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四——徐悲鸿纪念馆

境心

<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6月12日下午</p><p class="ql-block">地点:徐悲鸿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编辑:境心</p> <p class="ql-block">对美术画画,我不在行,也不太懂。但我还是喜欢画,尤其国画和油画。我是属于看热闹那类型的。中学时候读过《徐悲鸿传》,知道他是中国最好的画家之一,尤其擅长画马。这不趁我在北京生活的空挡,于2021年6月12日冒着正午35℃的酷暑,来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徐悲鸿生于1895年7月19日,于1953年9月26日去世,享年58岁。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他毕业于巴黎美术学校,回国后先后</span>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系和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是中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span></p> <p class="ql-block">看着徐悲鸿不同时期的照片,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儒雅沉稳的知识分子,目光坚毅,身上散发出一种傲骨。可能这就是那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烙印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在创作油画中</p> <p class="ql-block">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夫人廖静文女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和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下面是展厅画展我拍摄的部分展品。</span></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用过的画笔</p> <p class="ql-block">跨犊儿童(1943年)</p> <p class="ql-block">马饮</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牛</p> <p class="ql-block">新生命活跃起来(1939年)</p> <p class="ql-block">斗鹰(1939年)</p> <p class="ql-block">鹅闹(1942年)</p> <p class="ql-block">印度牛(1939年)</p> <p class="ql-block">素描画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夫人廖静文女士。其线条细腻,流畅,画面黑白分明,头发丝自然状态一目了然,人物眼神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妇女像</p> <p class="ql-block">鲁迅与瞿秋白</p> <p class="ql-block">油画像选编</p> <p class="ql-block">最有代表作的《愚公移山》(1940年)</p> <p class="ql-block">徯我后(1931年—1933年)</p> <p class="ql-block">田横五百士(1928年—1930年间)</p> <p class="ql-block">月夜(1937年)</p> <p class="ql-block">抚猫人像(1924年)</p> <p class="ql-block">蜜月(1925年)</p> <p class="ql-block">女人坐像(1936年)</p> <p class="ql-block">读(1943年)</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的书法选编</p> <p class="ql-block">风景画选编</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自画像</p>