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国画大师方增先经典水墨人物画欣赏

洪哥警影

<font color="#ed2308">国画大师方增先经典水墨人物画欣赏</font><div>(洪哥警影 收集汇编 制作美篇)</div><div><br></div><div>方增先(1931.7—2019-12-3))浙江兰溪现代画家,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br><br>他长期致力于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创新与教学。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主要作品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母亲》《帐篷里的笑声》等,其代表作《粒粒皆辛苦》(1955年作),被美术界公认是中国人物画早期革新的典范;《说红书》(1964年作)《美术》杂志以专文介绍,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新人物画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它们都藏于中国美术馆;《母亲》被评为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获齐白石艺术基金奖。另有《古诗意图》等分别被山东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收藏。<br><br>出版画集有《方增先人物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方增先水墨画诗意画》(日本西武画廊)《方增先古装人物画集》(上海朵云出版社)《方增先人物画四十年》《方增先画集》等。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发表有《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结构素描》《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论文。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div>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徐悲鸿、蒋兆和等前辈将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水墨语言进行融合的实践之后,方增先又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融入了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令其作品从形式到内蕴均具有了一种浓厚的中国韵味和时代生机,《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艳阳天》在新中国人物画史上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他不断地进行着艺术语言上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找能表达自我情感和精神的新的个人风格图式与水墨语言。创作出了《帐篷里的笑声》、《母亲》等一大批反映藏民淳朴生活的精彩之作以及《苏东坡》等充满人文情怀的优秀古装人物画。其中《母亲》更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更是将自己独特的积墨法绘画语言运用在人物画创作上,画出了《家乡板凳龙》《昆仑月色》《祭天》《晒佛节》等一大批风格雄浑壮阔、笔墨自由综合的水墨人物画杰作。 方增先《说红书》 “方增先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的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他卓有成效的水墨人物画实践在中国画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br>其代表作《粒粒皆辛苦》(1955年作)被美术界公认是中国人物画早期革新的典范;作品《说红书》(1964年作)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新人物画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作品《母亲》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和齐白石艺术基金奖。与此同时,他还画了大量变形写意的白描古装人物绘画。 方增先长期探索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颇有建树。在对全国美展评审人物画的过程中,他发现并指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br><br>“我看到,运用毛笔、宣纸、水墨、写意等传统元素的画作很少,我看中的更没有几幅。大部分人物画,轮廓是准的,线画得比较细 ; 但不用宣纸,而用处理过的纸,在上面反复磨、不断改,明显是慢慢描出来的。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作品乍一看蛮细致、蛮像(有些人物原型)的,可明显是照着照片描的。参考照片不是不可以,可是你要画出来而不是描出来。” 方增先 《母亲》 方增先 《雪域高原》 <br>1931年,方增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西塘下村。1949年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转入本院创办的研究生班,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1991年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该院终身董事和国际顾问;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受聘为上海大学讲席教授;1998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1999年被选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09年担任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 2001年,方增先开始将目光回到身边的生活,用积墨的方法创作了《大山的回忆》《闲看行路人》等一批力作。其作品《古诗意图》等分别被山东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出版画集有《方增先人物画》《方增先水墨画诗意画》《方增先古装人物画集》《方增先人物画四十年》等。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获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