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精神代代相传

马秋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勇士精神代代相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追寻红军长征足迹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工农红军从长征,到最后取得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从1934年到1936年,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长征转战十四省,渡江河、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了无数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最近随“学党史走长征路”学习团专程去了红军长征经过甘孜、阿坝的部分地区进行追寻红军足迹,探寻红色往事,通过观看和聆听一个个现实故事、现实场景活动记录解读长征历史,展现长征对当地和后世的影响,再一次目睹并感受到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67, 53, 3); background-color:rgb(237, 235, 232);">英雄壮举,深受</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育,感慨颇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英雄壮举之一 —— 飞夺泸定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一、三、五、九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2名勇士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英雄壮举之二 —— 强渡大渡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24日至25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令第二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二十四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二十军主力及第二十一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千米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两个连驻守,对岸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一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两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一只木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早上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一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军部队成功强渡大渡河,17勇士在作战中的英雄壮举,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英雄壮举之三 —— 翻越夹金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color: rgb(71, 71, 71);">夹金山是全国红色旅游线路“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起点,是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6月初,红军来到了硗碛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红军就是要从这里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翻越夹金山是必经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时值盛夏,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单衣,这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就成了十分艰难的路程。无数的战士被埋葬在这里,使这里成了一座最壮烈的天然“红军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是说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夹金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已经是六月天,这里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为了让战士们比较安全地过山,红四团的领导当晚就到当地居民家,讨教过山的办法。老人们佩服红军的精神,将过山要注意的事情一一告诉给红军指挥员:要上午九点之后登山,三点之前下山,因为早晚太冷,不要在山上过夜,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光弄坏了眼睛,上山不要停留太久,千万不要坐下,带上烈酒、辣椒等,好抵御寒气等等。有一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勇要给红军当向导,于是,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开始翻越夹金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军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有许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爬上来……有许多同志连名字也没留下,但更有许多坚韧不拔的战士,顶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冒着冰雹和风雪的打击,艰难地向前行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这样,红军指战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近八个小时艰苦的行程,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英勇的搏斗之后,于6月15日当天晚上,翻过了夹金山,并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先头部队成功会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夹金山这座没有硝烟的战场,终于翻越了,两大主力红军的先头部队也在达维会师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红军各部,使两边的红军战士都鼓足了干劲儿,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结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军长征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红军长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铭记历史,崇敬英雄,让英雄精神融入血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