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章节回读(三)

良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nbsp;“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这篇后人持有争议论点的文,现收录于《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对这篇文章背得是朗朗上口,当时受到的解释是:人贵在有羞恶廉耻之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要有一定的节气和骨气;衣食住行,都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正确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利益所迷惑所诱惑,不要丧失做人的本心初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并列举了诸多古往贤臣良将的英雄事迹,面对高官厚禄美色诱惑的大义凛然,抒发对革命理想的崇拜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并规定这是最正确的注释,其他理解都是错误的!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孟子被穿越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凡遇应考文言文,老师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按教学大纲标准来,所有的问题就只有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不准有任何逾越和解释。圈定思维,统一答案,文章千古事,不容质疑声。这也就理解了当下对历史和文章的认识为啥都是一根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有知,该哭?还是该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这就是庙堂和山野之争论!庙堂之上,需要的是维护,需要一个舍生取义;山野之中,需要的是生存,需要一个道德环境。一个是拔高了的境界,一个是守护了的静心。孟子的一条鱼一只熊掌的取舍,让后代人有如此大的意识形态,更说明孟子这篇文章的非凡之处。只不过是,后来,在社会上见到的更多是两种不同的现实:受到舍生取义教育的变成了舍身取利者;守护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情操,却变成了舍生取义的维护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古时候做个贤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天地山水给他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空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但现在是一个高速竞争奔跑的时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没有了提供温饱的基础,那一样不需要争抢,谁能安下心来静静地做个贤者!舍生取义,变成了一种理想;守护本心,也被竞争吞噬。鱼和熊掌,能抢便抢,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