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

老王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静物摄影《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  提起端午节人们想到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南京还有吃“五红"的说法。五红是:烤鸭、雄黄酒、苋菜、鸭蛋、龙虾。红色寓意着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喜庆的颜色又增添一些节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不知道,端午和南京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端午节最早实际上起源于吴越地区,也就是我们江南地区,端午这个词,最早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实际上就是起源于南京,从南京到江南走向全国,地域在变化,形式也在变化。</p> <p class="ql-block">静物拍摄《端午粽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端午节在古代也被称为"防疫节"。“把艾草艾叶挂在门上,是端午节起源之初就有的一个习俗,可以趋避瘟疫,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习惯把艾草挂在门口,或者摆铺在门廊之上,到了现在我们一直继承着,体现着我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体现着我们和自然的互动关系。你家门上挂艾叶了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