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纪律、转作风、树榜样】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先锋模范——邓兴利

芸。

<p class="ql-block">邓兴利,男,1965年12月4日生,汉族,中共党员,中江县青市乡中心学校高级教师。2016年10月,学校为 圆满完成光荣而艰巨的教育扶贫任务,将教育扶贫工作重担放在时年51岁,刚从小学教导主任兼教科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邓兴利老师肩上。邓兴利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一刻也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教育局分管局领导、县资助中心、学校师生和群众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虚心好学,勤钻业务。邓兴利老师接手教育扶贫工作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业务不熟悉,为了迅速熟悉业务,已50多岁的邓兴利老师以小学生的心态虚心学习请教。上级下达的每一个通知、文件,邓兴利老师都要认认真真、反反复复阅读几遍,及时吃透上级的通知、文件精神,然后就马不停蹄地狠抓落实。学生的家庭经济信息、困难学生的认定、受助学生的信息等信息都要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而中途接手教育扶贫工作的邓兴利老师又没有赶上县上组织的统一培训,在这种困难面前,邓兴利老师只有抽出节假日和牺牲休息时间自己学习钻研、家里专门备了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实践,实在不懂的就向县学生资助中心的领导和老师请教。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了。虽然这几年,上级给青市学校陆陆续续分配了许多年轻教师,但是,邓兴利老师为了让年轻教师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学期大量的学生信息录入工作都是邓兴利老师独自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好扶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作。为摸清贫困生底数,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确保每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辍学、不因学致贫,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确保资助政策全覆盖;切实加强“三免一补”等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确保政策知晓率达 100%,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每学期开学后,邓兴利老师都要坚持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走村串户,进行家访。经常不能按时回家,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安全隐患。有一次,在去五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满玉琼家的路上突遇5只恶狗围困,在很快就会被狗咬伤的千钧一发之际,3名村名拿着树棒及时赶到才把狗赶走。从此以后,邓兴利老师见到狗就有畏惧感,但仍然不改坚持走村串户,进行家访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邓兴利老师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2017年前,邓兴利老师在结对帮扶长安村贫困户时,邓兴利老师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答疑释惑,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同时也消除了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始终做到了‚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有问题有意见户必访必帮,真情为民的实际行动,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p><p class="ql-block">邓兴利老师还与村干部一起多次召开贫困户的谈心会,坚持每学期召开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长会和贫困学生会,对贫困家庭人员谈心交心,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长龙村3组的贫困户陈明益自己已近80岁,多病,家有5口人,儿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每天都要吃药,儿媳在家料理家务并照顾两个女儿。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邓兴利老师通过家访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战生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多种形式鼓励读书的女儿好好学习。在县资助中心的帮助下,邓兴利老师还千方百计协调圣商慈善帮扶陈明益家。通过不懈努力,他们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大、小人都能自立自强。后来,陈明益的大孙女陈代宇还立下了当医生给父亲和爷爷治好病的志愿,后来,这孩子也的确考上了西南医科大学。</p> <p class="ql-block">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大公无私。作为农村基层学校的教师党员,邓兴利老师时时处处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教育扶贫工作涉及的人多面广,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按上级要求,按时完成某项扶贫工作,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邓兴利老师和中心校校长万立俊、监委会主任张友志一起加班到深夜12:30时,万校长和张主任休息后,邓兴利老师还继续独自在办公室完善扶贫资料到清晨2:00才休息。这样的加班还很多。每逢身心疲惫,心情烦燥,闪现自我解压,推脱沉重的工作包袱或找人代劳的念头时,邓兴利老师一想起自己是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应挺身而出,不但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而且越是困难越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才对得起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于是浑身又充满了干劲。</p> <p class="ql-block">为了搞好扶贫工作,邓兴利老师作为一个众人夸赞的孝子却在自己的父母临终时未能尽到送终的孝行。邓兴利老师于2017年5月14日(星期天)到长安村走访了自己结成帮扶的贫困户,与贫困户家庭成员谈心、拉家常并帮助打扫清洁卫生......与贫困户家庭成员过了愉快的一天。傍晚才去看望重病的母亲,母亲像正常人一样叮嘱邓兴利老师:“我晓得你的工作很忙,你就专心把工作搞好,二天就不要再管我了......”5月15日上午,邓兴利老师正在忙着做贫困学生资助资料时,接到守护母亲的亲人“母亲病危”的告知电话。邓兴利老师还坚持做了一会儿资料才赶回家,见到昨晚精神状态还像正常人的母亲已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趟在床上,早已告别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去了天国。为了沉迷于工作,这种现象在邓兴利老师身上重复发生着,2020年11月下旬,忙于义教困生生活费补助和学前教育经济困难儿童免保教费工作的邓兴利老师连着多日未去看望年事已高的父亲了,12月1日正在做学前教育经济困难儿童免保教费报表资料的邓兴利老师接到给父亲进行日常护理的二弟的电话“爸爸快不行了”。邓兴利老师马上赶回家,将呼叫不答话、鼻孔已感觉不到气息的父亲送的送到青市卫生院,医生检查后唉声叹气地下结论“来晚了,已无生命体征了”。邓兴利老师再次错失了为父亲送终的机会。虽然在关键时刻没能尽孝,但邓兴利老师遵照二老的嘱托,搞好了扶贫工作,想必通情达理的二老会理解并含笑九泉的。</p> <p class="ql-block">邓兴利老师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坚持原则,规范操作,不谋私利。在结对帮扶长安村贫困户时,曾多次代表学校将帮扶干部购买的资助物资发放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里,从未截留一件物品归己有,也没有违规错发一件物品给不是贫困户的其他人。邓兴利老师经办的学前教育经济困难儿童免保教费和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已逾200多万元人民币,但在贫困学生认定、贫困学生受助申请、审核等过程都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三级评议的规范操作并按规定进行公示,从未进行暗箱操作。更未恶意导起国家资金发不义之财,以规范、准确的行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传递给贫困家庭。邓兴利老师还负责联系、协调圣商慈善和春信爱心两个慈善机构结对帮扶学校共14名贫困学生,有时,慈善机构的帮扶款是通过邓兴利老师转交给贫困学生家长的,但邓兴利老师都及时、完整交给受帮扶的贫困学生家长,从未截留1分钱占为己有。</p> <p class="ql-block">由于邓兴利老师在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近年来,获得了许多荣誉。2016年9月被中共青市乡党委、青市乡人民政府评为“师德标兵”;2018年6月被青市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1月,被中江县教育局评为“2017--2018学年度资助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9月获得教育部、人社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2019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级”;2020年9月,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共中江县委、中江县人民政府评为“中飞励耕奖”优秀教师。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面对未来,邓兴利老师信心满怀,将进一步以《中国共产党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做出更加喜人的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