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走在前,接续奋斗再出发——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柞水县现场教学

陈元辉

<p class="ql-block">  6月18日上午,按照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感悟,铭记秦岭之训,心怀国之大者,商洛市2021年中青班全体学员赴柞水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市委党校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全程指导。</p> <p class="ql-block">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第一站——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激动地向全体学员重温去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金米村考察调研情况。</p> <p class="ql-block">  “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p> <p class="ql-block">  金米村,地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东北边陲,<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距县城24公里,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93户,1740人。</span>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553人,<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贫困发生率高达21.85%。全村</span>人均耕地0.6亩,山多地少,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地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何叫金米?说法不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种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村里有条米汤街,满街人穷得只能顿顿喝稀米汤,因此得名,为了改变现状,米汤街和邻近的金龙村合并,取名金米村,寓意有钱有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另一种,则有理有据: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企业“陕西银矿”在金米村投资建厂,而银矿山下,则是成片的稻田,“山上有金、地上有米”,是为金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向学员们介绍金米村产业脱贫情况。脱贫攻坚以来,金米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对脱贫攻坚战的引领作用,通过上千万元的投入,建成了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厂和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发展5个智能连栋木耳大棚。这些措施夯实了金米村的产业基础。</p> <p class="ql-block">  在观摩了金米村的智能木耳连栋大棚之后,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殷莉现场作了《总书记点赞暖人心,小木耳托起致富梦》的专题授课,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米村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深入分析了金米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b>01.党建引领是核心。金米村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发展,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带动增收致富。聚焦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致富三大着力点,以“三建三带”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创新发展方式,推动兴产兴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构建抓党建促产业、促就业、促脱贫、促振兴的发展新格局。截至2019年累计脱贫187户54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1.85% 降至2019年的0.23%。</b></p> <p class="ql-block"><b>02.因地制宜是基础。结合金米村立地条件,村委会和包扶单位经过前期广泛深入调研,确定了发展木耳产业脱贫的路径,建设了立体农业套种产业带,实施了智能连栋木耳大棚、种植发展木耳产业。</b></p> <p class="ql-block">  金米村黑木耳产业规模从2018年的60万袋,到2020年,仅春季就发展了185万袋,预计产业户户均增收1.99万元。在黑木耳基础上改良的玉木耳可卖到80元一斤,金木耳市场售价每斤150元。</p> <p class="ql-block">  生长在柞树上的小木耳,变成了现代化的菌包棒,有的直接放在薄膜上,有的如糖葫芦插在钢筋棒上,有的则吊起来如连起来的小沙袋,还有的“住”进了智能化大棚。</p> <p class="ql-block"><b>03.延长产业链条是方向。他们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开发培育了5个本土新菌种,研发7个木耳新品种,形成了16大类82个深加工品种。金米村的多类别木耳产品通过电商带货行销全国,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硬起了农民的“腰杆子”。立体化的营销模式不断延伸了木耳产业的发展链条。</b></p> <p class="ql-block"><b>04.科技人才培育是根本。建成了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线和1000吨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依托科技研发人才和电商新业态发展,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b></p> <p class="ql-block"><b>05.拓宽销售渠道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为柞水木耳带货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成了“最强带货员”,柞水木耳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去年4月21日,“90后”主播李旭瑛与做客直播间的时任柞水县政府副县长张培携手向网友推介木耳,人气主播李佳琦、薇娅也在直播间里为他们带货。2000万网友在3个直播间买光20余吨木耳,价值300多万元——这相当于柞水县2019年在淘宝4个月的木耳销量。</b></p> <p class="ql-block"><b>06.牢固利益链接是动力。村党支部成立了金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400多万元资金建大棚,通过牢固利益链接不断厚植村集体经济的公共积累。村上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模式。村里负责建设产业基地,将木耳大棚或地栽木耳借给农户管理,并与农户签订借还协议;合作社向农户免费提供木耳菌包和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统一收购。</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部智能手机,耳农们就能“遥控”种植木耳,智能化系统实时显示棚内外温度、湿度、PM2.5、风向等生产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实时数据电脑分析,自动控制通风、遮阳、喷水等操作。</p><p class="ql-block"> 大棚旁,是全国第一家单项产业数据中心——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配合本地农商的打造,柞水木耳紧跟潮流登上电商平台直播带货。</p><p class="ql-block"> 金米村黑木耳产业规模从2018年的60万袋,到2020年,仅春季就发展了185万袋,预计产业户户均增收1.99万元。在黑木耳基础上改良的玉木耳可卖到80元一斤,金木耳市场售价每斤150元。</p><p class="ql-block"> 2019年,金米村村集体几十年来有了第一笔存款——木耳收益21.4万元。除掉全村贫困户每人400元的分红,还可用于扩大玉木耳、金木耳的栽植规模。</p><p class="ql-block"> “大棚有人建、菌包有人送、技术有指导、木耳有人销,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有这样的好事,我们何愁不富!”村民们感慨。</p> <p class="ql-block">  总书记点赞暖人心,小木耳托起致富梦。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负初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接续奋斗,</span>立足各自岗位实际,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p> <p class="ql-block">  在牛背梁生态保护区,学员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大家边走边看、边思边悟,亲身感受牛背梁生态保护成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p> <p class="ql-block">  牛背梁羚牛谷,学员们矗立在那棵核桃树前,深刻体悟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  在月亮垭,市委党校法学与社会治理教研室副教授张晓云作了《铭记秦岭之训,胸怀国之大者》的专题授课。她要求学员们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首提国之大者的重要意义,牢记秦岭之训展示了党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国家意志。要深刻领悟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坚定政治信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要</span>心怀国之大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忠诚干净担当,</span>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拿出“第一站”的站位、担当和责任感,历练本领、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p>

木耳

金米村

总书记

柞水县

产业

大棚

习近平

万袋

脱贫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