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此身到此游_20210526-31打卡。

欣欣向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庐山,一座充满历史文化传奇的山 ,一座美丽而富有神秘的山 ,是江西九江的名胜古迹,是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向往已久 如愿以偿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是自由行,临走前特意看了天气预报 ,欣喜 的心情确被浇了一盆冷水 -大雨。无奈,车票住宿都已定好 无法改变 只有听天由命吧 !我们是从张家口坐飞机 到石家庄转机 ,由于天气的缘故 石家庄到南昌的飞机停机 ,我们转坐高铁 ,原定先去南昌,预报有大雨。庐山阴天,我们临时决定先去庐山,经过五个小时到达了 庐山市(本应在九江下车,高铁没有这站 )下车,又坐了一个多小时汽车到达九江已经晚上9点多钟吃了饭 住进了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天早晨 老天眷顾,晴空万里 风和日丽 开启庐山 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庐山有三个门, 我们从东门进山,也就是走东线即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博物馆-美庐。</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前的是庐山的牌坊后面 远处 隐约看到 被云雾遮挡着 五座山头 ,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第一高峰--大汉阳峰,远观中国领袖峰【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这时候去正是旅游淡季 ,游庐山的人不是很多, 观看景点和拍照 都很随心,不用等待或者拥挤。这也是我们最惬意的 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老天眷顾,天不太热,昨天的雨给山上空气中增加带有潮湿的泥土气味。上山的路是一条水泥铺成的台阶,小路两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色彩斑斓的小花。一边是深深的山谷,下面是潺潺的溪水。我兴趣十足,一路登着台阶一边观赏大山和小溪边。小溪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就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忍不住举起手机 。</p> <p class="ql-block">另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威风兀立,怪石嶙峋,奇峰罗列,从地下往上望,可以说看不见山顶,空中云雾迷蒙,雾气氤氲。大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好像走进人间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路最终点 观赏三叠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少人因为李白的这首诗,来庐山三叠泉瀑布兑现。我吃力往上走了一千多个台阶,一睹云雾中的三叠泉瀑布,飞流直下,胜境如画 。</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所谓: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路走完,返回下山,驱车来到白麗洞书院。</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公路边的牌坊往里走两公里就是书院大门,大门上是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白鹿洞书院由近至远有先贤书院,朱子祠,白露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五个大院。“慎思园”两侧的碑廊明清石刻居多,书院背后有“白鹿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和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齐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还作为庐山的一部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庐山恋》外景——枕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午坐车到达秀峰,红庙形状的牌坊在绿树掩映下格外耀眼,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映入眼前的是一块儿大石头 上面刻着秀峰参天四个大字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秀峰山门中,顺着林中的小溪林荫道向右转,看见门楣上挂着宋代大书家米芾的书迹“第一山”的大匾。这是到了历史上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旧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秀峰寺不但古木参天,建筑挺拔,风景优美,而且古迹繁多。首先寺”南唐中主李璟读书台,清代康熙南巡时所辟的双桂堂,以及聪明泉、浴仙池等,被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144处,自唐迄今的历代摩岩石刻,更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露天展览,为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著名的有唐代大和年间的石刻观音像、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黄庭坚的“七佛圣”、王守仁的“记功碑”,以及米芾的“第一山”和康熙的“秀峰等。可见,秀峰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午上山看了三叠泉 ,下午再上山感觉非常吃力,还好 有缆车上山 每个人来回60元 坐缆车 一睹秀峰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坐缆车游秀峰,如同坐天梯,空中近距离俯视 大山 秀美 ,古木参天 潺潺流水 不必说,特别是我们清晰看到 李白 诗句描写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景色,让人不由晃起了头再次吟诵李白的诗句 ,享受着诗句的 美轮美奂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秀峰的瀑布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景色很是壮观,所以就有着上庐山不游秀峰,登上峰顶也枉然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秀峰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p> <p class="ql-block">文殊蜂似尖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尖顶松柏陪伴文殊塔</span>屹立在秀山山顶。</p> <p class="ql-block">坐缆车到山顶 我们走到文殊塔 ,扫二维码打开了望远镜 再次包揽秀峰的景色 ,饱览九江市 和鄱阳湖 壮美景观 。</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 我们坐商务车,开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线之行:花径-锦绣谷-仙人洞-乌龟潭-黄龙潭-三宝树-芦林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上庐山的公路有2条,一条叫南山公路,另一条叫北山公路,我们走的就是北山公路。 开车的师傅是个小伙子,上山过程中 几乎几十米就是一个弯道 ,不时山上有大雾 笼罩着山路 ,在两个车道上,不时的有下山的车 穿过,我看师傅在这弯弯曲曲的路上开的挺快, 紧张中 对师傅说慢点慢点,师傅看出我们紧张的样子 便跟我们闲聊 ,得知 他就是山上长大的 ,走了几十年这条九曲连环的盘山公路。中途的一个 90度的大转弯矗立一块大牌匾 毛主席诗词 。着从山下一直到山顶,共有四百个弯道。</p><p class="ql-block">&nbsp;1959年6月30日,毛主席第一次上庐山的时候写的诗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中说的就是这条庐山的北山公路。据说当年毛主席上山的时候,每过一道弯,就会丢一根火柴棍,到山顶的时候,四盒100根的火柴仅仅剩下了几根,也就是说整个北山公路差不多有400个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快到山上途中,一个观望台住足了行车 ,只见峰峦葱茏远山含黛,风格各异的别墅式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点缀在万绿丛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驱车前往到达海拔在1164米,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是拥有世界文化景观——牯岭镇。据说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并在这里兴建各国风格的住宅别墅,都是洋人所居住的,因其气候清凉的特点,将凉爽英文Cooling音译成牯岭,山上的小城便命名牯岭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琴湖座落牯岭镇的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岛内有许多人工饲养的孔雀,所以名为孔雀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临立岛上纵览四周妙处横生,我们兴致的拍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如琴湖有一路桥,往下走看到天桥。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败逃至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忽然从天降下一条金龙,横卧在深壑之上,化为一石桥,待朱元璋纵马过桥后,顿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天昏地暗,只见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桥断后,云散日出,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马歇尔和蒋介石 国共和谈会晤之处 </p>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白居易草堂陈列室”,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p> <p class="ql-block">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我也兴致朗诵王安石这首诗,以表尽兴 。</p> <p class="ql-block">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的房子”。</p><p class="ql-block">美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镜前留张影</p> <p class="ql-block">庐山博物馆,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一号别墅。</p> <p class="ql-block">平静的芦林湖水北靠青山,湖中亭与桥遥遥相望,湖水静谧,波光粼粼。据说当地的饮用水都来自此湖。由于时间的原因 我们在这里拍了照 就匆匆的离去 。</p> <p class="ql-block">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p> <p class="ql-block">2007年,庐山在小天池景区“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旧址上修建了“庐山抗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在路边民宅旁,有一条水泥阶梯 ,两边有 小宝塔造型 ,顺着百余阶梯往上走 远远的看见气势恢宏的白色舍利塔,特殊的西藏造型喇嘛塔及塔院内供奉的藏密本尊、祖师、在内地的寺院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下山回来 ,在路旁的饭馆里吃过饭后, 延着回路看见了 庐山恋 电影院 。据说这是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一部电影院 ,全年只演一部电影 庐山恋 。</p> <p class="ql-block">  庐山大厦--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庐山牯岭掷笔峰下,背依猴子岭,东朝长冲河,顺坡而建。夜晚的庐山大厦,金碧辉煌 ,四周苍松翠柏,林阴环抱,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庐山大厦原为国民党中央党校“传习学舍”、军官训练团旧址,落成于1936年,由蒋介石亲笔提写“庐山传习学舍”,1946年改为“庐山大厦”。</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此发表了抗日宣言。</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庐山大厦 ,庐山抗战纪念馆,其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原称庐山大礼堂,建于1937年,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教育中心。解放后,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此召开了 1959 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庐山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大概早上 9 30左右 ,我们从庐山大厦启程,在湖口县城吃了午饭就去石钟山旅游景点。中午骄阳似火 ,可能时间的缘故 景区人很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文豪苏轼雕塑像,顺着绿树成荫笼罩着 石梯,欣赏这个全国4A级景区,大文豪苏轼写下《石钟山记》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九江市湖口县长江和鄱阳湖交界处,山似钟形倒扣在水面上,山体因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成深潭。夜晚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名为“石钟山”。</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学曾经学过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span>课文。描写的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闻名天下,虽然对课文字里行间记不太清楚了。但能身临其境,意会课文内容也是别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下石钟山可沿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级小道,迂回曲折,穿亭过榭,登上山顶。沿途有苏轼夜泊处、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矶头、钟石,以及清咸丰皇帝批喻兴建的昭忠词,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为其母超度亡魂的“报恩慈林”,彭玉麟起居休息的浣香别墅和梅花厅,纪念陶渊明的归去亭,以及园林建筑石笋、且闲亭、桃花洞、观鱼池、廊外廊、楼外楼、石钟洞等名胜。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景,藏露结合,虚实相间,石环水绕,幽深雅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钟山古建筑与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辉映,集楼、台、亭、阁等于一体,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这里石块具有天然形成的皱、透、瘦、漏、丑等特点,千姿百态,而且石叩之有声,观之出奇。</span></p> <p class="ql-block">  离石钟山 不远就是石钟山的码头 , 等到快开船时间,上了 船,船上没有其他游人 ,等于我们包船游览 。看南北方向的长江滔滔,观东西方向鄱阳湖浩淼,<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江水浑浊,湖水碧清,</span>江湖汇合处由于水流的方向、颜色不同 ,水中的杂草形成了水线分明,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甚称鄱阳湖上一大自然奇景,绘成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这就是著名的“江湖两色”。</p><p class="ql-block"> 当船驶过石钟山脚下时,看见汹涌的浪涛不断地拍打壁立的石峰,不时有水涌入众多的石洞中,通向深深的远处……石钟山显得十分雄伟、神秘。</p> <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打卡</p> <p class="ql-block">晚上打的经过 赣江隧道 到秋水广场 ,由于天气的缘故 没有看成 秋水广场 音乐喷泉 。</p> <p class="ql-block">南昌市政府大楼 </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 ,我们打的赶在8点之前到了南昌八一纪念馆 ,由于九点开门我们决定骑上 共享单车 骑了十多分钟的路程 到达了八一广场 。四面环绕着通往城市各处的直通大道。这里是南昌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远在明清时期,这里不过是顺化门外的护城河和沼泽地。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沼泽地开辟出训练新兵的大校场。 1911年,国民革命军于大校场整集,推翻了清政府在江西的统治。之后,孙中山亲临大校场检阅江西革命军。1977年,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之际,广场上开始兴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于1979年1月8日落成,成为南昌英雄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9 00我们正式打卡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p> <p class="ql-block">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属于中国古代皇家歌舞楼阁,是古代江南唯一的皇家建筑。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建,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传千古,流芳后世,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凡来此游览过的人,无不对滕王阁啧啧称赞。时至今日,它仍然和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齐名江南三大名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