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的父亲出生在山西垣曲大石崖村,1937年参加了“牺盟会”,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份参加了八路军。</p><p> 父亲戎马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海防要塞建设;参加了“百团大战”、太行反扫荡、三出陇海线:打兰封、战汤阴、千里跃进大别山;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千里大追击、成都大决战、川东剿匪;1951年入朝作战,分别和美军、土耳其旅、***军交手;父亲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九死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您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p><p>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从不发脾气,父亲为人谦和大度,聪明好学,对新鲜事物一直有着好奇心并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老父亲就像一棵大树,你在他的身边就会感到温暖、幸福和安详。</p> <p> 1937年7月拍摄于山西临汾考中学时</p> <p> 1946年拍摄于白晋战役胜利后(前排右一)</p> <p> 1950年拍摄于四川省璧山军分区(剿匪时期)</p> <p> 1951年2月拍摄于入朝前。(前排中)</p> <p> 1951年拍摄于朝鲜前线。</p> <p> 1951年12军31师、34师、35师三个作战科科长合影于金城前线军指挥所前。(左)</p> <p> 1952年拍摄于朝鲜前线。</p> <p> 1952年和李德生师长在师指挥所龙鹤山坑道内指挥部队攻打敌611阵地。</p> <p> 1953年拍摄于朝鲜水清洞前。</p> <p> 爱学习的老父亲。离休后就一直上老年大学,学书法、绘画,坚持几十年不间断,前后出了《书画集》、《军旅生涯七十年》两本书。</p> <p> 老父亲“与时俱进”,学会并熟练地使用手机。每天除了看新闻、看各种信息就是和外地及境外的孩子们用语音和视频保持着联系。</p> <p> 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p> <p> 和所里的老同志打打门球、器械上活动一下身体是老父亲一贯的作风。</p> <p> 亲手做扣肉是老父亲的最爱。</p> <p> 九十大寿生日宴会上接受孙辈们的祝福。</p> <p> </p><p> 可爱、可敬的老父亲。</p> <p> 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央视记者登门采访老父亲。</p> <p> 祝我们的老父亲幸福!健康!快乐!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