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月骄阳伴花香,教研到来携清爽。6月11日,“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崔静芳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府场中心学校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新堤中学的雷慧老师执教《“人有我新”巧发散——中考备考之作文训练》,用谈话式导入新课,结合《我身边的母爱》这个题目,围绕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导学生用代表母爱的一个形状,一个声音,一种色彩,一种味道……来表述母爱。</p> <p class="ql-block"> 这节作文课开展了三个实践活动:活动一《你是我的太阳》启发学生心中的太阳是什么,《好久不见》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为什么好久不见,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活动二:《我要说声谢谢你》这个“我”可能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当一个学生回答,“我”是疫情时的武汉,国家不放弃武汉,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迎来了武汉的解封,让武汉重新焕发生机。我就是一座城,我要对全国人民说声“谢谢你”!这个学生的发言点亮了整个会场,空气里都闪耀着发散思维被激发出来的光芒!活动三:《天籁之音》和《家里来了客人》,激发学生对“天籁”的理解和想象,把“家”放大为“国家”,把“客人”上升到宇宙之外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三个实践活动,告诉学生在备考中学会以小见大,变换角度来发散思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燕窝中心学校的杜汉琴老师示范的是一堂精致的作文升格课《细致描物,自然言志》。围绕习作《薄荷》,抓住薄荷特点来赞美姥姥的品质,先“以读人之方式读物”来教授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充分观物,细致描物,用写人的方式去写物,要写出物与人的相同点。然后“以写人之方式写物”,用一盆备好的水培薄荷让学生观其色,闻其味,触其感,对薄荷进行正面描写,与月季,栀子花进行侧面烘托,还介绍薄荷糖,薄荷膏的功效来体现姥姥在家庭中的付出与作用。</p> <p class="ql-block"> 结合幻灯片展示的内容,请学生任选一张图片对薄荷进行描写,杜老师提醒要写出薄荷和人的相似性。学生在有迹可循的方法指导下,开始进行升格写作。</p><p class="ql-block"> 在分享交流学生升格作文这个环节中,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精彩的习作还没来得及展示,就让在场的人留下了意犹未尽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府场中心学校的周丽老师执教《紫藤萝瀑布》,像这种名家名篇的经典课例以先入为主,而周老师这种初生牛犊的勇气令人佩服。在赏花悟情这个环节中,围绕第2~6自然段,从三个角度来赏析精彩的片段。用对比手法,体悟所托之志,用十年前后紫藤萝的不同,利用助读资料体现作者心情的变化,进而理解文章中的所托之志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自谈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很有新意地让学生上台演花,学生非常踊跃,边挤边嚷嚷“我在开花!”,那一刻,讲台上的学生们俨然成了朝气蓬勃的紫藤萝!</p> <p class="ql-block"> 府场中心学校的叶清老师教授的是名著阅读课《精读<水浒>,走近英雄》,播放《好汉歌》导入课题,学生齐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作者介绍和文学常识,简介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在熟悉主要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节选《鲁提辖三打镇关西》和《武松醉打蒋门神》来分析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分析“三拳痛打郑屠”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从打前的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来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作者淋漓尽致写“三拳”的用意。分析“武松醉打蒋门神”时,学生先分角色朗读,后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把鲁达和武松异同解读出来。终因朗读指导不够,无法深入理解,课堂设计的内容太饱满厚重,教学实施起来难度较大。</p> <p class="ql-block"> 听了这四节课,给人的感受就像久旱逢甘露一样,丰富多彩的课型,摇曳多姿的碰撞,葳蕤生光的理念,让人有春夜喜雨的惊叹!</p> <p class="ql-block"> 洪湖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崔静芳老师在众目期待之下,把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推向了高潮。与以往的评课不同的是,增加了议课的环节。崔老师让老师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告别“一言堂”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崔静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发言,然后由乡镇学校代表老师发言,就一节课中的一个点或者细节来评论,也可以从某节课中的内容来探讨困惑,最后由崔老师答疑解惑,会场精彩纷呈,芳香四溢,依次对四节课评价如下:</p><p class="ql-block"> 雷慧老师的课《“人有我新”巧发散》,雷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用正面积极,凝练的语言能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能够放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用具体的事物来清楚生动的表达抽象的事物,把母爱写得很具体。</p><p class="ql-block"> 杜汉琴老师的《细致描物,自然言志》,杜老师是一个很有心的老师,课中教具多,让学生去摸去闻去感受,在对比中让学生去感知。作文升格课有具体的做法,有过程的设计非常好。建议是:要有任务式的驱动,让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有目的性,在读之前要明确老师对他有什么样的要求。杜老师没有在幻灯片中呈现原文,让学生关注细节来修改,怎样来写得更细腻更生动。</p> <p class="ql-block"> 周丽老师的《紫藤萝瀑布》,抓关键句做批注赏析,让学生去演花很有新意,如果把演花时的情态,动作有所提升就更好,赏析散文要有层次有深度,“我在开花”是各种各样的情态的花,有个性化的语言杜绝齐读,议论性的总结性的话可以齐读,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有意而为之的,不该是随意的。</p><p class="ql-block"> 叶清老师的《精读<水浒>,走近英雄》,设计内容很饱满,要做到一课一得,英雄的特色是在读中才能走近的,在分角色读的时候,两人直面对话时,用你一言我一语的形式,感情才能把握得更好,火候才更恰当。</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想必崔老师是一个幸福的人!崔老师说,成长即幸福,收获即幸福!老师们要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现场用心听,学习之后要汇报,只有在任务的驱动下才能开始成长,主动学习非常重要,是一个老师走向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学会积累才能真正成长起来!</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给青年老师提出两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讲课就是照镜子,教师要转换角度,在设计教案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把教学目标精细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用学生的话来说,学会选取合适的信息来,做到“一课一得”才能在教学中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去“标签化”,即去掉“好”的评价,如适当的追问,你从哪一个词看出他的善良,你把这句再读一遍?学会细节描写,如直接写“寒冷”就是标签化,只需通过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写出寒冷的意思,而不直接用“寒冷”这个词。</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送教活动,老师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干货”!再次诚挚感谢洪湖市教育科学技术中心,感谢荆州市崔静芳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及所有导师,感谢主办方府场镇中心学校的竭力支持,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吾辈将不断地加强学习,在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