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是太极拳的重中之重

大地工作室

<p class="ql-block">贯穿意义与要求</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论》所讲:“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就足以说明“贯串”在太极练习中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贯串在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61, 137, 255);">1、动作</b></p><p class="ql-block">练太极必须要连贯,每一式之间不能有停顿或者滞留,因为这样就断劲了,对于初学者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练拳时,一定要养成贯串的运动习惯。每一式之间的转换要灵活且紧凑,就是在一个动作完成后,必须立即将第二个姿势进行下去,就像拳论所讲“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一旦有了缺陷、凹凸和断续等弊病,那么练拳就无法做到“完整一气”以及“得机得势”了。</p><p class="ql-block">动作上做不到贯串,有什么坏处呢?拳论也说得明明白白——<b>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b></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断”的现象呢?常常是由于动作做得过大、过快或过慢。如果动作做得太大,我们就很难掌握好平衡。,然而平衡却是练习太极拳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比如练太极拳时,拳架放得太低,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我们就难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必须依靠“调整”才能保持平衡,这时就会产生“断劲”。同样,动作如果做得过快或过慢,也是会产生“断劲”的,因为太极拳无时无刻不讲究均衡,无论力量、速度和动作,都要做到均衡,而且可控。从练拳时间上来看,一般初学者练习一套传统套路,大概是在20分钟左右,然后随着动作的熟练以及功力的提高,一套拳的时间基本上都能保持在30分钟以上。</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61, 137, 255);">2、力量</b></p><p class="ql-block">练太极拳,讲究以“轻灵”的运动模式为主,不能使用拙力,因为拙力也会让我们的拳架产生“断劲”。因为使用拙力时最容易失去平衡。</p><p class="ql-block">练习太极拳,力量的使用原则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样才能做到有虚有实,可虚可实,也让人摸不清虚实,要做到这一点,练拳时必须做到沉着松净,专主一方,支撑八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61, 137, 255);">3、行气</b></p><p class="ql-block">贯串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行气。正如《太极拳十三式行功心解》所讲:<b>“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b>。</p><p class="ql-block">我们练太极拳时,不应该有迟重的感觉。行气需要“顺遂”,就是要求平稳地进行,也就是贯串的意义。所以说:<b>“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b>。</p><p class="ql-block">综上,贯串对于初学太极拳或者有一定功力的拳友,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也是在练拳时要严格遵守的要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