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生 (上)

郑新华

<p class="ql-block">我珍藏着的这一张照片是我刚出生不久,与父母亲的合影。后面还有几位叔叔,这是1948年在临沂拍摄的。父亲很潇洒的把帽子推的很高,露出一绺头发,几个弟兄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显得那么融洽,亲切。</p> <p class="ql-block">1941年,14岁的父亲小学毕业了,他对家里说去泰安上中学,然后就在地下党员高老师的带领下与几个同学一起向几百里外的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前进。小学毕业在那个时代就是知识分子啦!八路军热情的迎接他们,并让我父亲到电台上当了一名报务员。</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艰苦的环境里父亲总是乐观向上的,很快就掌握了发报的技术。1944年,17岁的父亲加入党了。</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在短暂的和平期间父亲与老家通信了,爷爷奶奶才知道父亲的情况,姥爷更是急不可待的历尽千辛万苦赶小毛驴把包办婚姻的妻子送到了部队。妈妈就是这样参加到革命队伍里了,在根据地的军需被服厂当了一名工人。1948年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我是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中顽强的挣扎,,,真巧父亲的电台正日夜不停的在为新华社工作,于是给我起了新华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共产党终于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全国解放了,父亲也离开了沂蒙山老根据地转战济南,芜湖,南京,东北等地,参加了抗美援朝,后来调到了北京。妈妈也穿上了军军装,老家的二叔也被父亲带到了部队上。</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父亲是一名志愿军。</p> <p class="ql-block">看我父亲多帅啊</p> <p class="ql-block">父亲转到了空军调到北京,这张照片是海陆空三军大会师。</p> <p class="ql-block">55年父亲被授予大尉军衔,60年晋升少校,64年中校。</p> <p class="ql-block">在西安临潼西安事变发生地捉蒋亭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4年到65年父亲参加了四清工作队,在北京顺义区的天竺公社天竺大队担任付队长,工作队里有地方干部万云,她是万里的妹妹。还有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其中有主席的女儿李讷,康生孙女张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养育了我们四个孩子,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那个时候妹妹自然是更得到宠爱了,每个周末我们都会盼望父亲回家。父亲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他织毛衣的水平可高啦!一回到家他就开始给我们织毛衣了,只见毛衣针上下飞舞刷刷刷,一会儿功夫一个毛线球就消失了,我们小时候的毛衣都是爸爸给我们织的,邻居们不管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对父亲织毛衣的本事即感到惊奇又赞叹不已,印象深刻。穿上父亲织的毛衣心里暖暖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也是很敬老孝顺的,每个月都要打发我去邮局给爷爷,姥姥寄钱。</p><p class="ql-block"> 到65年军队取消军衔,同时减薪定级。父亲的工资从190多元减为150多,定为行政14级。</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国内的政治形势越来越紧张,抓阶级斗争,批三家店,批海瑞罢官,,,,大雨欲来风满楼啊!终于在1966年6月,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运动无孔不入影响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我们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首先,停止高考,学校停课了。我的大学梦破灭。紧接着我父亲的工作发生重大变化。父亲被抽调到中央文革下属的文化革命接待站,在北京组任付组长工作地点在天安门后面的的文化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