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古以来,预防为主就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br></br></h3></br><h3>"治未病"一词,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h3>古人认为医术高超的人重点不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h3></br><h3>那么,如何"防"呢?</h3></br><h3>中医有一个词,叫"因天之序",也就是说要因循"天"自身的运动顺序来养生</h3></br></h3></br><h3>概括来说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h3>顺应这个顺序,人体就安然无恙;</h3></br></h3></br><h3>反之,违背了这个顺序,就会百病缠身。</h3></br><h3>这种变化叫四季节律。<h3>后来,中医将这种规律细分,应用到每一天,就是日节律。</h3></br><h3>一天之序始于寅,终于丑;经气之序起于肺,终于肝。</h3></br><h3>人也应顺应这个规律而养生,这就是十二时辰养生法。</h3></br><h3>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现代人已经很难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h3></br><h3>这样就会导致"天"与"人"相冲突,而这正是现代疾病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h3></br><h3>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告诉我们,一天12时辰中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h3></br></h3></br><h3>怎么做对身体最有益,可以防治什么疾病。<h3>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执行,根据12时辰来调整脏腑平衡,</h3></br></h3></br><h3>阴阳平衡,就可以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潜能,<h3>就可以达到祛病健身和健康长寿的养生效果。</h3></br><h3>首先,我们来认识下什么是五脏六腑。</h3></br></h3></br><h3> <h3><h3><strong>五脏</strong></h3></br><h3>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h3></br><h3>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h3></br><h3>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h3></br><h3>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h3></br><h3>5.肾: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h3></br><h3><strong>六腑</strong></h3></br><h3>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h3></br><h3>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h3></br><h3>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h3></br><h3>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h3></br><h3>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h3></br><h3>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h3></br><h3>所以,</h3></br><h3><strong>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h3>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h3></br><h3>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h3></br><h3>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h3></br><h3>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h3></br></strong>。</h3></br><h3>【<strong>十二时辰养生法</strong>】</h3></br><br></br></h3></br><h3> <h3><br></br>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h3>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所以日养生也叫12时辰养生。</h3></br><h3>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h3></br><h3>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h3></br><h3>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依照怎样的次序锻炼经络才能符合气血盛衰和经络运行的规律。</h3></br><h3>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h3></br><h3>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h3></br><h3><strong>子时:23:00——1:00</strong></h3></br><h3>胆经: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h3></br><h3><strong>丑时:1:00——3:00</strong></h3></br><h3>肝经: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h3></br><h3><strong>寅时:3:00——5:00</strong></h3></br><h3>肺经: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h3></br><h3><strong>卯时:5:00——7:00</strong></h3></br><h3>大肠经: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h3></br><h3><strong>辰时:7:00——9:00</strong></h3></br><h3>胃经: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h3></br><h3><strong>巳时:9:00——11:00</strong></h3></br><h3>脾经: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红豆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h3></br><h3><strong>午时:11:00——13:00</strong></h3></br><h3>心经: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午睡不能超过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h3></br><h3>这个时候是天气气机转换的一个节点,所以非常的重要,人体也要顺应这种天地的变化。建议在中午吃完午饭之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但是午休的时间好不要超过四十分钟,避免令身体更加的疲惫。午休不仅能够令身体中的器官获得休息,同时还有养心的作用,令我们在下午的时间精力充沛。</h3></br><h3><strong>未时:13:00——15:00</strong></h3></br><h3>小肠经: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h3></br><h3>这个时候也是身体中小肠经为旺盛的时间点。小肠对于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收食物中所含有的精华,然后转化成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健康。</h3></br><h3><strong>申时:15:00——17:00</strong></h3></br><h3>膀胱经: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h3></br><h3>这个时候是膀胱经为旺盛的时辰。膀胱能够令身体中的气化成水,排泄出身体中多于的水以及液体。如果身体中的膀胱出现问题,那么气转化成为水的这个环节就会出现毛病,身体也容易小便失禁、小便不利甚至是尿闭的情况,严重危害了身体健康。</h3></br><h3><strong>酉时:17:00——19:00</strong></h3></br><h3>肾经: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h3></br><h3><strong>戌时:19:00——21:00</strong></h3></br><h3>心包经: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h3></br><h3><strong>亥时:21:00——23:00</strong></h3></br><h3>三焦经: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h3></br></h3></br><strong>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看完点击在看或分享帮助更多需要的人!</strong><br></br><h3><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