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庆816工程

善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是2021年6月13日,我们选择了参观重庆816工程,自驾游一个小时40分钟左右,到了重庆涪陵816工程所在地~白涛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的气温很高,可是走到816工程的洞门口,很冷很凉很潮湿。我们坐在观光车上,凳子上都水淋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6”工程是我国70年代军工技术的颠峰代表作,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倾注无数人的心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6”地下核工程主要遗存有: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中央控制室,电机、控制设备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革期间开始施工的“816”地下核工程曾是一个重大国家机密,由于历史原因,它并没有最终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一个半途夭折的巨型怀旧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一个埋藏在重庆山区地下50年的重大国家机密,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施工,工程所在地白涛镇作为地名,在地图上消失了20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神秘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工程经历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四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工程解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为当时中国准备建造的第二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中国第一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为1950年苏联援建的甘肃玉门低窝铺斯隆市场,中苏关系紧张后,中央认为斯隆市场的安全性成疑,因此在三线地区另建设一套隐蔽而不会受破坏的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就成了当务之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军用反应堆设计为天然铀墨,水冷型的热中子堆,1966年1月13日,中央专门委员会作出选择中有关原则问题的决定,3月7日二级部办公会议决定按35计划要求,两用堆在1970年建成后,处理厂在1971年建成,各方面按此进度安排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6年6月,中央同意二级部初步选定将第二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建在四川省涪陵县白涛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一触即发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毅然决定在中国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开展一场以备战为指导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建设。它经历三个5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核工业的战略转移是重中之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 “816” 是个工厂,位于滚滚乌江,在乌江之畔的金子山内挖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其最大洞室高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深入乌江江底30余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应对国际局势,也为了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改变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我国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那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为了这一建设无数好男儿抛家舍业,流血流汗,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将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被世人所铭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我国第1颗原子弹,1:1等比例模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重庆留下了许多那一特殊时期的产物,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工程,它就是重庆“816”地下核工程,1966年经周总理批准,修建整个工程,打地洞就耗费8年,安装设备用了9年,前后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转产四个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核反应堆的锅底,辐射最强的地方,工程投产后这里将完全封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6地下核工程曾被译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核工厂,亦是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国家最绝密的工程之一,直到2002年国防科工业、科工委下达解密令之前,这里都不为人所熟知,2010年816地下核工程首次作为景区,面向世人开放,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被它震撼不已,对先辈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工程直到1984年停建时,已经投入了6万多的人力,建成了长达20多公里的洞体工程,它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多达18个大型洞室,被各种纵横交错的地下道路连接起来,使得这里宛如迷宫一般,据说洞体施工挖出的土方就有151万立方米,由此足以证明这一工程的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是自动电位差计,今完整保存1034块,主要用于测量工艺棒的流量。单个的价格为2000多元左右,当时的人工月工资只有40元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祖国一声召唤,数万名华夏优秀儿女、云集白涛镇的大山深处,乌江之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当床、地当炕、人拉肩扛,二十四小时不停工,昼夜兼程、艰苦奋斗18年,靠青春热血,忠诚和担当,铸造保卫和平的国之重器~816地下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7年2月工程兵54师代号8342部队,所属三个团入川,承担起西南三线816工程的建设任务,1970年54师参加抗美援越的一个团,留在酒泉基地,其余全部归国家核能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了三个建筑公司。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涪陵区现调配的民工又有1万人左右,加上全国征调的技术顶尖儿人才和老厂调转的技术工人将近一万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里,一下聚集了将近六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修建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体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1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18个大小洞室,道洞、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130多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当时最时尚的电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代号816的工程,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有惊天动地之举,当年为绝密核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隔半个世纪。来写“816”,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历史名词叫做“三线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种民族精神叫做。“无私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段共和国的记忆叫做“备战备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世界局势趋于和平发展时,祖国一声令下,“816”工程就地停军转民,816人铸剑为犁,万余816职工、家属、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突破和自我转型,成为核工业部军转民的一面旗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16小镇距离“816”工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也是不可不去的景点之一,那里有很多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目前可供游客参观的只有整个工程的很小一部分,但已经足够让人感慨,其布置情况是:洞挨着洞,洞连着洞,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在主洞的顶部、底部和四周,还开了近20多条跨度、高度不等的支洞,这些洞口多嘴小,脖子长,肚子大,跨度大,高度大……。由此可见,洞体工程设计的难度、也更能推想到施工中的困难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庞大与不易,它的存在代表了整个风云激荡岁月,先辈们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的忘我精神,这种舍我其谁的气魄,不正是我们后辈应该学习的吗?不正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励国人不忘“九一八”国耻!弘扬“三线建设”艰苦奋斗精神……。如果你有幸来到重庆,不妨去涪陵白涛小镇去看一看,那里书写着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个要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个废弃的工程让我们至今仍然享受着和平,绝密震撼“816”虽然废弃,但功夫没有白费,只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就不能质疑当初的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去实地感受一下,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入选理由:三线工程之一,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号称“世界第一人工洞体”,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中国唯一解密反应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9年7月29日,重庆涪陵“816工程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谨以此美篇向参与“816”所有地下核工程的老前辈致敬!向所有三线老前辈致敬,向这段历史致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