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稿《再见苗中》成稿前后

王光海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4日上午11点,随着中考结束,我知道这意味着我与相处四年的“孩子们”分别了。</p><p class="ql-block"> 6月15日上午,翻看与“孩子们”相关的照片、视频,不禁思绪万千。再次聆听《再见苗中》,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因为从文字成稿到定人朗诵,从朗诵配乐的选择到朗诵语调、语速及情感的指导和训练,历经两周才完成文稿,中间的每个句子浸透这我的心血,演出前三天紧急训练,早读、午休、大课间记录了训练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想起《再见苗中》的初稿,我找了最信任的九位同学:李国梁、李玉洁、张连展、张连杰、王壮志、邵心悦、陈晓君、尚馨悦、刘雨彤,并告诉他们我的大体思路。初稿发过来,我快速阅读,看看有没有符合我的要求的稿子。九篇稿子中,大多为下载拼凑,记叙性的文字太少,显得初中四年太空,唯独看中了邵心悦同学的大体框架,但是内容不够充实。如何呈现初中四年的点点滴滴,如何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真情实感,如何打动在场聆听的每一个人……思来想去,只能亲自出马。闭上眼睛,四年的时光电影般再现,我挑选每年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来呈现,于是一段段四年的过往便凝成一段段文字。</p><p class="ql-block"> 有了四年的事,还要有四年的人,于是初二地理会考,初三生物、历史和信息会考的各位老师被我镶嵌其中。而我把重点放在了初四一年,一年里,初四级部共有17位老师。于是,我再次找了李玉洁、陈晓君和刘雨彤三位同学,让他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任课老师。经过我的修改,便有了对17老师的“简介”,也许个别不满意,但字字句句都源于我和三位同学。六位朗诵者,前五位都讲了三位老师,第六位该如何衔接,各种方案在头脑中形成。我忽然想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寒假开学后,他利用中午12:30——12:50,一模二模三模,一次次与学生交谈,谈成绩,定目标,谈理想,立誓言。就这样,每人三位老师,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 至于伴奏音乐,小虎队的《祝你一路顺风》和《放心去飞》是我早有“预谋”的。定稿后,学生一读,时间超出好多。学生宣誓时,突然想到了伴奏《英雄的黎明》,悲壮有力,效果极佳。文稿末尾,和苗中说再见,说相逢,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再见,再见……期待再相逢,再相逢”,这首歌就是毛阿敏的作品《今宵情》。也许歌名不适合,但歌词极好、旋律极佳,而且时长两分半,配合文稿末尾,情绪高亢,节奏明快,一改离别的悲伤,尤其是“期待再相逢,相逢在苗中”一句配合旋律“期待再相逢,再相逢”,自以为这样的效果完美无缺!</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再见苗中》结束后,学校领导对我说“光海,今年的《再见苗中》真好,你用心了,辛苦了。”一句暖心的话让我感动不已。所有的付出,因为这样的评价而觉得值得。</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要组织学生,并播放更换伴奏音乐,拍摄视频的重任交给了张佳宁同学。长达12分半的视频没有晃动,如此清晰、完整,感谢张佳宁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