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平铁建回忆录之十二,铁建一师三团修建,京原铁路施工任务及数据

潘建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原创:2021年6月12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山西铁路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八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潘建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谨以此文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完成京原铁路建设任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暨京原铁路全线修通五十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根据本人日记记载整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nbsp;潘建平,男,1952年12月5日出生。1970年5月~1971年9月参加山西铁路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八连修建京原铁路,先后任六班战士、八班班长、连队文书。1971年分配工作到太原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首届考入山西医科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一、前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三线建设重点项目、被称为“林biao工程”、代号3201的京原铁路,开工于1965年,全线修通于1971年10月,主要由英雄的铁道兵部队完成!期间在重点路段、关键时点,也有沿线民工、民兵的参与和奉献!当时我所在的山西铁路建设兵团第一师(太原市组建)第三团(河西区组建)1~9连于1970年5月10日进入京原铁路工地(1971年5月新组建的10~18连新战士进入),1971年6月12日老战士第一批撤离,1971年10月3日最后一批老战士和所有新战士全部退出京原线铁路工地(26天后铁路全线贯通),历时一年半,利用双手和肩膀修建京原铁路繁峙段12.4公里、灵丘段14.9公里,还在40公里铁路的数十个大桥桥头砌片石护坡共计一万多立方石料,为京原铁路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值此离别京原线50周年之际,本文依据我的日记记载,公布三团当年完成的施工任务和微薄贡献,并展示当年铁建战士的青春热血和豪迈情怀!数据资料如有遗缺误漏,请以正史为准!由于对一团(南城区组建)和二团(北城区组建)的施工情况完全不了解,所以没有涉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建平铁建日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危情</b></p> <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20日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军区联合正式发文(晋革发<a href="tel:197014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970]140</a>号、晋军字<a href="tel:197018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970]183</a>号)《<b><i>关于成立“京原铁路山西段建设支援指挥部”及有关问题的通知</i></b>》,明文确定“为了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伟大号召,加速京原铁路建设,中共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研究决定:成立‘京原铁路山西段建设支援指挥部’……太原市组织五千人的民兵团,配属于铁道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军区联合正式发文</b></p> <p class="ql-block">战备形势万分危急!一声令下,雷厉风行:4月20日发文,立即开始组建,从层层动员、全方位安排(粮食关系的转移及补助、生活用品和物资的运输,甚至照明灯油的供应)、实施报名、审核和录取,到4月29日先遣部队出发、5月3日铁建一师三团举行“誓师大会”、5月10日全团到达晋东北的繁峙县铁路工地,全部历时仅仅20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铁路建设兵团录取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三、繁峙段修建铁路12.4公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20日开始,在短短20天里,太原市近万名以“老三届”为主体的“待业青年”被快速组建成“山西铁路建设兵团第一师”,于5月初奔赴京原线的山西省繁峙县境内,突击修建从砂河到平型关段的铁路路基。其中三团的九个连队1984名指战员于5月10日上午分乘60辆敞篷大卡车从太原市集中出发,当晚到达并驻扎在繁峙县的横涧、西连仲、小店、东庄、小屯、东连仲、孤山等村庄,负责完成从大营站到东淤地站(中间经过东庄站)17公里的铁路修建任务,实际上是快速填补这其中关键的10.2公里(连同车站多条轨道路基,共计12.4公里)的铁路空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任务之急,时间之紧,可以从毛主席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线建设要抢在战争的前面,要把LD耽误的三年时间抢回来,即使是提前一个小时也是好的</b>”伟大号召中体现从来。1970年5月10日当全团刚到达施工现场时,修建铁路路基的土方任务已经下达到了九个连队,共计<a href="tel:15642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56420</a>立方;石渣、灰枕和铺轨任务另计。</p> <p class="ql-block">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为了按期完工,从三团大部队到达工地的那天起,直到7月份的两个多月中,凡是从太原市自发前去繁峙要求参加铁建的待业青年,基本上是全数收留,来者不拒! 例如初到繁峙,八连总共216人,但后来扩展到了247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这样,战备的压力还是难以缓解!经过五月练兵、六月初战之后,显然官方还是感到进度不够理想;特别是考虑到雁北属于高寒地区,10月份以后大地将逐步封冻,土石方工程难以进展!于是在六月底,铁建一师党委和铁道兵8718部队党委研究决定:提前一个月,于9月底以前,完成预定应在10月底完成的全部土石方任务,10月1日以前全师结束工程,返回太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18日,三团党委通报,七月份全团任务<a href="tel:9498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94984</a>方,1~15日全团完成<a href="tel:5931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59318</a>方,已完成总土方任务的62.5%,平均每人每天完成了3.65方(其中八连在全团完成任务最好,已经突破了总任务的84.7%)。七月份还剩<a href="tel:3566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35666</a>方,要求后半月每人每日完成3.35方以上。</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24日,是八连修建京原铁路开工以来劳动强度最大的一天。从早上4时出工,8点炊事班往工地送早饭,午休一个小时吃了午饭,然后一直干到晚上8时半,在两人多高的路基上,全连上土方并夯实774立方米,平均每人4.09方。至此,八连提前1个月零6天、超额0.2%,在全师和全团第一个完成了全部土方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定土方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铁路路基的土方工作已经完成,实际上施工任务一直在不断加码。例如八连虽然提前1个月零6天完成了预先规定的全部<a href="tel:18537"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8537</a>方的任务,但我们负责修建的路段还需要再加4000方的夯土才能够建成。</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月大战”三团原定土方总任务<a href="tel:9459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94592</a>方,要求全团平均每人每天在六月份1.31方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2方;七月份全团实际完成土方总量<a href="tel:10535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5359</a>方,比计划超额完成11.4%;平均每人每天完成了2.75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8月中旬,上级给三团追加了8万方土方工程的任务!</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1970年9月19日,上级又给三团下达了新的战斗任务:铺轨12.4公里,确保平枣段(平型关至枣林)铁路在当年12月份通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从8月1日到10月20日,全团完成土方<a href="tel:20423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04232</a>方(包括“帮坡”、“上坡”等等);另外,还开采石方4405立方米、刷坡<a href="tel:1017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172</a>公里、铺底渣<a href="tel:1028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289</a>公里、铺轨12.4公里(包括车站复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些工作量可见,实际上,“八月大会战”、“九月献礼战”、“十月攻坚战”,哪一个月也不比“七月大战”轻松!特别是,“七月大战”我们抬的是每筐90斤的黄土,而七月以后我们抬的是每筐120斤重的石头、每根250斤重的灰枕(钢筋混凝土枕木)和每根1250斤重的钢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25日三团召开全团班以上干部会议:马锡英副团长总结前一段工作:自从9月17日现场会到本月20日,全团共完成土方<a href="tel:931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93100</a>多立方,铺石渣3622立方,刷坡3204米(合面积<a href="tel:96427"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96427</a>平米)。从5月20日正式开工到10月20日止,全团共完成土方<a href="tel:30959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309591</a>立方,石渣4405立方,铺底渣<a href="tel:1028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289</a>米,刷坡<a href="tel:1017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172</a>米(合面积<a href="tel:231215"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31215</a>平米);目前完成了土方总任务的184%,完成的石渣超过300立方,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仅石渣一项就为国家节省资金<a href="tel:20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0000</a>多元(每立方石渣6~8元);至今共完成铁路路基10.2公里,连同车站多条轨道路基,共计12.4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31日开始突击滹沱河大桥北边50米的帮坡、上方任务,路基高达13米,参加者有一连、三连、八连和二连的一个女排。11月1日(星期日)会战扩大到全团八个连、1500人。团部决定必须在10~15天完成这段路基工程。团部广播站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都来到了工地进行宣传鼓动。这<a href="tel:20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0000</a>立方的土方任务原来是铁道兵机械连的,他们在完成了5000立方土方、7米高的路基后,转交给了我们铁建三团。剩下的这<a href="tel:15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5000</a>立方土方,将由我们用肩膀抬上去并用双手夯实,使路基从7米增高到13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团六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1月10日,三团参加京原线修建整整半年纪念日。全团一、二、三、五、六、七、八、九连共8个连经过十天大会战,今天终于按期完成了团党委的会战目标,10天共完成土方量<a href="tel:18857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8857.6</a>立方。下午全团各连集中在工地召开庆功总结会,张政委在大会上表扬了三、五、七、八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团八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日,全团各连班长以上干部被集中到三连俱乐部,参加团部召集的重要会议,会上当场宣布:铁建一师一团和二团在“四好”、“五好”总评之后就回太原,参加太原-古交铁路的修建;三团继续留在京原线,大约三五个月,完成从砂河到平型关滹沱河大桥52公里铁路修建未完成的收尾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元旦之前,一团和二团离开繁峙回了太原,去修建“太古(太原-古交)铁路”;三团则应铁道兵部队的挽留,将在春节后转场到更加远离太原的京原线灵丘县新工地,接替铁建三师(雁北地区组建)没有完成的工作,并且兵力将增加一倍、由9个连2000多人扩展到了18个连4000多人,一直干到1971年10月份京原线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连八班(爆破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1月5日~13日,全团目前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工程任务,就是对已成型的铁路路基进行修修补补,还有就是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和出操训练。与此同时,由于铁建一师一团和二团5000多人刚刚在12月中旬离开繁峙回到了太原,正等待春节过后去参加太原-古交铁路的修建,同时三团战士正轮流在太原探亲休假,于是这批成千上万身穿一身“白菜绿”铁建棉装的青年人,使得太原市的街面突然出现了一派特征性的“铁建绿”景象;再加上男男女女都戴着整齐统一的显眼的黑色杂毛“兔皮帽”,以至不少太原人调侃地称之为“铁匪回城”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四、灵丘段修建铁路14.9公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1月18日铁建一师党委正式下达命令:“铁建一师三团转场灵丘继续完成京原线修建任务”,并立即开始动员!单纯无邪、理想高远的年轻战士们顿时就被激励和激动起来了,决心书、保证书、挑战书、应战书纷纷出现,挂满食堂和村落;“壮志凌云向前冲,万山红遍铁路通”;“双手劈开万重岭,红旗插遍全五洲!”三团八连墙报《幸福路》上的醒目口号代表了200多名八连战士的心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2月25日&nbsp;星期四,晚上全连召开“开工动员大会”,党支部号召大家“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为使京原线‘七一’通车而奋斗!”大家从张玉豪(党支部书记、连长)的讲话中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变化:去年9月上级决定将京原铁路通车时间由今年“七一”提前到“五一”,而现在又将通车时间改变成了“七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2月26日&nbsp;星期五&nbsp;搬迁来到京原铁路的灵丘工地后,八连今天正式开始施工劳动。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全连指战员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全副武装”的工具,集结到了京原线灵丘唐河大桥14米高的桥头工地上,开始了在京原线上的最后冲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3月1日&nbsp;星期一&nbsp;茫茫白雪覆盖原野,降临在初春的灵丘县。这是去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已经半尺多厚了,还在没完没了地下着。三团铁路施工任务下达:修建铁路路段14.9公里,铺底渣6885立方,土方总任务31万立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3月18日&nbsp;星期四&nbsp;今天全团在唐之窊村召开大会,纪念巴黎公社诞生100周年,动员开展“反骄破满”运动,进行1970年度“四好”、“五好”颁奖。白团长总结自搬迁到灵丘以来的任务完成情况:完成土方<a href="tel:1476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4760</a>立方,其中挖方<a href="tel:1017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0179</a>立方,填方4581立方,平均每人每天完成1.2立方;“四好”、“五好”总评也顺利完成,全团共评出“四好”连队3个(五连、七连、八连)、“四好”排17个、“四好”班59个,“五好”民兵940人。白团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置后强调:全团要深入开展整风和“反骄破满”运动,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确保京原线“七一”通车,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50周年,迎接四届“人大”的召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3月19日&nbsp;星期五&nbsp;晚上全连召开大会,张连长对八连1970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全年完成土方<a href="tel:50477"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50477</a>立方,石方759立方,铺底渣1228米,刷坡<a href="tel:40036"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40036</a>平方米,卸灰枕468根,抬灰枕<a href="tel:1261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2618</a>根,抬钢轨120根;出席团学代会代表16人、集体3个,师4人、太原市1人,多次受到师、团党委和8718部队的表扬;驻连军代表聂新礼同志在北京召开的铁道兵专业会议上介绍了我连用“两个决议”建设连队的经验,中共中央委员、铁道兵司令员刘贤权表扬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陈福明指导员作了关于开展“反骄破满”运动的动员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4月6日&nbsp;星期二&nbsp;下午全团冒着漫天的风沙,在六连驻地召开“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大会首先由张文魁政委总结了三月份工作:截至3月28日,全团除了八连配合机械施工外,其余八个连队共完成土方<a href="tel:3411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34110</a>立米,占3月份总任务<a href="tel:4113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41131</a>立米)的82.9%,平均每工天完成1.53立米;另外机械施工完成<a href="tel:2023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0230</a>立米,生产队支援<a href="tel:155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5500</a>立米;3月份共完成总土方量的22.6%。接着马副团长作了4月份工作安排:1、政治思想:①继续认真搞好以“反骄破满”运动为中心的路线斗争教育;②继续认真开好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③在“两个决议”的光辉指引下,继续深入开展“创四好”运动;④认真做好共青团的整团建团工作,着重从思想上继续整顿。2、施工任务:4月份除了八连配合铁道兵机械连完成桥头<a href="tel:23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23000</a>立方的土方工程外,其余8个连队共需要完成<a href="tel:6453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64530</a>立方,平均每人每天完成2立米;再加上生产队支援6000立米,机械完成<a href="tel:43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43000</a>立米,全团4月份土方总任务是<a href="tel:1142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114200</a>立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5月4日&nbsp;星期二&nbsp;中午张连长召开全连班长以上人员会议,讲话要点:①总结四月份工作:全连完成土方(包括配合铁道兵机械连的任务)<a href="tel:44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44000</a>立方、挖土方708立方、刷坡2210平米,五月份任务是刷坡、铺底渣,石方是350立方,还要砌大桥的桥头护坡;②三团在太原市新招收的2100名新兵马上要来灵丘,任务是向北京方向的路基上铺底渣和砌护坡,这样三团的施工地段将由现在的15公里增加到40公里;③原定的京原线“七一”通车已经不可能了,让我们做好九、十月份才能完成任务返回太原的准备;京原线不能按时通车的主要问题是云彩岭隧道到平型关隧道这一段工程量太大、已无法按期完成,这一段也恰好是我们三团的施工地段,也是把我们从繁峙调来灵丘的原因;另外灵丘火车站要建成二级车站,设机务段,仅正线就10道铁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5月10日&nbsp;星期一&nbsp;今天是我们来到京原线修建战备铁路一周年的日子,连队党支部决定在工地搞一次“奋战一小时,看谁最优秀”的施工竞赛活动。竞赛开始:但见炙热的日光下,许多战士脱光膀子、甩掉鞋子、穿梭往返、挥汗如雨,工地上展现出一派大干快上、龙腾虎跃的壮观场面!奋战结果,战绩辉煌:一排42人填土方224,人均5.4立方;二排28人(8班在炸药厂工作)刷坡20米、148平方、266立方,人均5.3平米/9.5立米;三排35人,刷坡28米、306平米、452立米,人均8.7平米/12.9立米;四排52人,刷坡12米、388平米、109立方,人均7.5平米/2.1立米,并整理路基36米;以上指标全部打破了以往的最高纪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5月16日&nbsp;星期日&nbsp;早饭前列队时,张连长宣布“今天全连战士可以随便去灵丘城,只要向排长请假即可,不需要经过连长批准”,原因是新兵马上要来,未来的两周老兵不许进城,把机会留给新兵。另外,团部决定全团18个新、老连队将在八连的唐河大桥桥头工地召开石砌护坡试点和现场会,明天开始要全力以赴进行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5月21日&nbsp;星期五&nbsp;从太原市新招收的2100名新战友到达灵丘,除了新组建的9个连队(10~18连)外,其余安插到原来的9个老连队,其中32人分配来到八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团八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12日 星期六</p><p class="ql-block">今天首批分配工作的36名八连老战士离开铁建兵团,告别灵丘,返回太原参加工作。自此,铁建兵团老战士分配工作拉开序幕,直至10月3日最后一批战友整体“退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8月23日&nbsp;星期一&nbsp;上午八连战士在工地奋战3个小时,于上午10点完成了团党委交给的全部施工任务。下午5点半全连集合,步行到十多里以外的灵丘县城铁建三团团部向团党委报喜:八连在全团18个连队中,率先完成了修建京原线的全部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五、灵丘段40公里铁路数十个大桥桥头砌片石护坡一万多立方石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18日&nbsp;星期日&nbsp;晚饭后八连张连长传达团党委会精神:中央给山西省革委会发了机密文件,省革委会已经层层转发到太原市、河西区和河西区的铁建三团,说三团要扩建2000人的编制,很快就要落实,并来到京原线。看来京原线“七一”通车的目标很明确、压力也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1971年5月4日&nbsp;中午八连张连长召开全连班长以上人员会议,传达团党委会议精神:1、三团在太原市新招收的2100名新兵马上要来灵丘,任务是向北京方向的路基上铺底渣和砌护坡,这样三团的施工地段将由现在的15公里增加到40公里;2、九个新连队新兵来后缺乏大量干部和技术人员,从南、北城区招收的连队只有正职,而从河西区招收的连队连正职也没有;另外质量员、统计员、技术员等更为缺乏,因此九个老连队可能每个连队都要抽调4~8名干部去支援新连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5月16日&nbsp;星期日&nbsp;晚上张连长召开全连班长以上干部会议,主要内容:①下一步全团新、老兵18个连4000多人的主要任务是石砌几十个桥头的护坡,共计一万多立方石料,所有的连队都没有经验,团党委要求在八连施工的唐河大桥作试点,然后召开现场会推广;②唐河桥头砌护坡工程需片石734立方、碎石294立方;“大道地”公路铁路大桥桥头砌护坡需片石645立方、碎石225立方;工程量巨大,容易出事故,大家务必安全作业;③八连将新分配来新兵30人,其中男兵插到各班去,女兵在四排单独成立一个班(17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团十五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团十六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5月,&nbsp;从太原市新招收的2100名新战友到达灵丘,除了新组建的9个连队(10~18连)外,其余安插到原来的9个老连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团二营八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3日,星期日 中秋节。今天是中国传统意味着亲情团圆的中秋节。在圆满完成了担负的全部任务之后的月圆之夜,三团最后一批指战员告别了灵丘县,告别了奋战了17个月、亲手参加修建、即将全线通车的京原铁路,整体返回了太原,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三团离开灵丘县26天后,1971年10月30日,从两端开始铺轨的京原铁路在山西省灵丘火车站接轨,京原铁路全线贯通。1972年7月京原铁路全线通过初步验收,11月交通部和解放军进行验收交接,12月31日正式交付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视频:八连2016年9月13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重返京原线山西灵丘唐河大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五、小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5月10日,母亲节,铁建一师三团9个连队2000余名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离开母亲,来到了长城脚下、平型关前的山西省繁峙县。经过五月练兵、六月初战、七月大战、八月鏖战、九月奋战、十月决战、十一月会战、十二月突击战,完成了10.2公里铁路的土方、石方和铺渣铺轨工程(连同车站多条轨道路基,共计12.4公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1月,三团完成了在繁峙县的全部铁路修建任务,于1971年2月从繁峙县转场到达灵丘县。经过8个月的挥汗激战,修建铁路路段14.9公里,完成了京原线正线施工的最后任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5月,三团新组建的9个连队2100人从太原入场灵丘,与9个老连队一道,共4000多人分布在40公里的铁路沿线,完成了数十个大桥桥头的石砌护坡(共计一万多立方石料),以及其他未完成的收尾工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10月3日,中秋节,在神州大地普庆的月圆之时,三团最后一批战士告别京原线,结束了修建京原铁路的历史使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三团离开灵丘县26天后,1971年10月30日,从两端开始铺轨的京原铁路在山西省灵丘火车站接轨,京原铁路全线贯通。1972年7月京原铁路全线通过初步验收,11月交通部和解放军进行验收交接,12月31日正式交付使用。</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完成于2021年6月12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各连队照片摘自《山西铁路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70-2020)》画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