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车厢里,白发检票员大叔一丝不苟的检票。从佛罗伦萨坐火车抵达威尼斯,途中时间好像不到3小时。早几个月就预订的火车票,所以49欧的火车票只花了19欧。</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火车站分别为S.Lucia火车站和Mestre火车站,Mestre火车站离主岛比较远,但住宿相对便宜。我们下车的S.Lucia站,就在威尼斯的中心城区。走出车站,扑面而来的便是哗哗的水声和喧闹的游船,包括矗立于眼前绿色圆顶的圣西蒙教堂。</p> <p class="ql-block">出车站往左,是威尼斯密如蛛网的水系区域。从车站往右走几十米,便是晶莹璀璨的玻璃与钢结构相结合的卡拉特拉瓦桥。这是一座横跨大运河的桥梁,其流线型的鱼鳍造型成为了PIAZZALE ROMA码头区最赏心悦目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卡拉特拉瓦桥下是威尼斯大运河,作为威尼斯主要水道,大运河呈倒S型,从西北面的罗马广场蜿蜒抵达位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长约4公里,深约6米,宽40到100米,是威尼斯最主要的水上通道。河岸两旁100多座古老建筑曾是12到18世纪威尼斯贵族和富商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租住的宾馆就在大桥不远处,所以放下行李,就在卡拉特拉瓦桥上走了个来回,体验了一下玻璃大桥上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游览离不开游船,威尼斯的船按号码分类,有表示船前行的方向,也有表示停靠的码头,这些都在每个码头上有所提示。每个新来的游客估计都会搞一阵脑子,等清楚了线路登上游船,威尼斯的水上之旅就真正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沿途水上巴士船码头钢板搭建,简朴而稳固。每次上船前,在码头入口处有一个扫描的机器,只要把购买的电子船票放上去扫描一下,等船来了就可以登船,船上不再查票。</p> <p class="ql-block">Cimitero水上巴士停靠站。</p> <p class="ql-block">船在河道里行走,两岸风景旖旎,那些次序排列的各种建筑,高低错落,宛如五线谱上的音符,弹奏着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幢建筑,我深被其别致的造型所吸引,但我查了相关资料,没能查到这个类似于教堂的圆顶建筑和旁边的钟楼,到底是什么遗址。</p> <p class="ql-block">墙已斑驳,砖已裸露,圆弧的门洞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曾经的王公贵族,曾经的乱世枭雄或许都先后乘船抵达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商馆,也叫土耳其仓库,位于大运河最北段的南岸,是一座威尼托-拜占庭风格的宫殿。它的前身是中世纪一位侯爵的宅邸,之后在17世纪初至1838年时成为了土耳其人的仓库和贫民窟,建筑逐渐破败,现在的商馆修复于1860-1880年。1923年起,自然历史博物馆设于此。游船上的老外抬手拍摄,与后面的土耳其仓库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个估计也是个教堂,只是尚不知其名,记忆中好像佛罗伦萨的圣洛伦佐教堂也是这种墙面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河的右侧,又是一幢濒临运河的“豪华”建筑,说它豪华是因为至今依稀可辨的那些精细雕凿,以及整个建筑凭着花岗岩大理石塑造的、浑然天成的豪华气派。</p> <p class="ql-block">气势不凡的温德拉敏宫,位于大运河最北段的北岸,作曲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于1883年2月13日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设有瓦格纳博物馆和威尼斯赌场,从外表看去,似乎气势依然。</p> <p class="ql-block">黄金宫,也叫金屋或圣索非亚宫(Palazzo Santa Sofia),外墙曾用镀金装饰,因而得名。它采用了哥特式风格,被誉为威尼斯大运河畔最美丽的建筑之一。现在作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没有搞清楚这是个什么建筑,但按我对当地情况的观察,判断可能是个宾馆。威尼斯有很多这样的宾馆,因沿河而得宠,身价倍增。这些宾馆同时备有私家贡多拉小船,但凡来了客人,他们可以直接派船前往火车站码头接送。客人因此也风光无限。同时,这些宾馆还沿河搭出了自己的咖啡吧,供游客边喝咖啡,边领略河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眼前两头翘起的长长的船儿便是威尼斯大名鼎鼎的贡多拉,如果不是宾馆接送,那便是客人特意租乘。这一家四口乘坐贡多拉,游弋于威尼斯运河上,好不快哉,乐哉!</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桥,又名商业桥,在威尼斯400多座桥中最负盛名。桥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桥的中部建有厅阁。跨河而建的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里亚托桥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曾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游客囿于时间或费用,只能坐大船顺河而行。想得穿的游客,包括时间充裕的,则可以自己花点钱找贡多拉船工划船带他们慢慢游览和欣赏。</p> <p class="ql-block">多种水上工具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倒也各得其所。</p> <p class="ql-block">弯弯的河道不断地变幻着你眼前的风景,那幢幢建筑有如动画影片似地不断在你面前回闪,圆形、方形、长形,转瞬又出现了高大的圆顶,一切仿佛在你意料之中,却又在你意料之外,令你不断地感到惊奇、诧异……</p> <p class="ql-block">图左的土黄色建筑佛朗克缇宫好像是一座展馆,墙面上经常有各种展览的广告条幅悬挂着。有位朋友看到我图片后告诉我,他们听导游介绍说,旁边的建筑是很高级的宾馆,据说J总书记来的时候,就下榻于此,咱无法辨其真假,姑妄听之。</p> <p class="ql-block">远处映入眼帘的这个圆顶建筑物,查询得知叫安康圣母教堂。这座典型的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由著名设计师巴达萨雷•隆格纳设计,正式落成于1687年。顶着巨大圆顶的正堂为正八角形,周围有六座礼拜堂环绕着。教堂位于大运河汇入圣马可海港之处,犹如一座海上宫殿,主导了大运河河口的空中轮廓线。远远望去,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船至近处,可以清晰地欣赏安康圣母教堂优美的外型、雕琢精细的各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运河上,大小船只如过江之鲫,足见威尼斯的游客之多,吸引力之广。</p> <p class="ql-block">过了安康圣母教堂之后,运河便开阔起来,转瞬之间,圣乔治•马焦雷教堂的钟楼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之中。</p> <p class="ql-block">船过安康圣母教堂,我们在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码头上岸,沿河岸行走,观赏岸边风景,那一根根矗立的木桩,从河中突兀而起,成为了威尼斯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的一角,背后是著名的公爵宫,公爵宫又名威尼斯总督府,建于814年,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筑。由于遭遇过多次火灾,现在的建筑物为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下面两层白云石的尖卷列柱长廊,具有浓厚的哥特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公爵宫的北面,便是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阳光下,圣马可教堂的圆顶在蓝天里显得格外凝重端庄。</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市中心。圣马可教堂前,是每个旅游客必到之处。广场石柱上的雄狮为威尼斯守护神,圣马可大教堂、杜卡雷宫殿、科雷尔博物馆、新政厅、四角形钟楼都坐落于广场四周。两个老外端坐于广场旁的钟楼平台,或许是从钟楼游览后下来歇息片刻,在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旁享受着休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广场另一侧是圣马可教堂,拜占廷风格的建筑和艺术的杰作。教堂是在公元9世纪建造的,将福音书的作者马可奉为城市的守护神,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变更,其特点就是希腊式十字架的结构和5个外面镶嵌了马赛克的大圆顶。在其正面上部有圣马可的4匹马中的一匹的复制品(正品是镀金铜像, 陈列在圣马可博物馆里)。遗憾的是,教堂顶端的维修篷布很煞风景。</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钟楼耸立在圣马可广场上,这座高98.6米的钟楼建于15世纪末期,是威尼斯的城市坐标及广场建筑群空间构图的重心。</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区最能展现共和国太平景象的地方,莫过于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自从19世纪以来是大主教的驻地,同时也是许多威尼斯节庆选择的举办地,拿破仑形容广场为“欧洲最美的客厅”。我们身临其境,的确能感受到其非凡的气势,尤其拔地而起的钟楼,更使广场平添了几分雄姿。</p> <p class="ql-block">钟楼门票7欧,登上钟楼,俯瞰圣马可广场,游人如蚁。</p> <p class="ql-block">登临圣马可钟楼,威尼斯景色尽收眼底,那鳞次栉比的黄色屋顶从眼前延伸直至海边,与蓝色大海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白色的游船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安康圣母教堂的圆形建筑,雄伟壮观,那蓝色的圆弧屋顶,在一片红色的屋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正对广场的建筑是科雷尔博物馆,该馆位于圣马可广场东侧的拿破仑馆及新行政楼2、3层。从高处俯瞰,宽阔的圣马可广场上,长长的走廊和整齐划一的窗户都显得如此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依傍着钟楼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建于1565年左右,由意大利伟大的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弟奥设计,风格非常古典,灰白色基调的内饰显得朴素低调,而绝美的穹顶又时刻让人感觉到庄重和大气。游船拖曳出来的白色波浪,在湖面上划出了道道令人愉悦的优美线条。我个人觉得这个位置是圣马可钟楼上观赏的最佳角度。</span></p> <p class="ql-block">从钟楼的另一个角度,远眺威尼斯风景。</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弯弯的海岸线,在蔚蓝色的大海映衬下,显得格外旖旎,也令人格外迷恋。</p> <p class="ql-block">置身钟楼顶端,环顾四周,蓝天、碧海、白墙、红瓦,构成了威尼斯美丽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棕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放射出炽热的能量,有如热情如火的西班牙女郎,张开臂膀拥抱远道而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塔吊、钢铁结构的框架,昭示着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着新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海湾里络绎不绝的游船,把客人从四面八方接来,又把客人送向四面八方,这川流往返的游船伴随着意大利炽热的气候,构成了威尼斯的六月流火。</p> <p class="ql-block">从圣马可广场步入圣马可教堂,拜占庭风格的教堂金碧辉煌,高大的圆弧穹顶上满是彩色的画像,每一个步入教堂的观赏者浏览者,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内部的设计与装潢,无疑是令人震撼的,它的线条,它的结构,都给人以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的人物雕像,精致优美,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从威尼斯主岛上的Fondamenta Nuove码头上船,先后可以到达玻璃岛和彩色岛。船出运河,湖面豁然开朗,沿途经过一些不知其名的岛屿,非常漂亮和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船行之处所见,其独特的风格,相信应该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窄窄的河道,是四通八达的水路。每一条水路都是一道很好的风景,两边的建筑里似乎蕴含着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河道里停泊着各式小船,悄悄地等待着它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缠绵悱恻的故事或随着河道的流水,或通过河面上迷人的贡多拉小船,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传遍四方。</p> <p class="ql-block">MURANO,也称为玻璃岛,从威尼斯主岛可以坐船到达玻璃岛。岛上有各种精致的玻璃物件,以精于玻璃制造著称。</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彩色岛。如果时间和线路安排得当,一早出门,应能在一天之内把威尼斯主岛外的三个离岛都参观到。顺序应当是威尼斯主岛-玻璃岛-彩色岛(换乘T船)-Torcello岛-彩色岛-Lido岛-威尼斯主岛。</p> <p class="ql-block">彩色岛的建筑均涂以各种颜色。据说,为了保持彩色岛的印象,岛上要求各建筑物的主人,每年必须重新涂刷建筑,保持建筑物体的色彩鲜艳。</p> <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却并不奢华的岛上建筑,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被江河湖汊所隔离的岛屿建筑,又被其众多的各种桥梁所联系,这些桥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简陋,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水城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与墙体斑驳的古建筑相连的是那些我说不上名字而且造型简洁的石桥,虽然简洁而不知名,但却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说不出这桥属于什么造型,似乎意大利的艺术工匠们也有不太讲究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前后两座小桥,虽小,却格外别致,尤其前一座木质结构的桥,与周围的建筑和色彩,包括路灯形成了和谐与统一。</p> <p class="ql-block">建于1603年的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为了避免路人观看,桥被封闭得严严实实,只有向运河的一侧开着两个小窗。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总督宫和威尼斯监狱。</p> <p class="ql-block">这座跨度很大却又极其简约的桥,就是著名的学院桥。木质的学院桥始建于1930年。它有着高高的猫背似的拱形,因此也成为运河上可爱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恰恰也是这座学院桥,寄托了意大利乃至欧洲年轻恋人的爱情承诺。许许多多男女青年来到这里,在这座木质结构的桥上,锁上了他们表示永结同心的铜锁,希望自己的爱情能长长久久。</p> <p class="ql-block">简约的桥,简约的路边坐席,和古典的贡多拉构成了意大利水城的悠闲与慵懒。</p> <p class="ql-block">有幸在威尼斯感受了圣马可广场的夜晚。华灯初上,人们络绎来到广场,占据了广场上的咖啡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座位按人头算,6欧一人,我们要了些饮料,其中给我留下颇深印象而且至今未忘的是,那种意大利比较流行的类似国内盐汽水的饮料气泡水一瓶收费9欧!</p> <p class="ql-block">酒吧旁边有两支乐队,他们此起彼伏的演奏着乐曲,人们不断地给他们鼓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p> <p class="ql-block">入夜的圣马可教堂,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更加的肃穆庄重。稍显遗憾的是,顶端左右被破布包裹着的建筑,多少有点扫兴。</p> <p class="ql-block">圣乔治<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马焦雷教堂和钟楼白天挺拔壮观,夜幕里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登上夜行的水上巴士,准备返回宾馆。夜晚的水上码头,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却也平添了几分夜色下的宁静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三天后,傍晚时分,我们坐飞机离开威尼斯,转道前往意大利的南方城市索伦托。此刻,机翼下威尼斯辽阔的水域,浓缩成了一副袖珍版的地图,在地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意大利人巧夺天工的艺术匠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