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色皮影戏——魏力群

魏力群

<p class="ql-block">  “红色皮影戏”指的是宣传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弘扬主旋律的皮影戏,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展现。红色皮影”是我国传统皮影戏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对于弘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谈到“红色皮影”,最早应该是革命先驱李大钊亲手编写影戏剧本《安重根刺伊藤博文》,并邀请家乡的皮影戏班在乐亭县城公演的皮影戏。</p><p class="ql-block"> 李大钊同志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18年放暑假回到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为了启发农民觉悟,为了激发家乡人民的爱国热情,根据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剌杀日本在朝鲜的统监伊藤博文的故事,着手编写影戏剧本《安重根剌伊藤博文》。并邀请当地著名影戏艺人孙兆祥排练和演出。孙兆祥组织人力,设计、雕刻影人和砌未,经过紧张的排练,首场在乐亭城里阁上公演,观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此后又在各乡镇连续演出,观众常常挤得水泄不通,各种车辆达几百之多,观众超过了万人。</p><p class="ql-block"> 皮影戏《安重根剌伊藤博文》的出现,不仅使当地群众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皮影戏的时代红色题材的发展开了先河。次年(1919)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运动。</p> <p class="ql-block">革命先驱李大钊</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故居</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故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地区的抗日影戏、福建州的“抗敌纸影戏队、陕甘边区的军旅皮影戏都十分活跃。</span></p> <p class="ql-block">  1944年10月3日延安陕甘边区《解放日报》关于358旅的皮影戏团的报道 </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的冀东大地,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但人民群众忘不了皮影、离不开皮影,每当有了打胜仗的消息,老百姓便找出影箱,演唱传统影戏来表示庆祝。后来,中共冀东特委宣传部领导了解到这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娱乐活动,而且演员少、道具轻、演出简单、活动方便。于是便组织了当地一些颇有名气的民间影戏艺人参加八路军,通过演出皮影戏来宣传抗战。1943年7月,在当时冀东特委宣传部的驻地,位于长城脚下的迁西县黄槐峪,成立了以抗战宣传为宗旨的皮影戏社,李运昌将军题名为“新长城影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运昌将军当年在黄槐峪的驻地小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后来冀东各县、各军分区团也都纷纷成立了影社,如“抗日戏社”“胜利影社”“新乐民影社”“燕南影社”“滦中影社”“滦西影社”等等。这些影社归区党委领导也属军区队伍编制,此时老百姓把革命队伍称之为八路军,影社则依然称“八路军影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长城影社的首任指导员陈大远同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迁西县黄槐峪村委会的老干部(1941年入党、1946年任村长。</span></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影戏窗上悬挂的班社名称的彩帘子</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的影戏人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抗日战争时期的鬼子绑架老百姓的造型 </span></p> <p class="ql-block">  土改时期皮影戏中杨白劳、白毛女造型 </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皮影美军、日军的造型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解放战争时期的皮影戏兵器造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抗战胜利以后,这些影社为配合当时的革命战争、土地改革、平分土地、减租减息、男女平等内容。编写了《锦州战役》《解放平、津、唐》《淮海战役》《解放徐州》《清算阎王账》《改造二流子》《白毛女》《血泪仇》《大晴天》等剧目,充分发挥了皮影戏在革命战争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胜利影社剧本《小二黑结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政治部燕南影社剧本《贫女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皮影戏剧本《白毛女》 </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皮影艺术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陈毅、贺龙等,都曾看过皮影戏,并给了极大的鼓励。国家文化部多次举办了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和汇演活动,许多省、市也各自举办了皮影戏的汇演比赛。不仅出现许多反映时代内容的新皮影戏,而且出现一大批年富力强、技艺精湛的年轻演员,促进了皮影艺术的繁荣发展。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5年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黑龙江演出《工农联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6年陕西皮影戏会演 陕北道情新皮影《春耕》 </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皮影戏所表演的现代题材剧目越来越多,其中反映革命历史人物、当代英雄模范、工农业发展建设、科学技术成就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主题作品层出不穷。如《刘胡兰》《杨靖宇》《赵一曼》《江姐》《杨立贝》《小兵张嘎》《焦裕禄》《红嫂》《向秀丽》《邢燕子》《颂王杰》《学雷锋》《红梅》《李双双》《红管家》《新媳妇》《退财礼》《朝阳沟》《苦菜花》《三月三》《磐石湾》《龙马精神》《烈火金刚》《平原枪声》《南方烈火》《风雨桐江》《风雨战歌》《南海民兵》《赤水红花》《芦荡火种》《林海雪原》《红色信号》《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洪湖赤卫队》《荷花游击队》《红色的种子》《野火春风斗古城》《南海长城》《32111英雄钻井队》《婆媳之间》《双喜临门》《三学白求恩》《山庄红医》《迎风飞燕》等。</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红色皮影戏剧目,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和生动实践,展现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时代风貌。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0年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演出《学雷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0年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演出《少年英雄赖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丰润县皮影社剧本《天天向上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皮影戏剧本《林海雪原》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皮影戏剧本《芦荡火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山皮影剧团演出《小康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 005年山西孝义演出皮影戏《刘胡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5年辽宁师大学生演出皮影戏《抗日英雄杨靖宇》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甘肃环县皮影戏《红军大会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京龙在天皮影剧院演出《小兵张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湖南衡阳皮影戏《夏明翰就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皮影戏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各个时期的红色皮影戏。</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战争年代,不能忘记中国被外寇侵略的历史,不能忘记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英雄模范。应该保留好民间皮影戏在各个时期宣传教育大众文化佐证,使之流传于世,不仅使后人对传统皮影文化的认识。同时更需要保持皮影戏文化融合时代需求、让皮影戏文化在新历史时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时俱进,传承发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