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今天的影像: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41

许之丰

<p class="ql-block"><b>《回顾今天的影像: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工人日报当记者时有一段采访经历值得回味,那是在2007年4月17日,来到湖北蒲圻纺织总厂采访厂工会主席常雨琴,之后留下的一段采访经历。2007年6月14日在当时第一家实名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网友纷纷转载和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年之后的2017年6月14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的蒲纺是这样的情景(后面有图片介绍)。寻找好人常雨琴,得知她不到六十岁就已经离世。就像她的爱人周先生描述常雨琴那样“做好人难,她做了一辈子的好人,这也是常雨琴一生的好人梦......”</p> <div><b><br></b></div><b>《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b><br><br><b>---纺织联合企业湖北蒲圻纺织总厂见闻<br></b><br> 湖北省赤壁市一个名叫荆泉的山沟里,曾经号称“十里纺城”的中国最大纺织联合企业蒲圻纺织总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于三年前深陷“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的困境,随后蒲纺全面改制。当时,在短短几天之内,企业的15000名职工中有9317名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关系,1000多名30年工龄以上的职工每月仅发给生活费235元。由于地处山沟和远离城市,如此多的下岗失业职工困难之大可想而知……<br><br>  目前,有着纺织印染全套瑞士进口的高档设备的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工人们指着花了上亿元引进的设备说:“蒲纺有高档的设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巢已筑好,就欠凤凰来住了。”<div><br>  若有慧眼识珠者,工人师傅们相信,这个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一定会迎来第二个春天。<br><br></div> <div><br></div> 2007年4月17日在纺织厂,被闲置的设备浆纱机每台1000多万元;1336台织布机,只开了400台。多年留守在车间的魏师傅心痛地说:“我就是为了看守住这些机器设备才一直留在这工厂里。” <div><br></div> 上世纪90年代花3000多万元引进的瑞士机器设备至今还未启用过,机器已挂满蜘蛛网。<br> <div><br></div> 一批蒲纺鼎盛时期九十年代引进的瑞士产高档纺织、印染全套设备、自备电厂的高级锅炉,仅这些工人们说,就是现在进入拍卖市场也有亿元之巨;还有高规格的厂房、企业专用铁路;针织、丝织、纺织、印染、服装全套生产设备。<br> <div><br></div> 原丝织厂挡车女工黄萍,47岁还未到退休年龄,现如今只能当清洁工,每月仅能拿到300元的工资。由于丈夫去世,身边一个小孩上初中,不得不靠拣柴生火,“滴水”生活。<br> <div><br></div>空旷的印染厂大院只有几只狂叫的狗看守着。 <div><br></div> 卢宏龙这位66岁的老人是1968年建厂时的老职工,在这锈迹斑斑的“湖北蒲圻纺织总厂”的大门口一住就是39年,现如今老婆孩子已离他而去。<br> <div><br></div> 原来的部分纺织女工现在进了民营成衣厂,当上了临时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条衬衣摘线头只挣9分钱。 <div><br></div> 女工们愤愤不平地说“过去我们全是纺织女工,现如今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在这当临时工”。<br> <div><br></div><div>在丝织厂车间大门上的2005年元月28日的封条清晰可见。<br></div> <div><br></div><div>在丝织厂车间大门上的2005年元月28日的封条清晰可见。<br></div> <div><br></div><div> 为了职工们用血汗钱引进的设备,一些老蒲纺人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坚持。在印染车间的一角,厚厚的蜘蛛网足足可以当条棉被。<br></div> <div><br></div><div> 在纺织厂的一角当年辉煌时期的痕迹依然存在。<br></div> <div><br></div><div> 在纺织厂的一角当年辉煌时期的痕迹依然存在。<br></div> <div><br></div><div> 在“团结起来”标语下的最后一期黑板报清晰可见。<br></div> <div><br></div><div> 铁大门挡住了记者采访的去路,但没有挡住工人师傅们对国家财产巨大损失而为之心痛的声音。<br></div> <div><br></div><div> 在这纺织城里唯一的精神病医院病人是越来越多。<br></div> <div><br></div><div> 据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称:“纺织城里的下岗和困难职工太多,情绪都很激动。一年来从25户猛增到80户人家有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当中一半以上患者来自原蒲圻纺织总厂的职工。”<br></div> <div><br></div><div> 据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称:“纺织城里的下岗和困难职工太多,情绪都很激动。”<br></div> <div><br></div><div> 据医院的医生称:“纺织城里的下岗和困难职工太多,情绪都很激动。一年来从25户猛增到80户人家有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当中一半以上患者来自原蒲圻纺织总厂的职工。”<br></div> <div><br></div><div> 据医院的医生称:“纺织城里的下岗和困难职工太多,情绪都很激动。一年来从25户猛增到80户人家有精神病和抑郁症患者,在他们当中一半以上患者来自原蒲圻纺织总厂的职工。”据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称:“纺织城里的下岗和困难职工太多,情绪都很激动。”<br></div> <div><br></div><div> 一大片英年早逝的下岗工人的坟墓。<br></div> <div>  在湖北蒲圻纺织集团的办公楼里,听到的是一片惨烈的哭声。这,又有谁能听懂蒲纺百姓的哭述呢?<br></div> <div><br></div> <div><br></div> 在布满蜘蛛网和锈迹斑斑的蒲纺,这个全国最大的联合纺织企业,十里纺城,有过辉煌过去的大型国企,难道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吗? <div><br></div><div><b>《当年辉煌时期的蒲纺总厂》<br></b><br> 蒲纺总厂八十年代最为辉煌时期的职工结构分三大块,一是退伍转业军人,这批人是工厂创业者,二是下放知青,这批人是国家落实政策安置的,三才是八十年初中期招工进来的高中毕业生。<br></div> <div><br></div><div> 九十年代初的蒲纺总厂纺织厂<br></div> <div><br></div><div> 纺织女工们的欢庆舞蹈。<br></div> <div><br></div><div>全厂职工足球比赛。<br></div> <div><br></div><div> 来厂参观的嘉宾。<br></div> <div><br></div><div> 蒲纺总厂全体职工大会。<br></div> <div><br></div><div>当年辉煌时期,国家领导人参观蒲纺总厂的情景。<br><br> <br><b>许之丰报道记录于2007年6月14日湖北蒲纺</b><br></div><div><b><br></b></div> <div><br></div><div><b> 《困难时候显真情》<br><br>——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大姐”常雨琴</b><br><br> 湖北省赤壁市一个名叫荆泉的山沟里,曾经号称“十里纺城”的中国最大纺织联合企业蒲圻纺织总厂,在三年前(2004年2月)深陷“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困境的蒲纺全面改制。短短几天之内,企业的15000名职工中有9317名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关系,1000多名30年工龄以上的职工每月仅发给生活费235元。由于地处山沟和远离城市如此多的下岗失业职工,困难之大可想而知……<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55岁纺织女工出身的常雨琴,扎根蒲纺37年。在困难和矛盾面 前,她勇敢地站出来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坚守,更选择了忠诚、希望和信心。尤其在蒲纺改制前后,她心系困难职工,经常走进贫困职工家庭,一心一意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蒲纺大姐”。<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在蒲纺,许多人因为困难而成了常雨琴心中一直牵挂的朋友和亲人。当来到蒲纺桂花树社区毛世红家中,只见屋内窗明几净,地板、桌柜一尘不染,人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孤身一人在黑暗中生活16年的特困纺织女工毛世红(左)的家。这位1980年进厂毛世红,因患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丈夫带着唯一的女儿远走他乡。并不相识的常雨琴得知毛世红的事情后,上门探访见到毛世红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常雨琴心头一酸,肯定是眼睛看不见被撞的。“毛师傅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不管。”常雨琴拿出300元钱,记下门牌号码和电话。第二天,常雨琴到蒲纺医院询问。医生检查后说,眼底坏死,已不能手术。从这以后,毛世红多了一个唠嗑拉家常的贴心人。中秋节,常雨琴送来月饼和油;气温骤降,常雨琴买来新棉袄;春节,常雨琴把熬好的鸡汤端到她手上……<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在跟随常雨琴走访困难户时,被一个又一个细节所感动。每到一户,困难女职工都忍不住拥抱她,紧紧拉着她的手叙家常,亲热的样子胜过姐妹。来到单亲家庭黄艳珍的家,了解到黄艳珍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儿子13年来头盖骨缺损一直没有钱治疗。常雨琴发现后,为他儿子得到医治多方奔走,手术期间一连三天都守候在医院,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黄艳珍激动的说:“她不仅仅是解决了我心头的大事,她完全走进了我的心坎里面,是我们的贴心人。”<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在蒲纺桂花树社区困难户潘晓春家中采访时,潘晓春说,丈夫去世了,留下一个脑瘫女儿,觉得快要生活不下去了,是常雨琴给了我温暖,给了我生存的勇气,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她的14岁脑瘫女儿唐瑛说“她经常给我买衣服,买吃的,还教我读书写字,就像我的爸爸一样的疼爱我” 。<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每逢节假日,她总是最先给这个贫寒人家带去礼物和惊喜。潘晓春和患有脑瘫的女儿唐瑛扑到她怀里,激动地说“您是我们家里的大恩人”。<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在常雨琴的办公室里是接待群众来访桌椅。<br></div> <div><br></div> <div><br></div><div> 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的是孤、寡、残、病、灾等特困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她一天又一天一家又一家地走进特困职工家中,走进他们的心中,用真诚而具体的行动去温暖人心。她以一个女性的细腻情怀,为困境中的人们送去真情,送去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十年之后重返湖北蒲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14日,作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老厂房依然如故,只是厂房里的纺织机,已经没有了踪影,寻找当年带着采访的老人,现基本上都已经退休。十年之后蒲纺小城变化不大,只是生活小区增加了几座新楼,厂大门与厂房已经是锈迹斑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当年任总厂工会主席常雨琴的爱人周先生聊起纺织工人转型之后的那段苦难日子,他不时地流下激动的眼泪“常雨琴已经离世,我们已经步入老年,但生活还要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部记录“二三四八”小说,以若干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讲述了蒲圻纺织总厂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后转型发展的探索。蒲纺现如今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作者也许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继续关注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蒲纺小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回顾今天的影像: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4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工人日报当记者时有一段采访经历值得回味,那是在2007年4月17日,来到湖北蒲圻纺织总厂采访厂工会主席常雨琴,之后留下的一段采访经历。2007年6月14日在当时第一家实名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好设备好厂房有巢缺凤(组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网友纷纷转载和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年之后的2017年6月14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的蒲纺是这样的情景(后面有图片介绍)。寻找好人常雨琴,得知她不到六十岁就已经离世。就像她的爱人周先生描述常雨琴那样“做好人难,她做了一辈子的好人,这也是常雨琴一生的好人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14日,十年之后作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老厂房依然如故,只是厂房里的纺织机,已经没有了踪影,寻找当年带着采访的老人,现基本上都已经退休。十年之后蒲纺小城变化不大,只是生活小区增加了几座新楼,厂大门与厂房已经是锈迹斑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当年任总厂工会主席常雨琴的爱人周先生聊起纺织工人转型之后的那段苦难日子,他不时地流下激动的眼泪“常雨琴已经离世,我们已经步入老年,但生活还要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部记录“二三四八”小说,以若干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讲述了蒲圻纺织总厂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后转型发展的探索。蒲纺现如今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作者也许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继续关注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蒲纺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许之丰摄影2021年6月12日记录于北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