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球是个椭圆形行星,靠自转引力吸引着大量的水附着在地表。整个地表的百分之七十为水占据,以区域划分为四大洋,在大洋交缘区又有许许多多小海洋,实际上洋与洋间均相通,海与海间均连接。欧洲板块在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地中海位于欧,亚,非洲之间,它呈U形状,北面是欧洲大陆,南面是非洲大陆,而东面连接亚洲,只有西面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地中海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为1800公里,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却温暖湿润,是欧洲人冬季的度假胜地。地中海海水湛蓝清澈,海平面风平浪静,像一个漂亮温柔的姑娘躺在亚欧非大陆之间。地中海中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而独立以岛屿为国家地只有两个。马尔他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靠近西侧海域是马尔他国;靠近东侧亚洲大陆的是塞浦路斯国。几年前有幸来到那里,在此将所见所闻,风土人情介绍一下。</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西西里岛诺托(Noto)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部锡拉库萨(Syracusa)省的一座城市,1693年1月11日,诺托旧城被地震完全摧毁,当地居民在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巧妙设计下,在这里重建了8座巴洛克风格的新集镇,在2002年,诺托及其教堂因其优秀的巴洛克晚期的建筑风格被列为世界遗产。通过渡轮2个小时左右海上航行到达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马尔他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国土很小,总体面积316平方公里。共有5个小岛,瓦莱塔岛,戈佐岛、科米诺、康米诺托和费尔夫拉岛组成,其中瓦莱塔岛为马尔他首都,海岸线长190多公里。瓦莱塔岛最大,面积为245.73平方公里,是天然良港;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为67.08平方公里。马尔他共有五个小岛,其中有人居住的有三个岛,由于岛上没有湖泊河流,淡水缺乏,吃用水源都是靠海水淡化生产,所以土地不能随便用于耕作,生活必须的用品,如食品,蔬菜也都是从欧盟其他国家进口,这样生活成本相应提高。好在马耳他政府为本国居民提供补貼,以便他们能过上安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马尔他共和国即马耳他国,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其中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p> <p class="ql-block"> 岛上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信仰天主基督教,据传,传教士圣保罗曾在公元60年因海难而滞留马耳他3个月,这可能是该国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 马尔他是地中海东西部海域重要节点,很显然谁想控制地中海航线,谁就要控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马上他。所以马尔他的历史十分复杂。在公元前四世纪,蛮族入侵欧洲,马耳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公元217年被强大的罗马帝国统治,并给马尔他带来了繁荣;直到公元9世纪起,马耳他相继被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诺曼人统治;1523年,“圣约翰骑士团”由罗德岛移居至此,并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认。“圣约翰骑士团”后更名“马耳他骑士团”;后来被法国,英国先后占领,1814年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00多年来一直是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直到二战胜利后的1964年马尔他才正式宣布独立,1974年12月13号改为马尔他共和国,并为英联邦成员国。</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岛上大多是石灰岩低丘,地表土层易被冲刷侵蚀,水分不易储存,故植被稀少,尤其不利于农植物的生长,所以一切粮食,蔬菜均要靠进口。但是马尔他国却很少有裸露的土地,贫瘠的土地都能看到绿色植被。</p> <p class="ql-block"> 瓦莱塔是马耳他共和国的首都,位于马耳他本岛东部沿岸,两侧为天然海港Marsmaxett及Grand Harbour,是全国的主要海港。城内有多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多源自骑士团统治时期。曾经保卫一方的碉堡已改设为公园,供游人观赏海港以及马耳他岛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马尔他“大港”早在腓尼基时代就被当做海港运用。圣约翰骑士团曾将这里当做海军基地达268年,后来英国也将其纳入战略基地长达170年。英国军队离开后,大港的军事战略意义不再那么重要,但它是马耳他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马耳他对外联系的重要平台。人们形象的把马耳他岛国誉为地中海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大港无疑又为这颗璀璨的明珠增添了鲜明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它的名字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取的“马莱特”演变而来的,意思就是“避风的港湾”,这里完好保存了许多极具历史感的美丽建筑;不仅如此,整个马耳他都处于大海深蓝色的背景中,当地的自然风光可想而知。位于地中海中心的马耳他群岛从远古时代就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三姐妹城即维洛里奥萨与科斯皮夸和森格莱阿组成中世纪马耳他著名的三镇。</p> <p class="ql-block"> 瓦莱塔城于1566年3月28日举行奠基仪式,动用8000名劳工,花费5年时间完成,并以“马耳他之围”这场著名战役的指挥者让·德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这便是瓦莱塔的建成之始。次年,出自安全考虑,加强海岛防御,在战略高地希伯拉斯山修筑一座3公里多长的城池作为军事要塞,以防外敌再度入侵。5年后完工,此后一个半世纪城墙一再加固,极具威慑作用,此后土耳其人再未进犯。1571年,瓦莱塔被定为马耳他首都,整个首都人口现在只有一万人。</p> <p class="ql-block"> 曾经登上马尔他首都-瓦莱塔。瓦莱他这座城市很古老,登上巴拉卡公园你可以👀到壮观的乳白色城堡矗立在海湾,好似瓦莱塔城市守卫。马尔他很小,首都自然更小,小得简直可怜,浓缩的却都是精华,这里的建筑颜色很鲜亮,别具一格,且与众不同,突显地中海情调。马尔他又凭啥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呢?马尔他是欧洲人冬季旅游天堂,除了旅游收入以外,马尔他地处地中海中部,是亚欧非大陆交汇地带,每天有着成百上千的民用飞机途经,要想此地过必得留下卖路钱,马尔他每天只要张开双臂迎接从天而降的真金白银!</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旧都姆迪纳,同时也被称之为“寂静之城”。旧都之小,可称袖珍,只有一平方公里,方方正正,也就是城堡长,宽都是1000米。四周城墙围着。城门前一条宽宽平桥通往外面,城门上有着皇家印纪雕像。</p> <p class="ql-block"> 旧都之小,可称袖珍,四周城墙围着。城门前一条宽宽平桥通往外面,城门上有着皇家印纪雕像。旧时达官显贵统治者们办公及住宿的地方。里面一座座小小的别墅,教堂,办公楼宇挨排连着。有一条主街道,石板路面,磨得光光的,而三百前的一场地震毁了街道一侧,后来才明白地震烈带正好处于街道的一侧,重建后形成街道右边的是新巴洛克建筑,另一侧是六百年的建筑。现在居住在寂静城中的人口还有两百名左右,主要是神职人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寂静城中,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充分表现各家的身份,述说着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的状况,有卖掉的或置换的都说明该家族已中道没落。本家族居住的,说明这家族正在没落。如果该建筑物没人居住且保持该建筑物依旧熠熠生辉的,则表明该家族依然富裕。因为保护古建筑是需要大量金钱的,有的建筑一年需要几百万,上千万欧元来维护和保养的。</p> <p class="ql-block"> 旧都城内的房子虽然都已上百年历史,房屋外貌还是那样古老,但房屋却保存得很好,鲜花绿草把房屋团团的包围着,让人感觉主人依然在屋内。</p> <p class="ql-block"> 旧都街巷为井字形,街巷很窄,不足5米。街巷中除了游客,死静死静,住宅是十有九空,毫无人烟生活气息,静得有些可怕,游客们也只好放慢脚步,低声喘气,生怕吵醒古老房屋,破坏这里寂静之地。</p> <p class="ql-block"> 瓦莱塔旧城与耶路撒冷的圣约翰骑士团的军事和宗教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旧城充满宗教神秘感,大首领宫内的卡斯蒂利亚-莱昂营房、普罗旺斯营房、意大利营房、巴伐利亚营房等建筑,现在分别是总统府、考古博物馆、邮政局、国土部等政府机构、文化设施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也是夏尔.弗朗索瓦设计的,当时是姆迪纳的法院,始建于1726年。现在是姆迪纳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 旧都城外面可以看到马尔他人慢节奏的生活,悠哉悠哉的。街巷里不时响起的马蹄声,载人马车慢悠悠地出现,似乎能让人找到中世纪的感觉,与现代社会面貌格格不入,他们很享受古老的生活,喜欢古老文化给他们生活带来平静,追求安安逸逸的生活方式故被称为“寂静之城”。</p> <p class="ql-block"> 旧城建筑材料都是乳白色的岩石,那些都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而且岩石内有无数孔隙,贮存着水分,质地松软,可像木材一样砍、锯,按需要形状任意加工。房屋盖成后,经风吹日晒,石内水分蒸发干净,石质变得比砖块坚实得多,房屋造价低廉,因而瓦莱塔市区居民住房十分宽敞。</p> <p class="ql-block"> 瓦莱塔以其浑然一体的城市规划,堪称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创意。瓦城的建筑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城墙带有堡垒和棱堡,环绕着自然景物,纪念建筑群选址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巴拉卡花园是游客和当地人最喜欢的放松和休息的地方。它位于卡斯蒂利亚宫旁,四周是喷泉,树木,花卉,雕像,还连着露台和观景台。在观景台上,你可以欣赏到大港湾(Grand Harbour)和三姐妹城(the Three Cities)令人震撼的地中海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拱形露台是由意大利骑士弗拉米尼奥·巴尔比亚诺于1661建造的, 是意大利骑士的私人花园和运动场。后来,在1824年,它开始对公众开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花园遭受了重大破坏,后来又经历重建。上巴拉克卡花园也被视为马耳他看日落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下巴拉卡花园就在上巴拉卡花园附近,与其位于的姊妹花园上巴拉卡花园不同,下巴拉卡花园有着别样的景色。从这里你能看到里卡索利堡,比奇宫,毕尔古的全景,还有维托里奥萨和卡尔卡拉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 现在所见的巴洛克式教堂是1696年重建的。教堂的设计者是一位出生于比尔古的马耳他建筑师Lorenzo Gafà(1639–1703,权且译作洛伦佐.加法)。当然寂静的小城里也少不了教堂⛪️,马尔他第三大教堂圣彼得·保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保罗大教堂的建造是为了纪念保罗因为海难受困于此,据说圣保罗的神迹让马耳他岛全体信奉了基督教。而普布利乌斯则成为马耳他的首位主教,并于公元112年殉道。这座教堂有特色的就是壁画,当时请了好的画师为建成的教堂画壁画,内容主要是圣保罗的生平以及船难事件的过程。这些作品至今仍完好保存在金碧辉煌的教堂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教堂中有一尊圣保罗的木雕像,并珍藏有保罗的圣物,一只手臂骨和一截保罗被砍头时所倚靠的柱子。此外,该教堂内还收藏了一些马耳他特产的金银丝工艺品,值钱的是一个18世纪的银王冠。</p>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联合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原称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女修道院教堂,位于首都瓦勒塔市内。建于1573-1578年,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部分模仿哥特式。内部装饰华丽,各种大理石雕刻极为罕见。教堂整个圆顶内部是大壁画。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首领的遗体。圣约翰大教堂是骑士团自己的教堂,也是最主要的教堂,是首领和骑士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祭祀的场所,从教堂的装饰可以了解骑士团的历史。教堂外观苍白、朴素,但内部装饰却丰富多彩。据说,圣约翰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奇妙最吸引人的教堂之一。说真的,第一眼看这教堂的外观是真的太不起眼,而真的当你踏入大厅的那一刹那,你会被震惊到,金碧辉煌的让人目瞪口呆,唯一的疑问就是:这真的是教堂?</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Gozo(戈佐)岛是马耳他三个有人居住的岛之一,戈佐岛是🇲🇹第二大岛戈佐岛长14公里,宽7公里,位于马耳他岛的西北方,中间隔着小小的科米诺岛,有定期轮船往来于两大岛之间,是仅次于马耳他岛的第二大岛,面积为67.08平方公里,人口2.8万。戈佐岛也是一座非常朴实可爱的小岛,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将烦恼抛于脑后,是一个让人放松心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渡轮由瓦莱塔岛到戈佐岛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船舱里明明有着舒服的座椅和沙发,外加冷气,可老外们偏偏喜爱露天甲板,齐刷刷地迎着火辣辣的太阳强晒自己,真是倔脾气。</p> <p class="ql-block"> 从瓦莱塔岛去戈佐岛必须乘坐渡轮,时间大约2个多小时,安逸舒适的渡轮咖啡酒吧一样不少,让每刻享受生活的人方便。</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000年,马耳他地区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马耳他巨石庙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拼接技术建成的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比埃及金字塔历史还悠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马耳他岛屿上的哈加琴姆神庙也是用巨石建成,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极品,也是最复杂的巨石遗迹之一。考古人员发现,这里很多石头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意义。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所有的神庙中最为巨大、也最令人瞩目的超巨型石块。在这座巨石神庙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块做成的“石桌”,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还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论。在这座神庙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据此估计这座神庙与当时的母神崇拜有关。</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上的吉干提亚巨石神庙遗址,据考证建于约前3600年前,比金字塔还早800年。目前巨石矗立,还保有当年的轮廓,拱门、巨窗、公母结构相接牢。</p> <p class="ql-block"> 地中海正午的耀眼烈日下,吉甘提亚巨石神庙愈发显得宏大,绝非我们这种尺度的人力所能为。那么,眼前所见,以及曾经在世界许多地方所见的巨石文化遗址,究竟是谁留下的?留下它们的人,又去了哪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上最著名景点是吉甘提亚巨石神庙。这是一处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废墟,是至今难以确认其来源的巨石文化遗迹。吉甘提亚巨石神庙建造于约公元前3600年,比埃及金字塔至少早800年。这处距今五千年的巨石神庙位于戈佐岛的西北部,神庙有完整的形态、功能明确的建筑结构。外墙用珊瑚石建造,内部使用球状石灰岩,建筑上装饰有动植物图案的浅浮雕。据说,神庙遗址内发现了祭坛、神龛和其他祭祀用品,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史前历史文化信息。</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比较封闭,因此较多地保持了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戈佐的魅力在你到达那里的时刻即已显现。比马耳他还小但更绿、更乡村化。岛上山道如织,绿树成行,古迹众多,田园四布,具有宁静的乡村风情,是马耳他人和外国人的休假、消闲胜地,具有阿拉伯和欧洲的双重特点。</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港口桅杆林立,山坡上耸立着高高的教堂,游人从这里走上戈佐岛, 那些欧洲富豪们,把豪华的游艇放置在戈佐岛海湾,马尔他各个岛屿随时恭候大驾光临。</p> <p class="ql-block"> 佐岛上最为著名的景点是蓝窗(Azure ),俗称天窗,两边有直径约100米的石墩,支撑着一个石盖,形成一个高约百米、宽约20米的“窗子”,从中可以看到对面蓝色的波涛,犹如人们通往大海的门户,因而得名。2017年3月8日海面上刮起少见的大风,巨浪🌊推倒了一个架在巨大石墩上,长100米宽20米形成的一个石板,彻底摧毁了世界遗产~蓝窗,令世人伤心欲绝。被世人誉为的“世界之窗”,透过中间空洞湛蓝清澈的海水夺框而出,所以也称为“蓝窗”,照片上的是蓝窗,与现在看到的是已毁灭了的蓝窗。戈佐岛蓝窗已逝,蓝洞依旧。</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最著名景点有三蓝之称的,蓝泄湖,蓝洞和蓝窗。享誉当下三蓝中只有蓝洞才醉人心扉,从高处俯瞰,象鼻般山岩伸入碧蓝海水中,形成象鼻两侧海水冲刷成一个贯通圆孔。蓝洞美景的体验终于弥补了蓝窗的缺憾。著名的“三蓝”,也即蓝窗、蓝洞和蓝湖。如今蓝窗虽然残缺,但是蓝湖和蓝洞依然美丽,尤其是蓝洞,因为有故事而更讨游客欢心。相传,荷马史诗《奥德赛》主人公奥德赛返乡的情节扯上关系,当时的“水妖”因为单相思而爱上迷途的奥德赛,将奥德赛扣留在蓝洞里,蓝洞故事的最终奥德赛得以逃生回到家乡美好结局。今天的蓝洞依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也是浮潜爱好者的天堂,人们开着过来,带着浮潜装备,无论男女老少,就在路边上换更换浮潜服,一切显得那样自如,而我们外国人眼里却觉得非常新奇。</p> <p class="ql-block"> 戈佐岛海湾等待着整装待发的浮潜者,看到碧蓝碧蓝海水就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非常令人心旷神怡感觉。</p> <p class="ql-block"> 蓝拉湾 Ramla Bay 在戈佐岛北部,为特别的红沙滩,这里每天都有人进行游泳,浮潜,海钓,风浪板等活动,各求所需,追寻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 马耳他国家风景十分优美,火辣的阳光和岛国长长的海岸线,为欧洲北部国家的人提供嗮太阳的极佳场所。马耳他最著名景点有三蓝之称的,蓝泄湖,蓝洞和蓝窗。蓝泄湖实际是在山谷下海水外沿有一个围拦,形成一个湖泊形水域,海水蓝得透彻,蓝得妖艳,晶莹剔透,浅海底动植看得清清楚楚。初学潜水者的乐园,男女老幼均有。蓝窗是两面巨大的天然石墩高100米,宽20米,中间形成一个通透方形窗框。经历了几个世纪日晒雨淋,海水冲击,尤其是大风掀起的巨浪,天长日久的冲击下,享誉世界并具有独特风貌的蓝窗在2017年3月8日被疯狂的巨浪推倒,并冲走断壁残垣,只剩下连着岸堤上的石墩,令人哭泣。如今,蓝窗虽已残缺,但蓝湖、蓝洞依然迷人。三蓝中只有蓝洞才醉人心扉,从高处俯瞰,象鼻般山岩伸入碧蓝海水中,形成象鼻两侧海水冲刷成一个贯通圆孔。山岩在海水冲刷下,山岩脚下冲击出一个个岩洞,海水穿入岩洞又退出,掀起一波一波海浪,白色浪花拍打山岩。汽艇穿梭沿着山崖,岩谷,近距离接触海水和岩洞。汽艇在波涛中前进,上下颠簸,惊险刺激。蓝洞美景的体验终于弥补了蓝窗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 蓝泄湖实际上是在山谷下,海水外沿有一个围栏,形成一个湖泊形水域,海水蓝得透彻,蓝得妖艳,晶莹剔透,浅海底植物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里也是初学潜水者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旅游部门有着严格规章制度,海面上风力大于4级就不能出船,今下午虽然海面上风浪不小,但正好符合出海的要求,游艇码头游客不少,游客们甘愿冒着小小游艇在海上颠簸,也要看看崖岩洞,体验一下从洞中看世界,一个字~值!</p> <p class="ql-block"> 小船只能坐上六到八个人,游览码头严格规定,只有风力在四级以下才能载客,今天虽然风力正好在四级以下,但是海上无风三尺浪,小船上下颠簸,根本无法站立。</p> <p class="ql-block"> 海岸边的崖壁上的岩洞,是因猛烈的海浪千百年的冲刷石灰岩而形成,也是地中海区域比较少见的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 山岩在千百年海水冲刷下,将山岩脚下端冲击出一个个岩洞,海水穿入岩洞又退出,掀起一波又一波海浪,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山岩,发出“轰轰”声音,气势汹涌,小游艇穿梭着一个个山崖岩洞,游艇在波涛中前行,上下颠簸,惊险刺激,并能近距离接触湛蓝的海水和岩洞。游客可以乘坐小游艇进入崖岩峭壁洞中,观看蓝天世界,真是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蔚蓝之窗Azure 位于德维拉湾,在戈佐岛西部海岸,为喀斯特石灰海岸受海涛穿凿后,在岩石上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岩石门。</p> <p class="ql-block"> 海边崖壁下由冲击而导致的一个个山岩洞,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有的里面很暗,水流平坦,山洞边缘犹如剪影般的锯齿,在洞中往外看,就像一幅美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小游艇犹如串门一样,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岩洞,观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洞中的千年崖壁。</p> <p class="ql-block"> 马尔他地处地中海中部,是亚欧非大陆的交汇地带,每天有着成百上千的民用飞机途经马尔他领空,马尔他人民张开双臂拥抱迎接下泻的银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马尔他人民好幸福哦!</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罗马人占领戈佐岛期间,曾经在维多利亚城堡的原址处建造过一座要塞。城门前后一共建造了5次。最初是由弗朗切斯特·拉帕雷利(Francesco Laparelli)负责建造,他是意大利著名的工程师和建筑师, 也是瓦莱塔城市规划的设计者。但在最初建成后,这些年来,城门又在不同负责人的指导下被一次次拆除与重建。21世纪时,城门又在2011年被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重建,并于2014年建成。大概正因为如此,戈佐岛的“条条道路通往维多利亚”。所有神秘的、惨痛的过往,并不妨碍它最终成为度假胜地的美妙。在游客的评价里,马耳他是欧洲的花园,而戈佐岛则是马耳他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 :与马尔他由岛屿组成的国家不同,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岛,也是地中海上第三大岛,是欧洲的后花园。在这里,依着浪漫的踪迹,寻访爱神的维纳斯诞生地,醉倒在葡萄酒的芬芳里。绵延的海岸线,蔚蓝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每字每句,都是送给维纳斯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地中海环绕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9000余平方公里,约等于中国🇨🇳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一。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在岛上生活,迄今已有10000年,全岛人类文明遗址遗迹众多。其西南地区的帕福斯城,是古罗马传说中爱神“维娜斯”的诞生地。1980年,联合国🇺🇳将整座帕福斯城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图片是始建于公元1095年的圣保罗教堂遗址,高大雄壮的古罗马风格的石柱、古老精美的马赛克图案清晰可见,处处彰显着这个建筑遗址的艺术与历史价值,让人留恋忘返……</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岛。后曾被古埃及、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国征服。公元前58年并入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归属拜占庭帝国。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被割让给英国,1925年成为英“直辖殖民地”。1959年2月19日与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苏黎世-伦敦协定》。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1年加入英联邦。独立后,希、土两族多次发生冲突。1974年后,土族北移,并于1975年和1983年先后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形成两族南北分治局面。目前,“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仅得到土耳其承认。</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共和国实在小众,据说2017年仅有3000位中国人到达过这里,所以,如果着迷于欧式风情的游客不如来塞浦路斯看一看,这里无需排长长的队,无需在热门景点挤破头,仍然能收获浪漫的假日。</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这条街尽头是一个关口。1974年塞浦路斯被分裂成北塞浦路斯和南塞浦路斯两个国家,尼科西亚也一分为二,北,南各占一半,中间有关口互通。不过当今国际认可的塞浦路斯是指南塞那部分;北塞只有土耳其一国认可,所以去北塞的航班必须从土耳其走。</p> <p class="ql-block"> 1974年塞浦路斯被分裂成北塞和南塞两个国家,首都尼科西亚也一分为二,一人一半,中间有关口互通。不过目前国际认可的塞浦路斯是南塞,北塞只有土耳其认可,所以去北塞的航班必须从土耳其走。从发展富裕程度来看,南塞浦路斯相当于南韩;而北塞浦路斯因为开不了大使馆,发不了签证,干脆一任性:对世界各国全都免费落地签!而南塞虽然没有对全世界“免签”,但签证也是非常便利,而且现在痛往“北塞”的关口是24小时开放的。据说还发现了个大油田,将来繁华程度或许是下一个迪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是欧洲人的热门旅游地,岛上的居民百分之70是希腊族,百分之30是土耳其族,可以说是这两个国家的合体,但由于复杂的民族原因,在1975年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北塞和南塞。 目前北塞为了吸引游客,对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实行免费的落地签,中国也在此列,很爽。并且塞浦路斯大部分的自然景点都集中在北塞。 南塞由于加入了欧盟,前往则必须持有申根签证。 两个国家把首都尼科西亚一分为二,各占一半,中间有关口可以互通,但从北塞前往南塞则必须持有申根签。 塞浦路斯以前是希腊的势力范围,岛上百分之70的人口都是希腊族,后来土耳其入侵,北塞闹独立,希腊很不爽,但又干不过土耳其,只能眼睁睁看着,只好出了条规定,凡是护照上有北塞入境章的都不给希腊签证。不过这个规定很快就被破了,北塞海关提供免费的另纸签证,出入境章都盖在上面,护照上不留任何痕迹,害怕去北塞之后不能去希腊的可以在海关窗口免费拿另纸签证,填好和护照一起交上去。</p> <p class="ql-block"> 南北塞的分界墙走了走,自柏林墙推倒以后,这里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分裂的首都,我不知道这里的人民是喜欢统一还是独立更多,但都祝福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中海岛国,我希望永远没有战争。 </p> <p class="ql-block"> 北塞浦路斯因为至今还没被联合国承认,所以也就没有大使馆,发不了签证,干脆任性对世界各国全都免费落地签,虽然南塞没有对世界各国“免签”,但签证也非常便利。</p> <p class="ql-block"> 尼科西亚城市非常袖珍,一条街道上拥挤着很多很多小商品店铺,手工艺产品,价钱也便宜,各种小餐厅,咖啡厅,遍布街巷两侧,人们穿梭其中,摩肩接踵,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法马古斯塔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原来是塞岛最大的海港城市,即是和中东进行贸易的门户也是从前丝绸之路商家必经之地(把货从这中转到西欧)。十字军东侵时期,是联系小亚细亚和欧洲之间的跳板。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的原型地就是法马古斯塔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 耶稣的号召力与日俱增,可那时候国教是犹太教,一些有特权的大祭司觉得自己的宗教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就把他打为邪教,还抓起来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耶稣的信徒们追随耶稣就是为了得到永生,可现在老大居然挂了,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啊!! 为了照顾信众们的感情,耶稣的十二个弟子们就流传出了3天后复活的故事:复活的耶稣成为了上帝,还会继续罩着大家,大家就继续拥戴吧。</p> <p class="ql-block"> 大约又过了300年,信基督的人越来越多,连罗马皇帝自己都成为了铁杆粉丝,所以基督教不但合法化,还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有了显赫的地位,下一步就是书写自己的历史,既然《圣经》上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那我们就接着《圣经》往下写吧,有国王罩着,不会有人告我们侵权的。 这部同人小说写好之后,被命名为《圣经新约》,把原来的那本也改名为《圣经旧约》,赫然成为了一部上下集的连续剧。强大的罗马帝国在征服世界的同时,也把基督教传遍了亚非拉大陆。这里也历经三教合一和平相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当萨拉米斯被地震毁掉之后,法马古斯塔迎来了短暂的沉寂,直到公元13世纪的鲁西格南王朝, 这里才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众多的宗教建筑被建立起来,但保存最好还是圣尼古拉斯大教堂。 说起圣尼古拉斯这个人,大家也许并不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就会盼望这位老人到来,他,就是圣诞老人的原型。 圣尼古拉斯是公元4世纪土耳其的一位大主教,家庭非常富裕,但他并不像其它土豪一样,把钱都用来炫富和泡妹纸,他乐于帮助穷人和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在圣诞节的前夜,他还会以匿名的方式给贫苦的家庭送上礼物。在公元346年去世后,他被尊称为圣人,其生前事迹后来演变成今天圣诞老人的传说。这里也历经三教平和相处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圣保罗之柱—被敬奉为"圣保罗被绑的柱子",圣勒费多斯修道院—12世纪的修道院和教堂塞浦路斯是时间长河里沉淀下来的一座承载着中东和欧洲珍贵历史的博物馆,那么帕福斯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品。诸多的历史遗迹,不胜枚举,可追索到公元前十二世纪、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游览港口附近的中世纪城堡、欣赏著名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之家和忒修斯之家的精美绝伦的马赛克镶嵌画、参观圣保罗之柱、圣所罗门教堂、阿芙罗狄特神庙、古罗马别墅、探寻可追溯到基督教时代早期的神秘国王陵墓,新城则有考古博物馆、拜占庭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在翘首以待….. 置身于这座令考古专家都叹为观止的“美术馆”里,湛蓝色的地中海泛着粼粼波光,历史遗留的断壁残垣在无声的讲述岁月变迁的辉煌与沧桑,轻触岁月覆盖于帕福斯之上的厚重时光感,对当下生命的敬畏瞬时蔓延我心。</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地中海上的旅游胜地之一,世界顶级的度假天堂。清澈湛蓝的海水环绕着岛上的平原与山谷,金色的海滩镶嵌在岛屿四周,与雄伟壮观的奥林匹斯峰共同诠释出一幅地中海独有的魅力画卷。绵延的海岸线、金色的沙滩,清澈透明的海水正是塞浦路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比爱神维纳斯更吸引人的却是塞浦路斯旖旎风光,清澈湛蓝的海水环绕着岛上的平原与山谷,金色的海滩镶嵌在岛屿四周,美女们争先恐后来此地写真,这里不愧为世界顶级的度假天堂。</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的海岸边波涛滚滚,岩壁陡峭,一群突兀的巨岩高耸着,有的像石笋冲出海面,有的像巨蘑屹立在水中。大的一块高约30米,这群巨岩统称为“罗密欧”,“罗密欧”在希腊文中有“岩石”之意,相传爱神阿弗洛狄忒就是在这附近的海水泡沫中诞生的,所以巨岩群又被称为“爱神岩”。据说绕岩石游泳三圈,会有好运,信则灵,我不相信这些,我只是觉得那片海滩很美,鹅卵石很大,水如同翡翠般的绿,游客美女颇多,后面有照片。</p> <p class="ql-block"> 爱神岩位于帕福斯市海滨,距离市中心25公里左右,爱神岩以及周边的岩礁石由一群被海水侵蚀形成的海蚀柱构成,像一座座海上雕塑。传说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神,即罗马人口中的维纳斯,就是在海水拍打此处岩石形成的浪花中诞生。当地人口耳相传,每当海浪击打岩石,雾气升腾,就能从中窥见爱神的虚幻身影,所以为了获得爱神的祝福,这里成了情侣们的朝拜圣地。至于究竟哪块岩石才是真正的爱神岩,都是美丽的希腊神话。</p> <p class="ql-block"> 现实版的维纳斯欲与神话传说中维纳斯媲美,北部的波利斯林海滩相传是“爱神”最中意、最常去游泳的地方,故被称为“爱神浴池”在这两个岬角之间的小海湾内,水清沙白,岸上枝阔叶浓的长角豆树与银灰色的橄榄树交错成林,远处淡青色的特鲁多斯山脊像一幅巨大玉屏高耸,风景优美,山清水秀。</p> <p class="ql-block"> 什么叫美丽沙滩,沙质细腻,海水翡翠色,人不多,但又有美女相伴,这就是欧洲人那么喜欢去帕福斯,把那里当作自家的后花园。塞浦路斯的沙滩远不止帕福斯,都是世界级的沙滩,北塞浦路斯有更多的美景,历史考古遗址占了绝大部分,比塞浦路斯旅游资源更为丰富。现在北塞主要是土耳其民族,塞浦路斯主要是希腊族人,关系最近还是可以的,希望如此,维持和平,共同发展经济,改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家。阳光、沙滩、美女,海浪以及神话般的故事都让这个地中海国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这个度假天堂,能用五多四少概括它的美:名胜古迹多、阳光沙滩多、悠闲时光多、美食多、福利多,游人少、污染少、物价变化少。</p> <p class="ql-block"> 莱夫卡拉村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以南约50公里处,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美丽如画的乡村,它以刺绣和制作银器工艺品闻名于世,现仍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这里每天都接待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客们到莱夫卡拉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想选购这里的手绣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据说,刺绣是15世纪时威尼斯人妇女来这里传授的技术,一直延续到现在。1481年来这里访问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买了一块祭坛罩布,带回意大利献给米兰大教堂,现在还保留着。这里制作的银器工艺品栩栩如生、银器首饰工艺精巧。现在莱夫卡拉的手绣工艺品已闻名海内外,这个村子也因此成为塞浦路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莱夫卡拉还有一个民俗博物馆,每年4至10月旅游季节都会办民俗展览,展出当地的手绣工艺品和银器等,游客可以通过展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莱夫卡拉小镇,红房顶搭配米白外墙,莱夫卡拉小镇完全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古老且宁静。喜欢蕾丝和银器的人,从世界各地奔向这里,因为从中世纪开始,刺绣和银器是这里最著名的商品。</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制作的银器工艺品栩栩如生、银器首饰工艺精巧。现在莱夫卡拉的手绣工艺品已闻名海内外,这个村子也因此成为塞浦路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莱夫卡拉还有一个民俗博物馆,每年4至10月旅游季节都会办民俗展览,展出当地的手绣工艺品和银器等,游客可以通过展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莱夫卡拉小镇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美丽如画的乡村,错中小道全由石块铺就,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马达轰鸣,只有小鸟鸣叫,村民们生活悠闲自得,舒适惬意。小村以刺绣和制作银器工艺品闻名于世,现仍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 田园村庄风格乡村小镇:莱夫卡拉村(Lefkara Village),一片红瓦顶的房子,导游说,那里的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镇上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车在进入镇子后,浅黄石头建造的房子、街道很有特色。四通八达、高低起伏的街巷两边,风格一致样式各异的古老住宅、商店都烙着当地、当年的印记。临街的房子都被用来做商店了。</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是希腊神话爱的女神诞生地,并可以参观阿芙罗狄蒂神庙遗址和阿芙罗狄蒂岩石。今年为了配合“阿芙罗狄蒂节”,将举行这里的沙滩上百场音乐会及户外歌剧。</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 位于 地中海 塞浦路斯西南部,整座城市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最多的是各种考古遗迹。小小的国家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现在的 帕福斯 就是《圣经》中的帕弗, 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Pafos)赏珊瑚看古迹,这里整座城市都是世界遗产,帕福斯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古代还曾经是塞浦路斯的首都,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也是塞浦路斯移民的首选居住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帕福斯又名下帕福斯,位于克提马以南2公里的海滨。托勒密王朝(前294—前58年)和罗马帝国(前58-395年)统治塞岛时期,曾以新帕福斯为首府,其后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整座城市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在2017年经过激烈竞争,又被欧盟推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古建筑,古遗产随处可见。新帕福斯上的马塞克图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帕福斯考古遗址内,有城墙环绕。城内有建于公元l世纪初的大教堂,教堂内有装饰精美的镶嵌图案与壁画,还有剧场遗址、体育馆、古希腊音乐厅、堡垒以及拜占廷时期和中世纪的浴场。城外有大片的墓地遗址,其中有四周耸立着圆柱的大型地下陵墓。</p> <p class="ql-block"> 旧帕福斯位于离克提马以东约17公里的帕福――利马索尔公路上,据说是金尼拉斯国王时所建,女神阿芙洛狄忒的神庙也是这时建立的,金尼拉斯王朝统治塞岛数世纪。</p> <p class="ql-block"> 塞浦路斯帕福斯古博物馆现存的主要是公元前2-3世纪古罗马时期的遗迹,满地的马赛克镶嵌画尤为精致,能感受到典型的古希腊文化,会不由自主地佩服古代人的智慧,那些用多色石头拼成的图案栩栩如生,也被称之为“马赛克”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阿芙洛狄忒就诞生在这个岛上,前12世纪迈锡尼人在这里为她建造了庙宇。这里很像意大利的第二大古城——庞贝古城。考古公园里的主要遗迹,包括贵族的别墅邸宅、城堡、基督教堂和剧场等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下排水系统十分完美排列。</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 考古公园里最著名的就是 马赛克地画,有好几处用天然的小石片拼成的画。这些地画都是古 罗马 时代公元后3-4世纪的作品,当时的古罗马人流行把带颜色的石头磨成小石片,拼成图案,更高级一些的可以拼成画面,人物动物都栩栩如生,完全象画的一样。</p> <p class="ql-block"> 古迹中有一座罗马式的别墅遗址,叫“酒神之家”,发掘时已经被埋藏在地下达16个世纪之久。别墅内装饰有许多内容生动、色彩鲜艳的镶嵌画,内容包括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各个神与英雄的生平和功绩,还有当时人们在葡萄园中劳作、在原野中狩猎的生活场景,以及动物、花鸟、图案等。这些作品十分精致、图案美观,艺术价值高,是重大考古发现,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马赛克图案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帕福斯地区古迹众多。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人居住。在古希腊时期和拜占廷时期,这里已十分繁荣。前12世纪时,旧帕福斯遭地震,变成一片废墟,成为今天考古中心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帕福斯考古遗产公园中有众多古罗马遗址,处处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赛克画,首推酒神之家。</p> <p class="ql-block"> 利马索尔(Limassol)位于塞岛南岸,傍阿克罗蒂里海,风光旖旎,是塞浦路斯第二大城。利马索尔现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城市,主要工业产品是自古闻名的葡萄酒和葡萄制品,塞岛两个最大的酒厂就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利马索尔坐落在两个古代城邦国家之间:东边是阿马修斯,现已是一片废墟;西边是库里亚姆,这里有一座大的露天半圆形罗马剧场,每年夏季剧场都有演出活动。公元1191年英国狮心理查一世领-攻耶路撒冷时,因气候恶劣-在这里停靠,并在此间一城堡同纳瓦尔国王的女儿比伦加里亚结婚。此后,这里日益繁荣,改原用的阿马修斯一名为利马索尔。</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露天大剧院遗址,层层台阶完整的保留着,圆型舞台就在剧院中间的平地,舞台中央地上有一个地洞,直通看台上座位,当歌剧演员演唱时,歌声就会沿着地洞传遍座台各个角落,犹如现代音响系统,可见古人的智慧。古剧场黄昏之时,坐在残缺破损看台的台阶上,看着夕阳渐渐西下,眼中仿佛看到凄凉大气之美,时间好似凝固了,思维顿时变得模糊了,忽然,一阵海风拂面而来,吹得废墟的剧场尘土飞扬,也从时空隧道吹回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 利马索尔风景优美,又有许多现代化旅馆。为了吸引游客和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每年都要举行利马索尔国际艺术节、酒节、花卉节、狂欢节和水果节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酒节是这些活动中规模最大、最受人欢迎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十分有趣的城市,漫步其中,现代化的美景和沉寂千年的古迹,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老城区是威尼斯人占据时期修建的,小街窄巷,曲曲折折,宛如迷宫,加上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和皮革制品商店总是将货物摆在人行道上,显得格外拥挤,</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这个充满神话和传奇的岛国,古老的历史如一首唱进心里的温暖曲调,令人陶醉也让人深思。晴空当下,一群群老人们面朝大海,欢笑闲谈。曾为大英帝国日不落时代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塞浦路斯一直是英国人心心向往的首选养老佳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间轻流滑过生命的质感。白云飘浮,蓝天闪着光,蔚蓝大海朵朵浪花轻泛,纯朴的塞岛人们笑脸洋溢,那一刻,我在心里默念,这,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国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