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程中心“用教材教与学”实验项目高中语文座谈会在临沂第十九中学召开

夏宗平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1日,教育部课程中心“用教材教与学”实验项目高中语文座谈会在临沂第十九中学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临沂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高中科科长朱成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何用教材教与学”项目临沂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公彦利老师,</span>兰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袁春老师,罗庄区教体局教研室孙宗丽老师出席座谈会,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一语文组和高二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座谈会上,朱成广首先介绍了“如何用教材教与学”项目的性质以及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并希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统编语文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心得和困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用教材教与学”项目是一个行动研究项目,项目的设立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集和整理广大教师在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使用统编教材以及其他教材的策略和方法。三是总结教材使用的好经验,组建丰富的教材使用案例库,形成教材使用的相关理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高一语文组组长陈杰老师和高二语文组组长刘立众老师分别介绍了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心得和困惑,并进行了案例分享,在座其他老师进行了补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立众老师认为,新教材的使用应该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夯实必备知识,重视关键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引领核心价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单篇教学和任务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动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利用自主阅读课、活动课、展示课、类文阅读课、写作课等课型全面兼顾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不同维度能力的提升。此外,刘立众老师还展示了具体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复习课整合设计思路,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肯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统编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备课难、备考难、课时量不足等问题。陈杰老师着重提及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困惑。首先,统编新教材的在编排过程中秉持大语文观,兼顾了不同主题、不同文体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对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验不足的教师有时会出现无法兼顾文体、主题和学科知识的困惑,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其次,新高考语文题型层出不穷,考查点不一而足,甚至课内外脱节严重,一线教师难以摸透出题规律,导致备考缺乏针对性。最后,大语文课程需要大容量课堂,大容量课堂要求多课时任务,这就难免会出现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在无法增加语文课时量的情况下,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就难免出现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成广对与会教师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模式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对与会教师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提高教学能力。在宏大的教材观下,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对统编新教材的把控力,提高单元整合和主题教学的能力。二是形成典型案例。临沂第十九中学作为“如何用教材教与学”项目实验校之一,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批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总结一批教学设计典型经验并积累过程性材料。三是主动学习优秀。利用网络等平台学习新教材使用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结合罗庄区“活动·素养”模式,看优秀教师怎么用,怎么设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宗丽老师对与会教师勤奋、务实的教学态度予以肯定,希望广大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在革新创新上下功夫,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内容多、课时少的困难,积极尝试,真正形成一批单元群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p>

教材

教学

新教材

语文

教与学

教师

统编

老师

临沂

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