际英语的特色,我特邀了一些国内外语言专家教授、国外餐饮总监、杭州市金牌导游、资深领队以及国外职业配音师等录制各类角色,让听众们真切体会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彩声音。</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也很荣幸此次修订工作得到了如此众多的中外专家朋友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本书现在的立体呈现。对此,我不胜感激,感慨颇多。</p><p class="ql-block"> 首先,特别感谢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德国石荷州成人教育协会原会长及资深境外游学领队 Werner Hutterer 先生和德籍美国语言专家、欧洲著名英语教师培训师 Linda Gallasch 博士。他们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经常受邀造访中国,特别是Hutterer先生,足迹几乎遍布全中国,对杭州的山山水水更是了如指掌,人称“半个中国通”。我和家人在德国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正是他们及其亲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我的不断鼓励,才使我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努力编写出这样一本旅游交际英语教材,希望能帮助那些旅游从业人员和英语爱好者简明扼要地向国外游客和嘉宾介绍中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出版了很多英语教材的 Gallasch 博士目前虽已退休,但比退休前似乎更忙碌,欧洲各地讲学的日程安排满满当当,后因劳累过度,不幸患上眼疾,不得不暂时放下很多手头工作。然而,就在如此繁忙和遭受病痛的境况下,她却依然忙中偷闲,一丝不苟地为我审阅全稿,确保全书语言的地道性,同时还积极录音扮演游客角色。多年来,她对我在英语语言上的遣词造句指点颇多,使我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此,我向她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现在才得知,已近七旬的Hutterer先生也是在患上恶疾期间携其家人(夫人Christel 和公子Jan Hutterer) 一起为我快乐录制音频,本色出演他们在中国旅游时的游客角色,声音很有表现力。大家可以从他那极富个性的声音中感受到其乐观幽默的性格。Jan Hutterer 也热爱中国文化,曾在北京的中国经贸大学留学两年,之后一直致力于中德跨文化交流,现任德国基尔霍夫咨询股份有限公司(Die Kirchhoff Consult AG)资深咨询师。他刚到北京时,我曾带女儿和外甥女前去看望他,并带他游览故宫、颐和园和长城等地。后来和夫君也去看他,和他一起游玩北京胡同。此次他也本色出演故宫的那位德国游客。</p><p class="ql-block"> 诚挚感谢象山假日皇冠酒店餐饮总监 Robbie Kelder先生。他热心担任西方美食顾问,并本色出演自己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非常感谢那些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录制音频的国内外语言专家,如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at Valparaiso University)中方院长及旅游翻译专家刘建刚(博士)教授、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技术和交际专家 Agnes Kululska Hulme 教授、美国资深教师兼教材编著者和教师培训师 Vicki Hollett、杭州汉普森英语培训机构英国籍老师豆豆、杭州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兼英语导游葛秀华等。操着一口纯正伦敦腔的刘建刚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建议,再次致谢。</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杭州市旅游协会和杭州市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何亭先生和他的导游团队。由于他的热心引荐和大力支持,我才能缘识杭州市金牌英语导游金东昇、李德煜和张杰,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外事接待处常乐,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童爱云和原浙江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出境领队王枭虬,并请他们在录音中本色出演,展示他们的专业风采。其中,金东昇以他独特的磁性美音积极承接了很多录音任务,在此也特别致谢。</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感谢送给杭州大学老同学孙旭东(原杭州市优秀导游/上海远通总经理)和中国美院副教授兼英语导游任汶。感谢孙同学专业的声音赞助和任同学宝贵的修订建议。</p><p class="ql-block"> 再者,也很感谢那些国外职业配音师的积极参与,有了他们的加入,这些对话录音的场景感更丰富。令我欣慰的是,通过录音,他们竟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来中国旅游。突尼斯的Hanna Thaalbi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购买机票,如果疫情允许的话。她说这是她接到的最有意思的录音文本,很高兴能从中了解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加拿大的Carol Harris特别喜欢和中国人交朋友,目前正试着学中文。她一开始和我联系时,竟用一些简单的中文拼音和我聊天。我也时不时地教她一些中文表达,并向其介绍一些学汉语的教学网站,她非常兴奋和感激,表示一定要学好中文,将来有机会到中国旅游。如是看来,在国外,虽然目前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但如果有合适的宣传途径,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来中国看一看,逛一逛,学一学,有的甚至会留下来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的导游和英语爱好者尽快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功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推广到全世界,搭建好一座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大家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值得特别感谢,那就是老同事、浙江开放大学的资源中心杨堤。他也在百忙中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精心编辑每一段音频,保证录制者即使身处五湖四海也能面对面近距离交谈自如。</p><p class="ql-block">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常量、浙江开放大学资源中心姚宗顺、杭州蝶来望湖酒店公关部鲍淑君、<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和夫君敬爱的三舅李善政也为</span>本教材提供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在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整个编辑团队的大力帮助和辛勤付出,尤其是邓婷编辑,她一直不厌其烦地帮助核查反复修改的稿件。</p><p class="ql-block"> 最后,有一个最特别的拥抱送给我亲爱的女儿徐可歆。她在繁重的研究生学业和实习工作压力下,毅然承担了大量的录音任务,并高效出色完成了杭州导游陈琰(Chen Yan) 这个角色。之所以如是取名,是为了纪念博学的夫君陈白夜,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旅游达人。他对我的传统文化的灌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是他带着我自驾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他在我耳边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各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从书法绘画到印学篆刻,从良渚玉器到龙井茶叶,从儒道思想到佛家禅宗,从说文解字到诗歌创作,等等。每次有国际友人到访,我就充当他的翻译,试着把他对中国文化的见解介绍给他们,他因此获赞无数并受到敬重。我们在国外游历时,也经常不忘随时介绍自己的祖国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夫妇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唱和,因为夫君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这次借由女儿以及所有录音者的声音传递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以此书敬献给我挚爱的夫君,愿他在天之灵也为我感到高兴。</p><p class="ql-block"> 不过,此次修订还有些许遗憾。比如,在前言里忘了提到Samuel Pfaff 教授及其家人和当时的英语导游赵雯婷,感谢他们的肖像授权。他们是我三年前在灵隐寺偶遇并允许我一直跟踪拍摄的美国游客和导游。Pfaff教授是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基因表达实验室(Gene Expression Laboratory, Salk Institute) 的一位著名科学家,研究神经元细胞和肿瘤关系。当时他受邀到浙江大学作讲座,趁空余时间携夫人和女儿来飞来峰和灵隐寺游玩。为了能拍摄到令人满意的各大景区的旅游教学照片和视频,我会经常在不同的时间段去抓拍。所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里,赵导游和他们讲解的场景自然被我锁定在镜头里。跟拍结束后,才得知这位美国游客居然是一位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他说此次中国之行,让他们大开眼界,并表示很喜欢杭州,以后有空会再来中国。赵导游也非常友善,英语讲得很棒。</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遗憾,那就是为了节省成本,降低书价,惠及读者,这次修订版还是采用了黑白印刷。其实,我是多么渴望能为读者呈现一个多彩的旅游场景,让大家更加身临其境,直观感受美丽多娇的华美中国,因为准备的照片全都是高清像素,除了我和同事朋友提供的照片,大部分都是从摄图网购买的版权图片。可惜这些照片变成黑白后层次感就变得模糊了,还望读者包涵。</p><p class="ql-block"> 所以,虽然已尽全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内容也会百密一疏,欢迎读者朋友随时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 hi:/,y2OhXSE5iVl, 【官方正版】新编旅游交际英语(第二版) 徐琰 清华大学出版社 旅游英语口语高等学校教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