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报神——韩德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钱友荣</p><p class="ql-block"> 拟定这个题目,起先着实让他吃惊不小。“啊?神,报神?那不就等同于是非人也?”我说No,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是真“神”,可以理解为“神人”或“牛人”。即便是比喻,也绝非一般人能够受用得起。既称其为“神人”,你当然在某个方面一定具备过人之处、非凡之力、王者之勇、不败之功。经我解释,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韩德明,我的老连长,从接兵到老连队,他是我的首任连长。1978年底,他作为接兵连连长,和胡民昌、张宪华等一起,把我们七十多号上虞籍新兵接到了地处塞北边陲的内蒙古包头市空军高射炮兵第五师。我被分配到了韩连他们3名接兵干部共同所在的师直指挥连,在指挥排标图班当了标图员。时至今日,四十多年过去,仍然保持联系,并习惯地称他为韩连。故,较之一般人,我对韩连的了解些许更多。</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是什么岁月?“文革”结束,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周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战争因素随之叠加,军队练兵热潮兴起。素有“炮老五”之称的空军高炮五师,在国土防空和外援作战中,威震敌胆,屡建奇功,仅在援越抗美战争中,击落美机139架,击伤美机121架,活捉美军飞行员26名,2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央军委通令嘉奖。神勇炮五师,朝越北南驰;闽漳冀张驻,鹿城存青史!</p><p class="ql-block"> 师直指挥连号称全师第一连,其重要使命,是遂行一切与指挥员作战指挥有关的通信联络、情报保障工作,常年昼夜24小时头戴耳机轮班坚守,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确保全师将士枕戈待旦、战勤高位运行状态。在这样一支我军防空部队“王牌师”的师直指挥连当连长,韩德明行吗?若是没有两把“刷子”,注定是不行的,即便组织上不采取措施,战士们也会把他“轰下台”。他的军事素养如何,战术技术强弱优劣、美丑好坏,直接关系到连队争先滞后、坚强软弱,事关指挥机关通达顺畅、万无一失,事关决策高层运筹帷幄、正确指挥。等等这些,给全连官兵和师部机关、各团指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无线电报务员出身的韩德明,最擅长的是“嘀嘀一嗒嘀嘀”。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让亿万观众倾倒,如果说影片主人公李侠的发电报让人印象深刻,那么,韩德明的发报速度在其4倍以上,抄收报速度更是在其5倍以上。如果身临其境,看他发报示范或抄收他发的电报,那种绝妙享受,定会钻到你的记忆深处,不时回荡,久久难忘。哪怕是外行看热闹,同样会被他神奇般的操作所震撼。</p><p class="ql-block"> 他的这一过硬本领,源于师直雷达连,精于师直指挥连。1969年3月,他入伍至雷达连当报务员,次年就当了班长,从71年起,经常被师司令部借调到师指挥所帮忙,增强战备值班力量,完成突发性、阶段性重要任务。“9.13”那天,正是他在值班岗位,是他在第一时间收到上级电文,他随即报告值班干部,并按响“进入一等”战斗警报。作为战士,这是至高无上的光荣。1975年3月,他被提拔为雷达连电台台长,76年3月,被提升为指挥连指挥排排长,77年6月当副连长,主抓战备、训练,78年底晋升为连长。</p><p class="ql-block"> 无线电报务,是以通过人工收发报为一体、将数字和莫尔斯电码相互转换、发送与接收兼容、传递机密军事情报的一门电讯技术。其速度、准确度、抗干扰力为三大技术指标,无论哪一项技术的掌握与使用,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它考验人的智力、记忆力、专注力、应变力、肢体协调力,对人员的选择,苛求到几近百里挑一。速度是基础,新兵入职,至少需要在战区教导大队经过半年左右的满负荷集中训练,达到发报每分钟60码、抄报每分钟80码,方可毕业,否则会被淘汰,其淘汰率堪比飞行人员。</p><p class="ql-block"> 数字和莫尔斯电码的组合与转换,在短码条件下,平均约1:3.5,即一个数字分解、转换为3.5个电码,也就是3.5个“嘀-嗒”。报务人员发报,通过人的眼、耳、脑、肩、颈、腰、背、臂、肘、腕、指等五官和肢体的有机协调,每发一个数字,手腕、手指在电键上平均抖动、敲击3.5次。抄收报逆向进行,听清3.5个“嘀嗒”电码音,数字就在笔尖下同时产生。</p><p class="ql-block"> 韩德明的报务技术,在战备、训练中逐步巩固提高,1973年日臻成熟, 1975年达到巅峰,其发报每分钟170码,抄收报每分钟220码,这个巅峰期延续了长达3年左右时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1:3.5的转换率计算,发报速度170码,意味着他的电键每分钟抖动、敲击595次,每秒钟接近10次;无论速度多快,他的报短促、扎实、均匀,不飘、不虚、不连,码与码之间、数与数之间、组与组之间,犹如机器电传,匀速透亮,大小间隔清晰明了。他的抄收报,速度达到220码时,意味着要听清、分辨每分钟770个、每秒钟12.3个电码“嘀嗒”声,并将其抄录下来。抄报的最大技巧是“压码”,即“瞬间储存”,当听到第二个数字音时写第一个数字为压1个码,听到第三个数字音时写第一个数字为压2个码。抄快报、中干扰报,若压不住、压不够、压不准码,既抄不快,也抄不准,速度一快,干扰一强,大脑“一盆浆糊”,笔下“一塌糊涂”。优秀报务人员一般能压2个码,韩德明则能稳压3个,而平时他在训练中经常进行难以置信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压4”练习,当听到第五个数字音时才写下第一个数字,以此类推。这种高速、持续、稳定的收、发电报,几乎到了人的器官、肢体接收、储存、释放、应变、操作潜力的极限。</p><p class="ql-block"> 指挥连曾经的“四大”无线电台台长孙嘉增、胡民昌、段德利、刘启社,与韩德明同为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老搭档、老同事、老部属,报务技术同样闻名全师,在军、军区空军同行中,均为公认的佼佼者,电台值班时,只要电键一敲,上下级单位、友邻单位的同行就会知道他是谁。然而,面对韩德明“精灵”般的超级发挥,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企及,哪怕只差一丁点儿,楞是过不了这道线,越不过这座峰。他们由衷惊叹,心悦诚服。</p><p class="ql-block"> 我是标图员,侧重于远方信号标图,通过莫尔斯电报“嘀嗒”信号,将空中飞行情报用飞行航线的形式实时标画在坐标作战图上,并标注批次、方位、高度、速度、机型、架数等各类飞行诸元,以此作为指挥员对空作战指挥的依据。标图员不用也不会发报,但抄收电报的要求和报务人员是一样的,由于训练“想定”的特殊性,实操标准甚至会更高。标图员收到的情报,是从1个到几十个数字不等的不规则组合电码信号,在高速收听时,极易造成判断失误,倘若发生差错,势必呈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在抄收报训练中,我曾经尝试快报极限练习,当速度达到180码时尚可对付,190码时就会出现错误,200码时就乱了套,有些连自己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了,而超过210码,大脑完全一片空白,听到的全是“连码”,无从下笔。1982年至84年,我当了两年多无线排长,直接和报务员们“滚”在了一起,实行“五同”,坚持睡在班里,不设排长室。为提高收、发报训练质量,我经常拿韩连创下的纪录,作为大家追赶的目标,像攻克山头一样,组织比学赶帮超,争当技术能手标兵。全排四个班台,先后涌现出了马继成、朱春芝、朱金苗、葛森林、刘志强、顾志昌、尹升智、王实法、陈祖赤、曹三华、黄利山、贺开江、孙秋贵、王文武、张全江、贾廷文、王建林、林春华、银金明、林华山、刘福田、李毛团、岳邦永、李利民、李玉明、朱昌伟、毛叶光、柳青、曾永生、王凤昌等一批业务骨干。这其中不乏在全师顶呱呱的尖子高手。但他们对韩连创造的战绩,敬如高山,趋之若鹜,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韩德明俨然成了“炮老五”报务人员的符号、通信兵爱军习武的榜样。他先后多次摘得师、军技术比赛桂冠,多次立功受奖,全师上下无人不知,战区无线电台同行无人不晓。1978年2月,师部礼堂组织全师技术大比武汇报表演,他和政治部干部科长分别获得军事、政工汇报表演第一名,他当即被招呼坐在师长、政委中间,师长、政委不无夸奖。师长徐同章鼓励他说:“你先是当了千里眼,现在又做顺风耳,这下齐活啦,你的技术是无人匹敌的。希望你再接再厉,今后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政治工作汇报表演第一名的干部科长李金榜,能够把全师排以上军官的履历一字不拉地背诵出来,任评委点名,他均对答如流,惊叹全场。李金榜后来也是我的直接首长,1984年下半年,在他作为政治部主任时,我被调到师政治部秘书科当秘书,在陶志浩科长麾下工作,直到炮五师解散。李金榜主任一路凯歌,在经过混二旅、混二师政委后,官至空军后勤部副政委,空军少将。陶科长转业后,结缘新闻工作,在《浙江交通报》总编辑位置上整整坐了22年。钱江作证,这是何等的精神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操着一口正宗“绍普”的韩德明,性格爽朗,性情温和,爱开玩笑,亲和力强,干部战士喜欢和他聊天“侃大山”。在和战友们“吹牛”时,在熟人见面打招呼时,在篮球场运动时,在菜地耕耘浇灌时,他的一句绍兴方言“捺嬤个漏斗” 不经意间会脱口而出。究其何意,他告诉你这是“在向你问好”,引得哈哈大笑。军事训练,当他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冷不丁也会冒出一句“捺嬤个漏斗”,旁边的班长追问,连长,你这是在向谁问好呢?“捺嬤个漏斗,我向你问好呢”。久而久之,大家知道了这是一句玩笑话,一些战士便把“捺嬤个漏斗”也变成了“口头语”。这让连队的生活气氛鲜活而又富有生气。</p><p class="ql-block"> “捺嬤个漏斗”,不小心也传到了师首长的耳朵。有一天,徐师长在指挥所值班,恰遇在各岗位巡察工作的韩德明,劈头盖脸就是“捺嬤个漏斗”!听师长这么一叫,韩德明顿时蒙了圈,一脸惊愕,心想“这下完蛋了”。于是立刻上前敬礼:“报告首长,我错了”。“你韩连长何错之有啊,我这是在向你问好呐。”“首长,我还是错了,请您批评”,又是一个敬礼。“呵呵呵呵,你也知道错啊?今天不批评你了,不过你的语言水平不赖,你这句老家方言倒也挺有意思,我也是跟你的战士学来的”。“谢谢首长!”韩德明赶紧给师长点上一根“大前门”,徐师长回敬了他一支“红牡丹”。“谢谢首长”。“谢个鬼啊,捺嬤个漏斗,忙你的去吧,这里没你的事儿了,呵呵呵呵!”师长心里不明白,这分明是一句不雅语言嘛,怎么在他这里就变成“问候语了呢”?一向敏捷机警的韩德明,被师长突如其来地幽了一默,心里的石头,半晌都落不了地。</p><p class="ql-block"> 韩德明还常常以“我是个粗人,没有文化”自喻。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哪是个粗人,他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比谁都细心,简直心细如泥。训练中,他只要戴上耳机,就立刻进入状态,仿佛换了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讲,连眨吧眼睛都是不能乱的。“无论发报还是抄报,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高度默契,哪怕是眨眼,都不能乱节奏,要是眨错了,眨的不是时候,脑子一定分神,手下也就乱了码。当然,这是需要严格训练的。”乖乖,什么逻辑,眼睛也会眨错,“眨的不是时候”?常人是难以理喻的。</p><p class="ql-block"> 打铁先要自身硬,强将手下无弱兵。在连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韩德明连长和孙嘉增指导员的鼎力带领下,师直指挥连全体官兵战备、训练热情空前高涨,排有标兵,班有尖子,行行有“状元”,全连没有一个“孬种”,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尖子和业务能手。诸如:指挥排内线班魏振福、胡满兴、王景德、李晓虎、冯海清、王进社、范江华、柴学章、张朝鹏、曲远发;指挥排标图班马勇、童亚军、陈建中、张宪华、张季平、张海彪、俞勤章、鲍志明、罗周本、刘国跃、沈新建、张华民、李志明、周俊、钱友荣;无线一台余奀华、张高明、吴云华、甘文华、张兵、徐建国、朱金苗、葛森林;无线二台张劲松、刘启社、王起方、王恩明、邓世光、王柏林、马成庆、马继成、朱春芝;无线三台徐鸿、赵宪林、周占强;无线四台杨祥林、吴春成、诸吉泉、马述民;外线一班刘健、姜宪忠、王永民、汤仁军、李继跃、李希波、王春会、袁五一;外线二班朱允凡、王林德、胡福堂、陈晚印、刘禄潮、唐建民、张先雨、杜登国、卓尚忠、甄如进、杨佐、李祥信、徐友、董发建、沈世河;总机班朱增森、张文生、刘志德、李路华、王遵敏、汪尚平、刘顺卡、林宗贤、卢战刚、陈毓俊、张国祥等。连队的各项工作全面进入先进行列,整体建设一举打了“翻身仗”,甩掉了“盘踞”多年的后进帽子。</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底,连队被师党委评为“学习硬骨头六连”先进连队,连长、指导员双双荣立三等功。1980年初,《空军报》头版头条突出报道指挥连的先进事迹后,又以整版篇幅刊登连队建设的经验做法。由此,高炮五师指挥连一时成为了全空军基层连队全面建设学习的样板。说起采写这组报道,当年我是始作俑者,因为是本连队的先进事迹,我又是亲历、实践者,采访起来非常方便,很快写了一篇千字消息稿。诚然,我当时还只是基层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初出茅庐,稿件质量自然是初级水平。师宣传科新闻干事庄聪生听了我的汇报后,高度重视,随后又作了深入采访,并邀请时任北空宣传部的新闻科长张芬芝前来助阵,作为重大典型题材宣传,结果一炮打响。庄聪生,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师傅,后来他成为空军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坐上空军新闻战线“头把交椅”,转业后官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是从炮五师走出来仅有的几名部级官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借着79东风,80年指挥连党支部顺势而为,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各项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练为战、战必胜,爱军习武、争先创优成为自觉,当年入伍的新兵提前担负战备值班,提前进入业务标兵行列。外线排宋德彰、施和平、王业农、陆曙光、朱晓健、于长军、田惠军、江和勤,无线排刘志强、顾志昌、尹升智、王实法、陈祖赤、黄利山,指挥排苏伟、吴克雄、武汉文等当年新兵,均提前实现《大纲》考核要求,成为连队建设的重要力量。1981年后,连队党支部先后作了两次调整,在连队干部周万勇、杨祥林、张宪华、黄平利、郭玉清、刘学敏、邓世光、钱友荣、张明华的带领下,指挥连心齐风正,团结一心,全面建设犹如芝麻开花,看哪哪高,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锦旗不断,始终走在全师提高连队战斗力的前列。</p><p class="ql-block">怀揣金刚钻,坦承瓷器活。韩德明坚实娴熟、得心应手的技术、战术素养,很快在实战中经受检验。1983年10月,北空派出高炮七师十九团编成加强团到广西中越边境轮战,根据任务需要,拟在炮五师抽调5名军事骨干充实力量。全师上下层层选拔,逐一量分,最后,已经在十四团担任副营职通信参谋的韩德明以其综合实力获得头筹,并作为带队长,负命前往。</p><p class="ql-block"> 广西轮战,就是我军轮流派出部队围绕老山、者阴山针对越军的争夺与保卫战,简称“两山轮战”。1984年3月28日,对韩德明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14:35,他所在指挥所接到上级敌情通报,有2批4架敌侦察机正向我国境线飞来,实施抵近侦察,命令各单位拦截训练,并做好射击准备。指挥所迅速进入一等。几分钟后,报话人员通过电话向上级指挥所报告,因干扰太大,电台失去了联系。他听到后,立即指示报话员启用备份,更换频率,继续联系。由于越军施放强干扰,杂音声大,信号微弱,加上报话员心里紧张,几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成功。眼看作战任务将受到影响,韩德明亲自上机,迅速更换备用频率,重新校波,经过不到2分钟的紧张操作,终于和上级指挥所取得了联系。指挥员竖起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顶俩”!由于我军地空导弹、高射炮、航空兵部队编织了空中密集的立体火力网,在其中1架来犯敌机被导弹击伤后,仓皇逃窜。</p><p class="ql-block"> “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韩德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艰苦的战场环境下,和众多参战部队官兵一起,度过了秋冬春夏,历时一年,出色完成“3.28”战斗等各项作战通信保障任务,捍卫了祖国神圣领空,受到战地通令嘉奖。老部队十四团为韩德明在前线的出色表现引以为豪,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参谋长金铁林先后3次代表团长、政委写去亲笔信,给予慰问和表彰。</p><p class="ql-block">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韩德明在入桂轮战38年之际,继2019年《军情解码》电子相册后,又出续集,取名《难忘军旅岁月》,我为他点赞。他18年的军旅生涯,无论走到哪里,都创下骄人业绩,而在指挥连的5年间,从排长到连长,无疑是他人生征程的闪亮定格。这样的戎马岁月,人生能有几何?又怎能不让人怀念!</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届联谊会:2011年8月1日,空军高炮五师师直指挥连第一届战友联谊会,在北京市天坛饭店隆重举行。会议选举钱友荣为联谊会会长,银金明为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届联谊会:2013年8月1日,指挥连第二届战友联谊会,在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隆重举行。张全江担任执行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届联谊会:2016年8月1日,指挥连第三届战友联谊会,在江苏省无锡市隆重举行。马继成担任执行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届联谊会:2019年6月14日,指挥连第四届战友联谊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金河宾馆隆重举行。王玮担任活动总指挥。</p> <p class="ql-block"> 两个上下级,一对好兄弟。一个是我首长,一个是我同乡,简直是神来经典之作。政治部主任李金榜和秘书科科长陶志浩业余时间秀战友情谊。 照片的左后方,是李主任的工作、生活区;左前方,是师部大会议室;右后方,是秘书科工作所在地;右前方,是宣传科;正后方,马路的起点,是我所在的师直指挥连。</p> <p class="ql-block"> 政治部秘书科科长陶志浩,是和我被同一列闷罐车拉走的同乡。每逢照相他便说“我不上照的”,言外之意是照相没有长的好看。你瞧这张照片,神态和风采肯定盖过美军太平洋司令。</p> <p class="ql-block">光荣榜下军功章,</p><p class="ql-block">军政同奖配成双;</p><p class="ql-block">成绩融进战友里,</p><p class="ql-block">先进连队美名扬。</p> <p class="ql-block">五同搭档肩并肩,</p><p class="ql-block">携手服务指挥连;</p><p class="ql-block">学习训练常劳动,</p><p class="ql-block">战友情谊重如山。</p> <p class="ql-block">前线离别三十年,</p><p class="ql-block">握手重会都江堰;</p><p class="ql-block">并肩战友亲兄弟,</p><p class="ql-block">苍颜皓首相聚欢。</p> <p class="ql-block">南疆北国上前线,</p><p class="ql-block">岁月留痕铁骨坚;</p><p class="ql-block">一世情缘谊常在,</p><p class="ql-block">点燃生命新火焰。</p> <p class="ql-block"> 钱友荣,1978年12月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应征入伍,至空军高射炮兵第五师师直指挥连,历任标图员、无线排长、副指导员,后在师政治部秘书科、混五旅政治部宣传科工作。1986年5月调至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专司新闻工作,期间任职航空兵第二十四师七十团飞行大队政委。先后毕业于空军通信学院、空军政治学院、空军指挥学院。1998年转业至《中华英才》半月刊社,历任采编中心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常务副社长、执行社长,并出任中国年度英才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陈德平,1978年12月自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应征入伍,至空军高炮第五师十三团二连,先后工作于十四团宣传股、师宣传科和混五旅宣传科,两度参加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空军政治学院新闻班学习。1988年6月调至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六师,先后工作于团政治处、师政治部宣传科。后转业至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工作,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著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选巜流过心灵的江水》一书。</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大年初五,钱友荣、陈德平专程看望阔别三十多年的老领导,相聚在绍兴饭店,其乐融融。这两个当年我们在上虞接的“新兵蛋子”,出类拔萃,不负众望,业绩骄人,事业发展得相当不错。团职岗位转业后,一个在北京中央核心期刊社当老总,一个在上海市政府重要部门任职。这在整个炮五师转业军官中也是不多的。徐振荣、陶志浩、王志峰和我,我们四位老哥曾经先后当过他俩的顶头上司,看来我们当年没有看走眼,如今蛮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1999年8月1日,刚转业不久的钱友荣,应邀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的亲切接见,并对刘华清副主席作了独家专访。这是在刘副主席家院子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连长李廷孟</p><p class="ql-block">关爱严教重培养,</p><p class="ql-block">循循善诱有方法;</p><p class="ql-block">言传身教引正路,</p><p class="ql-block">带头践行树榜样。</p> <p class="ql-block">副连长王有生</p><p class="ql-block">赤诚锻炼盼入党,</p><p class="ql-block">两次申请真诚帮;</p><p class="ql-block">自告奋勇他外调,</p><p class="ql-block">如愿以偿登红榜。</p> <p class="ql-block">技师黄乃甫</p><p class="ql-block">第一入党介绍人,</p><p class="ql-block">和风细雨浇润根;</p><p class="ql-block">以身作则树标杆,</p><p class="ql-block">终生不忘其帮助。</p> <p class="ql-block"> 雷达连第一届联谊会:2016年9月24日,空军高炮五师师直雷达连第一届战友联谊会,在江西上饶亿豪宾馆隆重召开。会议选举韩德明为连队目指群群主,王有生、黄乃甫为副群主。</p> <p class="ql-block"> 雷达连第二届联谊会:2018年10月30日,雷达连第二届战友联谊会在浙江绍兴市绍兴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选举陈德才为目指群群主,蒋启平、吴中华为副群主。</p> <p class="ql-block"> 入桂轮战:风驰电掣赤道南,入桂轮战到前线;全副武装拒豺狼,戍边不怕流血汗。热血边关斗敌顽,苦乐年华雄心添;上传下达令畅通,对越反击奏凯旋。</p> <p class="ql-block"> 在师直指挥连指挥排,有这么几位战友对我的工作帮助最大,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同时也为他们高兴,他们后来都提了干,转业后在地方也干得有声有色。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刻苦训练,都成为了技术尖子,在指挥所工作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战备(训练)任务,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多次受到师首长的好评,有的还立了功受了奖!他们是:内线班长魏振福,标图班长张宪华,标图班长张海彪,标图员钱友荣。</p> <p class="ql-block"> 前排中间为马勇战友,历任标图员、班长、代理排长,技术过硬。曾在北空体工大队工作多年,参加过1975年广卅全运会并取得较好成绩。回连队后工作表现突出,1976年12月光荣加入党组织,1979年初退伍时,师部专门派小车送其上火车,以示荣誉。</p> <p class="ql-block"> 徐鸿、张季平、刘健是我从北京接的兵,徐鸿是师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张季平、刘健则是连篮球健将,在师篮球队是两个最高峰。他们3人分别安排在无线排、指挥排、外线排。</p> <p class="ql-block">赠韩连</p><p class="ql-block">亦兄亦长亦战友</p><p class="ql-block">青春岁月永难忘</p> <p class="ql-block"> 1978年5月,我和曾在无线排一、二、三台均工作过的报务员余奀华到天津静海参加北空通信团组织的台、排长报务集训,经过刻苦训练,结业时,我俩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还作了汇报表演。</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30日,部分炮五师绍兴战友在绍兴醉林饭店聚餐时的合影。左起:(1)师部指挥连诸吉泉,(2)师部雷达连许成夫,(3)十四团指挥连诸伟成,(4)师部管理科陈永鑫,(5)师部汽车连郑宝兴,(6)师部雷达连苳庆贤,(7)师部指挥连尉月兴,(8)师部雷达连蒋柏江,(9)师部指挥连韩德明,(10)师部指挥连沈新建。</p> <p class="ql-block">电键,手敲一秒三十万;超音速,围绕地球七圈半。</p><p class="ql-block">电键,手腕律动风雷捲;跑一等,万炮齐鸣捷报传。</p><p class="ql-block">电键,长空浩瀚千里眼;赛枪弹,提高警惕保家园。</p><p class="ql-block">电键,我的武器曾相伴;为戍边,尽心尽责应无憾。</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语:</p><p class="ql-block"> 军旅岁月恩赐给我的一切是永恒的。是这身让我魂牵梦萦的绿军装给了我蓬勃的朝气、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战友情,就像一壶陈年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深。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现在虽然生活在东西南北,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桂和关怀。就如同我和孙嘉增战友,咱们同年入伍,同做报务,同连主管,同去轮战,同在战地立功受奖,这样的战友情谊胜过手足亲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梦见雷达连、指挥连、十四团团部和同去广西轮战的战友,战友的真情永远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入伍至师司令部雷达连后,受到连队领导的培养和战友们热情帮助。尤其是连长李廷孟、副连长王有生、技师黄乃甫对我关心帮助最大,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教育引领,也就没有我后来的进步。这也是在我军旅生涯中特别需要感谢的人。</p><p class="ql-block">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家是港湾,是乐园,有家就有幸福。1980年春节,我与苏春娟喜结良缘。当年曾经天各一方、两地分居,但我们相亲相爱,相敬如宾,风雨同舟,共度爱河。我们生有一女,珍如明珠,2006年女儿结婚成家,生了一对龙凤宝贝,这为我们的家庭生活增添无限快乐和幸福。在这里,我也将我外孙子女的部分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