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5日15点至6月16日24点,我园组织全园教师观看了幼儿园教育专题讲座,本期讲座,我们的特邀嘉宾陈圣红老师将给大家带来的专题讲座:优化课程实施 助力幼儿发展</p> 课程介绍 <p class="ql-block">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年间,教师是如何优化课程实施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呢?本周二(2021年6月15日),我们的特邀嘉宾陆圣红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专题讲座:优化课程实施,助力幼儿发展。</p> 专家介绍 <p class="ql-block">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陆圣红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启东市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她拥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及实践经验,在长达30多年的学前教育职业生涯中,曾荣获 “国培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辅导教师、中国教师研修网“2012年度人物”、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被选为援疆支教江苏教育专家、南通市幼教培训优秀项目专家等荣誉称号。</p> 教师感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菁菁老师</b></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图,并分别从教学分析、策略设计、评价设计三方面详加论述。教授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最应被关注的环节是两个:学习任务分析,此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水平的诊断,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点。两者都是为明确教学目标服务的。最佳活动方式和教学措施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评价的设计则是对课程实施进行反馈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授强调,再好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教育过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保证。在改编进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她提倡从“实践案例”中自我学习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学是否适宜、如何提升课程设计能力以及怎样设计适宜的课程、能否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冰老师</b></p><p class="ql-block">对于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思路。老师指出,课程建构应该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五大方面入手,同时重点剖析了课程实施的路径,强调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专题学习使得我收获颇丰,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反思课程建构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优化与完善。相信我园老师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培养“灵性生长的完整儿童”,促进我园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尹辉艳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再好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教育过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保证。在改进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提倡从实践案例中自我学习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学是否适宜、如何提升课程设计能力以及怎样设计适宜的课程、能否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以学定教是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核心原则。学是指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是指引导幼儿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做具有适宜挑战性的事。儿童是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学的,幼儿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行动。只有深入关注幼儿在做什么,才能懂得应该让幼儿做什么。要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的课程设计,教师必须依据儿童的表现建构课程,即向观察要课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沈景萍老师</b></p><p class="ql-block">课程的实施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此次全国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三个专家的学术报告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聚焦于幼儿园教学,试图为广大实践工作者探寻、反思适宜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和参考,进一步认清课程改革中的误区,在课程实施中达成更多共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闫小菊老师</b></p><p class="ql-block">课程资源的重点是课程,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而不是为了凸显特色,而生硬的挖掘和照搬。我们在工作中,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忽视了资源的教育内涵。所谓的特色,成了一种摆设,并不符合孩子的需要。占用孩子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形式上的课程,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学习机会,就近利用幼儿园内外的植物资源,从儿童的兴趣、发现为基础开发相关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倩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今天的幼儿教育了,我们老师在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多一些更直观的东西,会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的重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促进课程优化,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只要准则在心,相信我们老师一定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成功地助力课程的实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丹丹老师</b></p><p class="ql-block">孩子有不同于成人的经验,有时会把握事物的本质,因为孩子没有经验来限制自己的思维,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有着大胆的设想。或许你会发现孩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问“为什么”,而且这个“为什么”是一连串的内容,就像哲学家马修斯说的那样,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孩子有着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成人却羞于问“为什么”。即使回答不上来,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找答案,或许正是因为孩子,让我们再次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乔慧玲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幼儿教育了,旧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使孩子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使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同时,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余地。课程资源就在身边,课程资源的重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促进课程优化,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只要准则在心,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成功地助力课程的实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马艳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让我对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好的课程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将继续基于儿童的视角,关注幼儿经验,发现孩子成长,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园本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课程更加适合幼儿。不断反思,不断优化,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场景中去观察儿童、研究师幼互动,优化互动策略,在行动中收获师幼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胡珂老师</b></p><p class="ql-block">课程资源就在身边,课程资源的重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促进课程优化,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只要准则在心,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成功地助力课程的实施。在以后得教学中,- -定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丰现,为幼儿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反思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课程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莹老师</b></p><p class="ql-block">幼儿阶段既是人的一生发展的莫基阶段,也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它的这个双重特点决定了幼儿发展具有特殊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可持续发展,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即: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也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不受损害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是中期发展,它指幼儿为学校学习所做的能力方面的准备;第三层含义是近期的发展,指当前的发展,即在活动中幼儿当时的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 纵观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忽视幼儿的不足,并在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儿童观、教育观向着有利于幼儿健全发展的方面转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赵娣老师</b></p><p class="ql-block">教师要集中培训,使全体幼儿教师全面学习《指南》的基本理念、内容框架等,接受系统培训。教师自己抽时间认真研读《指南》,仔细学习具体内容并作笔记,深刻领会《指南》的精神和内涵。教师在系统学习《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目标与任务,完善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调研、优质课、公开课等,进一步加强对《指南》的推广,利用园本教研开展学习《指南》、运用《指南》的活动;将《指南》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p><p class="ql-block">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各领域教学优质活动评比等方式,选取典型,宣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成果,取得工作实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姚永利老师</b></p><p class="ql-block">每次的不断学习都让我对老师有一个新的认识,让我更加明确幼教工作的真正价值:“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促进幼儿体、智、德美”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一是 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云云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讲座学习,我明白要相互借鉴,弥补自身不足。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丰富教研的内容与方式,本着学习——研究——反思——提高的宗旨,以达到启发智慧,互惠思想和经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自身的洞察能力,促进学习的速度,扩展能力空间,发挥更大的学习效果,努力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莹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陆圣红老师《优化课程实施,助力幼儿发展》的讲座,使我开阔眼界。</p><p class="ql-block"> 遵循“以工作室‘慧探教育’研究成果为专业引领,协同‘家园室’多方力量共创项目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路线,以“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尝试解决→总结经验→反思评价”不断螺旋上升为总体研究思路。</p><p class="ql-block"> 项目课程的内涵特征:项目课程是幼儿参与较多、主动引发且有决定权的;是幼儿对其周遭环境内值得学习的事件或现象进行长期、广泛、深入的探究;项目课程是由一种由一位或是一群幼儿所引发,进行深入研究一个特定主题,我们能在其中感受到幼儿的主动、愉悦与成长;意味着对某一值得学习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探究的成员通常是班级中的小组,有时候包括全班,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单独一个儿童。</p><p class="ql-block"> 项目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他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探讨,焦点在于寻找相关问题的解答,而这些问题有可能是儿童、教师或者双方共同提出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文卓老师</b></p><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讲座活动学习,大家相互借鉴,弥补自身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丰富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本着学习——研究-反思-提高的宗旨,以达到启发智慧,互惠思想和经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团体老师的洞察能力,促进学习的速度,扩展每位老师能力的空间,发挥更大的学习效果,努力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冯红敏老师</b></p><p class="ql-block">课程的实施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议题。专家的讲座地将视线聚焦于幼儿园教学,为广大实践工作者探寻、反思适宜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认清课程改革中的误区,在课程实施中达成更多共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对教学、教学与学习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等有关概念和关系的界定,提出了幼儿园教学的核心原则:教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服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涂艳老师</b></p><p class="ql-block">一、幼儿教育首先应该实现幼儿每日生活都是教育理念,实现学习、游戏的有机整合首先,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的所有活动都是教育,幼儿在幼儿园的分分秒秒都是促进幼儿发展平台。这种整体学习的观念有利于教师将知识和经验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二、幼儿教育应该将家长和幼儿园的资源整合起来幼儿教育主要场所就在幼儿园和家庭,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比幼儿园教育的影响还要大,为了让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课程有必要将家庭资源和幼儿园的资源整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三、教育内容的整合可以使幼儿获得全面的、整体的和谐发展,这对于幼儿以后的小学学习乃至初中学习都有益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周红霞老师</b></p><p class="ql-block">今天听了专家的讲解,明白再好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教育过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保证。在改进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她提倡从"实践案例"中自我学习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学是否适宜、如何提升课程设计能力以及怎样设计适宜的课程、能否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理想的课程实施是一个互动调适的过程,是一个有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使用、反思、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教师在课程设施过程中不是一个课程的被动采纳者,而应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具体条件,对课程的某些方面加以调整、完善、改造和创新,不断提高实施的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