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在我校教学处精心筹备下,济源英才学校成功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有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方案。<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8px;">本次活动由教学处组织实施,各教研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span></p> <p class="ql-block">“有效课堂”安排表</p> <p class="ql-block">“有效课堂”记录表</p> <p class="ql-block">“有效课堂”考勤表</p> <p class="ql-block">清楚的记录着老师上课交表及每节课的听表人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参赛对象 30 岁以下且未教过高三的青年教师。按照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轮流进行,语数外每学科安排两位老师、综合科一位老师进行展示。教研组长协调上课时间保证本组每一位老师都能听课。每人每周要听本组教师不少于 3 节课,其它学科不少于 2节,教学处督导检查,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精彩瞬间。<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每位参赛选手精心备课,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大胆创新,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高效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研讨并撰写反思。</p> <p class="ql-block"> 6月16日中午大课间,第二届“有效课堂”展示大教研及颁奖仪式在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魏主任在颁奖点评仪式上首先发表了开场讲话:这次举办的第二届有效课堂展示历时开展了两个月,现在即将迎来它的终结篇。在此期间我们的老师不仅积极踊跃的听了本组老师的课,还跨学科听了其它小组的课。老师们的听课节数都已达到了5节有余,更有甚者听了十多节。我们采取了“优中取优”的原则,让潘振峰和王倩老师利用今天上午的第一、第二节课展示了冠亚军的风采。我们还特地邀请了本部的各学科领导和老师前来打分,点评。</p> <p class="ql-block"> 邀请嘉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span>首先由本次“有效课堂”展评活动冠亚军获得者王倩和潘振峰两位老师对自己今天的课程展示进行反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潘振峰老师:本节课是一节习题讲评课,针对天一联考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分小组讨论从而得出结论,我再针对性点评学生在讨论过程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后期的教学。在上课期间我给学生们分享了两个小视屏,分别是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和海底隧道。一个跟教学有关,一个则是其它的小视频,这样做的目的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倩老师: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深化,原来在我接手这个班之前,这个班的英语排名倒数第一,在我接手之后这个班的英语稳固的位居前三,我甚至多次评教都是前两名,所以这一切都是跟学生的提升相挂钩。</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特邀嘉宾为冠亚军获得者进行深入点评~</p> <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葛中州老师点评:潘老师为了这次准备十分充分、认真,利用导入海底隧道、张京铁路的例子,看似无意实则有意。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学生讨论气氛热烈。讨论的目的是再次让学生熟悉题目,有了疑惑才有听课动力和积极性。有句古语说的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有了疑惑,教师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但是潘老师缺乏的是没有没有深入参与小组讨论中,去观察学生讨论效果和情况。另外潘老师在讲解重点题目时,始终渗透贯穿讲解做题的方法。在讲题过程中进行归纳和提升,注重思维的提升,答案都是潘老师带领学生从图表或者材料中逐步分析出来的。教师要注重课堂的监控和管理,比如学生讨论时积极管理等。教师要点出学生在做题或者分析材料时的缺点,教会学生分析试题的方法。好的教师授人以渔而不是单单的授人以鱼。</p><p class="ql-block"> 英语老师王倩并不在意英才学生学习程度低,坚信顽石也是可以打造成璞玉的,他没有放低对学生和自己的要求,衡量学生,也是在无意间衡量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候志强老师点评:王倩老师此次公开课的主题选的非常好,紧紧围绕环保这个 必考话题,这是一个重要而不紧急的话题 。当前重要而紧急的任务是中央要达到碳中和零污染,热点话题人与自我。今年高考作文有两篇文章都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王倩老师紧紧聚焦环保问题两线。第一是情节线、第二是情感线,王倩老师在情感线上接轨生活用实例,小视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但在思考讨论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展示讨论这一环节。如果王倩老师在讲课时高亢一些,情绪再饱满一些就更好了。本部老师一堂课讲课速度飞快,从刚开始的学生提问到中间老师少讲精讲,最后再到限时练,没有根据学生学情制定课堂目标。而王倩老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所将接手的班级从倒数提到前三,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所以我认为“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赵书印老师点评:英才学校是一个创新、创造的地方,无论是从着装、纪律还是管束上,都是从英才慢慢普及到本部。有效课堂创新,使学生不单单只是 面临一张高考试卷。关注课堂有效性,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我们一直思考的是怎么讲?怎么练?这个知识点需不需要讲? 潘老师和王老师目标清晰,在讲题之前,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调研。所以在课堂讲题上,针对性较强、效率极高。 内容实施上紧紧围绕着新课改的理论,从教会学生方法到教会学生学习,另外在小组讨论这个重要的环节里,潘老师注重一边归纳一边点拨,从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潘老师和王老师在讲课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但在二者相比之下王倩老师运用的更加炉火纯青。潘老师讲课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传达情感。地理来自于生活 ,所以潘老师拓展补充 ,积极寻找跟本堂课相挂钩的素材。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郭海卫老师点评:第一次来英才学校参观学习,感触很多。首先从建筑上咱们英才有数理探究馆、有大礼堂,还有后花园池塘锦鲤天鹅,非常的高大上。站在五楼也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感觉到大气磅礴,同时各个走廊,地下车库也是曲径通幽。整体环境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其次英才的学生将来都是济源建设的主力军,甚至是济源的精英人物,所以这里也是卧虎藏龙。潘振锋老师是带过实验班的老师,水平没得说。王倩老师的讲课很接地气,学生喜欢能学到知识就是好的。相信我们英才的学生大有希望,英才的老师大有可为,我们大一中大展宏图!</p> <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李立峰老师点评:这节课听的我不虚此行,深受启发,一个是地理学科,一个是语言学科。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潘老师分组讨论,每个组都分有具体的题,但潘老师对于出错率最高的还是做了单独强调。在错题统计这一方面潘老师做的非常好,充分用大数据提高讲评。因为老师个人在私底下做过一遍圈出易错题,和学生真实存在的易错题并不是相匹配的。另外潘老师讲题和学生讲题也是有区别的,潘老师注重的是联系知识,而学生往往是就选项论选项。我们为什么不能 放心大胆让学生讲题呢?为什么不能给学生进行一次次讲题培训呢?从而提升学生讲题、析题的能力。学生在面临讲题时理应结合问题的题干,深层次的思考这道题考的是什么?老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题干,交给学生解答的思路。每讲完一道题进行总结这道题干扰项是什么,而不是将干扰项放过一旁,置之不理。再次,公开课规格要求是很高的,理应示范性高一点而不是笼统的原生态课,要在原生态课的基础上不断的做出改变和探索。虽然原生态课决定老师的成绩,但是 原生态课使自己专业成长滞后,所以示范课打磨和锻炼很需要的。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邀嘉宾王俊茜老师点评:谈谈看这两个老师课有什么?我认为是有效、有趣的,王倩老师的课从导入到讲解 ,无论是从互动性还是从掌控力来谈。都显得那么富有生机、彰显着时代性,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 我们教师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潘振峰老师在课堂展示中具有不少的学法指导,有讲有练。英才学生基础差,极易出现疲惫期,容易思想疲待,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有讲、有奖。 课堂上及时鼓励,有助于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嘉宾点评结束后,接着进入颁奖环节,赵书印老师为获奖者颁奖 。本次展评活动奖项设置:特等奖 2名、一等奖 8 名、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10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主任做总结发言,关于有效课堂,他讲了三点:第一心中有愿景,把英才学校建成“示范济源、辐射豫西北”的知名学校。有效课堂:师生愉悦、学有所得、能够持久。第二心中要有事,心中要始终装着有效课堂这件事,注重教学过程和环节。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辅导,批改作业每一环节都很重要。我们的课堂逻辑它是总分总?还是层层递进?都需要思考。课堂环节忌讲废话,忌口头禅,这样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无论是提问、还是板书,还是衣着装扮,都要慎重。第三,心中要有人,不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张着嘴巴接受知识的机器,每一位学生都是爸爸妈爷爷奶奶心中的宝。<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不需要通过知识,教师与学生可以直接产生联系,所谓</span>“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具有模范作用,而学生具有向师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深入展示、交流,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教学风采,还给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提升的平台,更是对我校常规教学的又一次集中检验,既推动了“有效课堂”教学理念在英才的落地生根,也坚定了我校教师锐意改革、高效教学的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