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br> 相信这句话很多家长都非常认同,因为连成年人都难以把控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的孩子,往往就是给了他们一剂精神鸦片。<br> <font color="#39b54a"><b>一、使用手机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b></font><br> 首先,手机辐射影响大脑发育。儿童的大脑颅骨小、脑壳薄,容易被辐射穿透,即使对成年人无不良影响的低剂量的辐射,也有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影响。有科学家指出,小孩子使用手机有可能会形成注意力减退和睡眠紊乱及性格孤僻,因此不建议小孩子使用手机。<div> 其次,手机屏幕伤害视力。小学生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视力偏弱,面对跳跃闪烁、字体较小的手机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很大。</div><div> 第三,接听电话损害听力。孩子的听力需要保护,配了手机后,孩子就会不可避免地接或打电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应尽量不用手机。</div><div> 第四,使用手机影响脊椎、手指发育。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习惯性低头,手机放在距离眼部30厘米以内,姿态固定,容易肌肉紧张。长期如此会对孩子的脊椎、手指均有影响。<br></div><div> 第五,孩子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等。幼儿接受新鲜事物快,极易被网络游戏的各种画面吸引,一旦掌握了各种游戏技巧,孩子就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视力、注意力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div> <font color="#39b54a"><b> 二、13岁前最好不用手机</b></font><br> 6~7岁是孩子脑发育的快速发展时期,脑发育结构和功能基本成熟完善在8岁左右。8~10岁是生长稳定期,10~13岁时大脑发展仍需要后续的补充和完善。在孩子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稳定的时候,如果使用手机、玩手机游戏、接收手机短信,都会影响大脑发育。<br> 小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是简单重复,需要孩子们安安静静不断重复地去学习,学习过程比较枯燥。而手机带来的是多彩的图片,种类繁多的游戏,各种新潮的短信语言。经过丰富的体验以后再回到简单乏味的环境中,孩子总会不适应,这就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13岁之前的学龄儿童应该尽量少用手机。 三、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矩<br> 1.不要让孩子把手机带去学校<br> 在学校的沟通都应该是当面的,而不需要借助手机。当面沟通会让孩子更活泼,更善于沟通。不带手机去学校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也能避免因为带手机去学校而引发的各种麻烦。<br> 2.控制每天手机的使用时间<br> 过度使用手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诱发一些不良习惯。因此,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可以规定每天手机的上交时间,周末可以适当的放宽下标准。<br> 3.对不良内容的监管<br> 让家长们感到头痛的还有手机上一些对儿童不利的有害信息,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分享自己浏览的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或者安装相应的过滤插件来达到屏蔽不良信息的效果。<br> 4.鼓励自己和孩子放下手机<br> 在空闲时间,我们不妨自己先放下手机,鼓励孩子一起外出,去野外探险,让孩子明白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学会享受放下手机的生活。<br> 5.自己对手机话费负责<br> 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钱去给手机缴费。可以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或者通过做家务来换取话费,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还能促使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羊庄镇中心小学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希望家长们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