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三座雕花楼,一在西山堂里,建于清代,另一在东山,建于民初。西山雕花楼古朴,东山雕花楼华美,两处都去过多次。第三处山塘雕花楼,就在山塘街新民桥西北,离我家旧居200来米,是一处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宅,民国初年成为许姓中医的诊所和私宅,故称许宅。上世纪后期,变为仓库。我无数次走过,从没有进去过。2000年火灾烧毁了许宅五进中的后三进。2001年民营企业家周炳中投资100万元买下了许宅,并访贤求能,遍清善工巧匠,修复雕花楼。周先生做到了不惜工本,一丝不苟,经过三年不懈努力,2003年10月复建工程接近尾声时,60多位古建专家前来考察,认为这座古宅按文物标准进行修缮,基本保持了山塘街风貌。 周先生请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词,罗老说:“老屋叫许宅,新主人又姓周,但它在山塘街上,还是叫山塘雕花楼吧”。于是,他挥毫写下“山塘雕花楼”五个大字,如今镶嵌在这座古宅大门的门楣上方。<br>遗憾的是2009年周先生经济上的失败使饱含其心血的山塘雕花楼进入了拍卖顺序,幸运的是以2900万拍下雕花楼的是对古建筑怀有敬畏和热爱的二建集团,二建集团随即抽调力量对雕花楼进行完善工程,并于2010年完工。由于山塘雕花楼前后两位拥有者都没有向公众开放,所以这座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建筑,虽处闹市,却鲜有人进入参观欣赏,至今犹藏之深闺。<br>不久前,得一小友相助,我们走进了山塘雕花楼,参观了第三进(正厅 福祉堂)、第四进(走马楼 爱莲堂)、第五进(花园 古戏台)。第一进(门厅)第二进(轿厅 师俭堂)因古建公司在进行公务活动,未能进去。虽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但所见厅堂,高大宏伟,气宇轩昂,用料浑厚,工艺考究。梁柱、门窗、隔扇都镌刻了细致繁华的木雕,仿佛置身于一个瑰丽多姿的木雕艺术世界。木雕的祥禽瑞兽、富贵花木、戏曲传奇、历史故事,件件精致,各各不同,凝聚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彰显着民族历史的思想观念。未能细细探究、欣赏,遗憾。第五进是临水而建的上下两层古戏台,戏台美轮美奂,装饰着精致的木雕。据说戏台内外梁枋分别雕刻着全本《牡丹亭》和《西厢记》,因时间限制这次未能登台细细观赏,尚有憾意。<br><br> 下面是西山堂里雕花楼。 下面是东山雕花楼 下面是山塘雕花楼 位于山塘街250号的山塘雕花楼,正门通常紧闭,人员从后门进出。 雕花楼后门 正厅 正厅南面有砖雕门楼,额题是“嗣宗泽远”。雕饰极为细腻,精美。 下面为门楼砖雕细部(翻拍) 下面是爱莲堂 走马楼 楼上布置成多功能会客厅,打开长窗,是第五进的荷花池和两层的大戏台,可观赏演出。 山塘雕花楼是古代建筑艺术集大成者,值得品味、探究的地方很多。可惜藏之深闺,难睹芳容。当然这样也避免了迎合旅游等商业化需求对古建筑的糟蹋。是邪?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